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研究生入学考试究竟有几个分数线?过线就能考上研究生了吗?!

研究生入学考试究竟有几个分数线?过线就能考上研究生了吗?

更新时间:2022-06-24 03:44:20作者:admin2

作为考研过来人,确实有一些考研心得和大家分享!2019考研成绩已经公布,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了吧,那么知道了成绩,怎么才算考上呢?下边这五条分数线你必须得弄清楚!

(1)国家线

考研最根本的分数线就是国家线,一般会在每年的三月份公布,学硕和专硕都有自己的国家线,考研初试必须单科和总分都要过线才算真正过线,过了线的同学拥有复试资格,可以参加复试或者调剂,如果单科过线,总分未过线,或者单科未过线,总分过线,亦或者单科和都分都没过线,可以宣布考研失败了,当然还有一小部分考生会有机会破格录取,这个几率很小!

(2)34所院校自主划线

全国有34所院校自主划线,他们对招收的研究生有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招生计划,按照实际划定分数线,报考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同学要注意了,你们必须过了报考院校自己划的分数线才可以参加复试!

(3)AB区分数线

我们国家因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不同导致教育水平会有差异,为了加以区分,我们把31个省市划分为AB区,考研的分数线上有区别,A区属于经济发达的地区会比B区高2—10分!这就意味着如果报考A区的考生单科或者总分没有过A区的分数线,但是过了B区的分数线,就有机会参加B区招生院校的调剂!

(4)专业分数线

通常来说国家线就是大家复试的专业线,每个专业大类都会有一个国家线,比如工学大类去年的分数线为260分,其他大类不一定和工学的分数线相同,所以考生要找准自己的专业大类的分数线!

(5)录取分数线

这是决定你最终是否会被录取的线,其实说白了也没有线,是按照排名来的,大家过了初试分数线进入到复试之后,一般都是差额进行,可能是1:1.2,比如说学校要招10个人,会允许12个学生参加复试,综合初试和复试的成绩录取前10名,也就是第10名的分数就是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简单来说,就是报考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要看学校自己划定的分数线参加复试,除此之外,单科且总分过了国家线就拥有了复试和调剂的资格,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考上研究生,只是有机会考上研究生而已!

说了那么多,想必大家对考研这几条分数线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很高兴有机会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转发、收藏,传递正能量,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每年的时间是每年的12月21日-24日。而复试的时间因学校而异但是都是在3-4月。尔考研涉及到的分数线主要有:(1)34所自主划线高校分数线(2)国家分数线。这两个分数线都是复试分数线。

第一: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分数线每年考研,有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国内的重点985工程大学。如果想通过这些学校的初试获得复试的资格。那么。你的初试成绩需要通过这34所自主划的“复试分数线”。一般来说,34所高校自主划线会比国家线略高!

但是当这34所高校中有些专业比较冷门,招生人源不足时,这时候高校就采取国家线。

34所自划线研究生招生单位(学校)名单:

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吉林省:吉林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省: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第二:国家分数线除了着34所高校之外的其他高校,均执行国家分数线。

另外很多考生以及家长们口中的很多称呼都是国家线的意思。比如: 考研国家分数线,全国考研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线,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等等。但是国家线按地区分为A区(国家线),B区(国家线)。

下图是A区B区的具体城市和省份(大多数沿海中部地区是A区,西部地区是B区):

而每年A区比B区的分数线会高10分左右:

第三:国家线中公共课(英语,政治,数学)和专业课均有基本分数线不同的专业各个科目分数线不同,不同类型的说是分数线也不同。

下图是2018年学术性硕士的国家线:

下图是2018年专业型硕士的国家线:

第四:最后被录取的分数线这个录取分数线不好确定。因为不同的学校政策不一样,有的要求是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有的是初试成绩+2*复试成绩,有的是初试60%,复试40%等等。所以因学校,因专业而异!

更多经常内容,欢迎关注:“大学生生活”!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