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7-31 04:36:50作者:admin2
项羽在起兵反秦前,见到秦始皇车驾,便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宣言。项羽灭秦后,尊奉原主君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即名义上的天子,却将他流放到湘南荒僻之地,一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杀之,也足以证明项羽此生的志向,同样是成为如秦始皇嬴政一样的统一帝国的集权帝皇,而绝不满足于做一个虚君名下的天下霸主的。
因此,项羽分封天下,实为当时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麾下的40万大军,绝大部分只是在巨鹿大战时摄于他兵威而暂时臣服。一路跟随项羽入关的诸侯联军,真正直属于他的嫡系兵力,主要仍是被楚怀王分派给他北上救赵的5万楚军,经过不断战损和沿途扩军,此时也不过六七万人,真正直属于他的兵马,只占联军总人数的一小部分。
当秦朝灭亡后,项羽“反秦联军诸侯上将军”这一职位的历史使命自然终结。联军将领们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主君,如赵将申阳、张耳、司马昂是赵王赵歇的部属,燕将臧荼是燕王韩广的部属,齐将田都、田安是齐王田市的部属,“沛公”刘邦、楚上柱国共敖和项羽这个“鲁公”一样,都是楚王熊心的部属。他们和项羽的主从关系,同样也自此终结。
因此,项羽若想凭着这些根本不再属于他的几十万兵马,不再和他有主从关系的诸侯联军将领,去直接继承秦始皇的帝业,君临天下,建立类似秦朝的全国政权,岂不犹如痴人说梦?
此前,刘邦正是约法三章收买秦地百姓民心,收编留守秦军迅速扩军至10万人,并封锁函谷关,企图吃独食独据关中,才招致诸侯联军将领们的众怒,被项羽因势利导,籍联军兵威以势压之,兵不血刃迫使刘邦降伏,并强迫刘邦裁军至3万,把他驱逐到当时极偏僻的汉中、巴蜀之地。
因此,同样只有几万本部嫡系人马的项羽,又怎会再重蹈刘邦覆辙?
项羽此时的头号大敌,已经变成了他主君楚怀王为代表的六国旧王族。暂时听从他命令的诸侯联军将领,同样野心勃勃,各怀鬼胎。所以,项羽若要继续将张耳、司马昂、燕王、田都、田安、共敖这些人绑在他的战车上,形成新的共同利益,就非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不可——那就是:我让你独立为王,你尊我天下霸主!
当项羽公然表示:【诸位将军和我项羽一起披坚执锐,三年苦战,攻灭暴秦平定天下,这都是我们大家的功勋。楚怀王本无功劳,只是我项家所立的一个伐秦的招牌,正当由我等分其地而王之】,便得到了联军诸将的集体支持:善!
【项羽怒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怀王虽无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资治通鉴》于是,项羽尊奉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却将他驱逐到荒僻的彬,然后顺理成章将楚王的王冠戴在自己头上,并自称“西楚霸王”,明确自己分封、处罚各国诸侯王的权力。正所谓「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
接着,项羽开始了他的大分封,将跟随他入关、共同作战的诸侯将领,立为新诸侯:
将齐地一分为三,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迁原齐王田市为胶东王,而压制齐地最强实力派田荣不予封王;
将赵地一分为二,封赵将张耳为常山王,迁原赵王赵歇为代王,压制赵国强大实力派陈余不予封王;
将燕地一分为二,封燕将臧荼为燕王,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
将韩地一分为二,封原赵将申阳为河南王,韩王韩成如旧;
将魏地一分为三,封依附楚国的魏王魏豹为西魏王,原赵将司马昂为殷王,将魏国东部膏腴之地尽数划入自己直辖版图,压制魏国实力派彭越不予封王;
将秦地一分为三,跟随入关的三名秦国降将,章邯封雍王、司马欣封塞王、董翳封翟王;
此外,项羽封楚将刘邦为汉王,管辖汉中、巴蜀;
封楚将共敖为临江王,管辖南郡、黔中,长沙(战国时楚国丢失给秦国的故土);
将当时占据了原楚国南部大片土地的“蕃君”吴芮的领地一分为二,封吴芮为衡山王,将自己部将同时也是吴芮女婿的英布,封为九江王;
项羽划给自己直辖的西楚国,即所谓的“彭梁九郡”,远不止是他起家的江东吴越故地,还包括了原楚怀王占据的楚国土地,原魏国东部大片土地,以及威慑中原和关中的战略要地南阳郡。
那些新受封诸侯率军回国,当然不免和被项羽移封的旧君主、被项羽故意压制的实力派爆发激烈内战,是以此时天下局势,可谓“诸侯皆弱,西楚独强”。
从巨鹿破秦存赵、到新安逼降章邯,从鸿门威慑刘邦,到借分封搅动天下大乱。项羽作为一个25岁的年轻人,竟将借力打力、空手套白狼的权谋手段玩弄到了极致,
即使各路诸侯都洞悉了项羽并不隐藏的意图,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功名富贵驱动所有人心,因此他们也只能不由自主地顺着项羽的驱使去互相牵制、搏命厮杀。这才是真正的阳谋天下!
