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7-25 06:26:58作者:admin2
“视其所以”,朱熹的注释是“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可以把“视其所以”理解为观察一个人做事的动机、目的,是不是符合君子的标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理解为观察一个人曾经做过的事,是不是达到了君子的要求。两种解释各有其道理。
“观其所由”,朱熹的注释是“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这句话理解为观察这个人所走的道路,或者说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不是有问题。
“察其所安”,所谓“安”就是安心于做什么的意思。
“视”、“观”、“察”三个字按朱熹的注释,是逐步深入的。“观,以视为详矣;察,则又加详矣”。“以”、“由”、“安”可以从外至内,全面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本质。朱熹对三个字的注释分别是“以,为也”,“由,从也”,“安,所乐也”。认为“所由者虽善,而心之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做事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为了善,但是如果不是从心底乐于这样做,还是伪善,也是无法保持长久的。
对于《论语》这一章可以整体解释为,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该看看他曾经做过的事,了解一下他做事的目的和动机,最后考察一下他安乐于怎样的处世状态,这样,一个人还有什么能隐藏的呢?”
先抄《史记·老子列传》里的一段话。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也,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33章)作为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孔子,其本身对于知人、自知的问题也非常重视,当然也明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道理。老子所讲,深藏若虚、淫志无益于身等等道理,孔子岂是不明?盖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立于所学,亦必一以贯之。途虽异,道则同。
自知不易,被人知亦难。在(《论语·学而》第一章,孔子就曾经很无奈地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唉,算了吧,人家既然不识我,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别人不识我,只要我自己识我就好了,实在是没有必要耿耿于怀的。当然,要想被人知,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得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15·19)病,以……为病,担忧的意思。一个人啊,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识自己。但是,要推行自己的主张,还要更多地去了解、认识别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1·16)
患是忧虑、怕。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圣人不仅在《学而》第一章里告诉我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学而》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语重心长地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全篇恰好首尾呼应。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知人更难。后世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一件困难的事。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认知能力不同,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所谓的“千人千面”。
那么,应当如何认识一个人呢?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2·10)
所以,所做的事情;所由,所用的方法;所安,是安于什么,也就是要干什么,他要达到的目的。廋,音sōu,隐藏、藏匿、隐瞒。孔子说:“对于一个人,看一下他干的事,观察一下他办事的套路,细察一下他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几样弄明白了,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啊!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啊!”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们了解一个人,既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他还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呢?
孔子在这里提出的“知人”,是相对提纲挈领的。而在《庄子·列御寇》里,孔子从理论到操作,提出了一整套“知人“的套路。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懁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釬。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孔子说:“人心比山川险恶,比知天困难;天还有春夏秋冬早晚的规律可循,人却看不透容貌下的难测的心机。有的外表谦恭老实而实际上骄横跋扈,有的人心里厚道而外表看着又不像,有的人内心狡猾而表面上通情达礼,有的人外表坚强而内心软弱,有的外表和缓从容而内心却十分急躁凶悍。所以,那些如饥似渴地趋赴大义的,大多又会避火似的抛弃大义。所以君子要派他到远离自己的地方做事以考验他的忠诚,让他在自己身边做事以考验他的恭敬,派他去办烦杂的任务考验他的能力,向他突然提出问题考验他的心智,在危急情况下与他相约以考验他的信用,把钱财委托他考验他的清廉,告诉他危险的情况以考验他的节操,在他喝醉酒的时候考验他内心的底线,让他男女混杂相处以考验他是否好色。用这九种方法,一个人怎么样,就能征验出来了。”
当然啦,这些话肯定不是孔子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