项羽数年征战,斩杀和坑杀秦军将士超过四十万人,这样的血海深仇导致旧秦遗民对其他恨之入骨,他也没有任何可能收得秦人拥戴,因此才放弃了有地势之利的关中,还军彭城。项羽的如意算盘便是先行驱虎吞狼之计,尽可能削弱各地诸侯,然后再凭借自己占据的人口繁盛、经济发达的彭梁九郡,快速集结一支兵力强大的精锐军团,再去次第扫平这些新旧诸侯,一统天下。这对当时的项羽来说,其实已经是可能选择的“最优解”了。
项羽的分封方式,即自己治下领地行郡县制,和臣服异姓诸侯王并行的“郡国制”,是在秦始皇郡县制基础上,依据当时天下情势做的一大变通,刘邦建立汉朝后同样效仿,所谓“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甚至就连延绵四百年的汉朝的国号,并成为之后汉民族名称的“汉”字,来源也是项羽这次分封刘邦为“汉王”。
西汉时成书的《史记》,将项羽列入唯有天子帝皇可居之的《项羽本纪》,并非单因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何等偏爱,而就是源于项羽的这次分封,是汉王朝的上溯法统之由来。刘邦的汉王,既非自封,亦非名义上的天子“义帝”所封,而是“政由羽出”的西楚霸王项羽所直接封授。
【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史记·项羽本纪》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志第二八·百官五》当然,随着几百年后汉王朝政权巩固,就不再承认“刘邦曾为项羽臣属”的法统了。东汉班固修《汉书》就只将项羽划入《项羽传》,秉承了「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都是楚义帝熊心的臣子,项羽弑君,刘邦讨逆」的汉朝官方史观,并在此后两千余年,影响延续至今。
项羽分给自已的土地可不是最差的,反而是当时天下最好的。
秦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 ,除了反秦,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复国,恢复原来被秦国灭亡的东方六国:韩、赵、魏、燕、齐、楚。
事实上在反秦的过程中,东方六国纷纷复辟,陈胜吴广首先起度,建立“张楚政权”,开启了天下反秦的序幕。
原魏国宁陵君魏咎被陈胜部下拥立为魏王,魏国复国;
田儋以自己是齐王后裔,在齐地自立为齐王,齐国复国;
陈胜部将武臣平定赵地后,自立为赵王,赵国复国;
项梁和项羽在会稽郡起兵,随后不久,拥立楚国后裔熊心为楚怀王,楚国复国;
张良在项梁的帮助下,立原韩国后裔横阳君韩成为韩王,韩国复国;
赵王武臣派部将韩广向北攻取燕地,然后效仿武臣,在当地民众支持下,自立为燕王,燕国复国。
项羽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后,率领天下反秦义军进入秦国都城咸阳,秦国灭亡。项羽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决定分封十八路诸侯:
1、原六国复辟已成即成事实,反秦的义军基本上全是原来六国的民众及贵族,那个时候大家的一致愿意是回到秦灭六国前的政治秩序,包括项羽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要分封。
2、反秦义军众多,根本不止原来的六国,如果不分封其它的诸侯,那这些人肯定不会罢休,为了暂时稳定人心,所以要分封。
3、项羽是对秦朝有着深仇大恨的人,他比较痛恨秦朝的一切,包括政治制度,而且在当时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是郡县制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所以要分封。
4、当时的项羽虽然是反秦义军的首领,是最强的诸侯,但其它的诸侯并不是项羽的嫡系部队,表面上臣服项羽,内心并不服从,如果不分封,其它诸侯联合起来对抗项羽,项羽未必有胜算,因此项羽决定先分封再图天下,所以要分封。
既然要分封,那就得分土地,项羽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把自已封在西楚,首先你得了解一下项羽的封地是哪里?
项羽的封地在当时算是最大的,包括南阳郡、陈郡、砀郡、泗水郡、东郡、 薛郡、郯郡、 东阳郡、鄣郡、会稽郡共十个郡,是天下面积最大的封地, 西到今天的河南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东到今天的浙江、上海、江苏沿海,北至山东的济宁到临沂一点,南到浙江的温州一带。
这个封地可以是当时天下最富庶的地盘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以下原因:
1、本来是关中到洛阳一带是当时天下的中心,也是最富庶的地方,但关中之地虽富饶,被项羽一把火烧了,项羽又纵容手下抢掠,关中沦为一片废墟;
2、刘邦的巴蜀之地,虽有秦国修建水利灌溉工程,是粮食产区,同时巴蜀之地也是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地处偏远,又不是政治、经济中心,看着大,没有人愿意待在那;
3、项羽的封地横跨东西,纵横南北,是当时天下的中心地带,到达哪一个地方都比较近,交通便利,同时又是当时的经济及人口中心,黄河与长江都在其境内,经济算发达的了。同时也方便控制各路诸侯。
4、项羽的封地大部分是原楚国势力范围,并且项羽是在会稽起兵的,有百姓的支持基础。另外项羽是江苏宿迁人,封地也包括了他的家乡,项羽可以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