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10-30 11:11:55作者:佚名
提到中国羽坛,“林丹”这个名字一定耳熟能详。他是羽毛球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全运会等多个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冠军于一身的双圈全满贯选手,凭借拼搏的精神和出色的表现成为人们心中颇具传奇色彩的“超级丹”。
2020年7月4日,林丹宣布退役。作为运动员,他在羽毛球赛场上的征程告一段落,但作为追梦者,他还将在人生的下一个赛场创造不一样的奇迹。执着、拼搏、永不言弃,巨星转身,但精神永存,将激励着无数后浪们奋勇前行,共同开创下一个群星闪耀的伟大时代。
林丹林丹其人
1983年,林丹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体育爱好者,经常带着林丹出入运动场。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林丹五岁时就表现出对羽毛球的兴趣,在训练中也展现出不服输的态度和超强的韧性。1995年,林丹进入八一队羽毛球队训练,随后在2000年进入国家队,并在2004年全英公开赛上崭露头角,一举打响了“超级丹”的称号。
从2000年到2020年,林丹凭借拼搏的精神和永不言弃的态度在追梦的路上大步疾驰,开创了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他曾两度夺得奥运会男单冠军,五次问鼎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拥有20个世界冠军头衔,并获得66个国际大赛的男单冠军,与李宗伟、陶菲克、盖德并称为21世纪世界羽毛球“四大天王‘’,“中国队的林丹”也成为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存在。
赛场上的“超级丹”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林丹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受无数失败的打击,在流言中感到迷茫和痛苦。他并非完人,却始终保持着一腔热血,拥有面对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这使他得以乘风破浪,为中国体育事业铸造辉煌。退役并不意味着离开,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热血不灭,步履不停,相信林丹会用热爱和坚守,在下一个赛场创造更多奇迹。
追梦路上,永不言弃
林丹在年少时就展现出不肯服输、一心要强的个性。训练时腿压不下去,他疼得直哭,却还是一边哭一边压,从未说过要放弃;训练时要进行几千米的长跑训练,他年纪小,跟不上大家,却还是咬牙坚持一定要跑完全程;比赛时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就自责地哭起来,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赢回来。正是凭借着这股和自己较劲的劲头,林丹的球技迅速提高,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了国家青年队。
少年林丹(后排右一)
对于林丹来说,进入国家青年队是自己在追梦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入选国家队,在赛场上尽情展现自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惜事与愿违,在林丹因为取得的小成就而洋洋得意时,现实就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课。
1998年,15岁的林丹在参加亚洲青年锦标赛时,不意失利,未能跻身16强。事后教练们都批评他在场上没有过硬的意志品质,轻言放弃,不具备一个合格羽毛球运动员的精神,并将他开除出国青队。
这次变故使林丹一度丧失信心,但对羽毛球事业的热爱还是让他振作起来,重整旗鼓,反思自己的问题。此外,他也真正开始理解什么是运动员的职业精神——要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不能因为状态不好就随随便便输掉。此后,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林丹都变得更认真和沉稳,发誓要打好每一场比赛、每一个球。
在一次与英国青年队的比赛中,林丹奋力拼下三局,即便抽筋也不松懈。他的努力和转变被国青队的教练们看在眼里,而他为了梦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所有人,最终林丹得以重回国青队,并在2000年加入国家队。进入国家队后,他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展现出超强的敬业精神林丹否认今年退役,拼了命地训练。林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在2001年的全运会中大展拳脚,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职业生涯也由此直上,往最高点攀爬。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梦想、热爱、坚持等,如2011年江苏卷《拒绝平庸》
示例:
爱因斯坦曾言:“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林丹在童年时期就萌发了对羽毛球的热爱,并将其当作一生的事业努力奋斗,最终成就了赛场上所向披靡的“超级丹”。对于每个人而言,我们都应该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勇敢拼搏一回,才算无愧于生命。
顽强拼搏,成就传奇
2001年,国际羽联试行七分制,这一改革使以攻击力见长的林丹得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接连夺得多枚奖牌,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国家羽毛球总教练李永波,被破格升至一队。
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国际羽联的改革遭到不少国家反对,很快又恢复了15分制。这次改革使林丹没能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在后续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几乎都是在比赛第一轮就被人斩落马下,甚至还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林一轮”。
面对挫折,林丹没有退缩,而是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乐观的心态,努力训练和比赛。2004年,林丹在瑞士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击败鲍春来获得冠军,也打响了“超级丹”的称号,成为羽坛新星。
获胜的林丹
2004年,头顶“赛会头号种子”“羽毛球队领军人物”等耀眼光环的林丹信心满满地参加雅典奥运会,却大失常态,在第一轮比赛中就被淘汰出局。这次意外失利让林丹跌入谷底,他甚至想向教练请假,先离开国家队冷静一段时间。然而教练没有允许林丹消沉下去,他希望林丹能像真正的军人一样勇敢面对挫折。
在教练和队友的鼓励下,林丹直面此前的败绩和问题,分析自己的不足。他认识到自己此前因为太想获胜,所以在训练中太过精益求精,不够放松,反而偏离的正常的轨道。在调整了训练方式后,林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训练中,拼搏精神和不服输的劲使他很快回归了正常的比赛状态,用一次次胜利重新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林丹获胜的标志性动作:敬礼
雅典奥运会的失利成为了林丹崛起前的第一课,也是最后一课,此后他在羽毛球场上实现了真正的大爆发,实现了双圈全满贯,开创了中国羽坛的林丹时代,而拼搏、永不言弃也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一代人所铭记。
对大多数运动员而言,在29岁前退役是很常见的选择,而对于林丹来说,在功成名就之时退役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因此,在林丹卫冕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很多人开始为他规划起了退役后的生活,而他却坚定地留在了赛场。
“‘坚持’,每个煎熬的时刻我对自己说,让自己的体育生涯可以拉得更长一些。比起年少单纯地追求名次,这些年我更想挑战一个‘老’运动员的身体极限,实践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林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拼搏精神,也用一腔热血表明了对体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拼搏、坚持、永不言弃等,如2017年全国一卷《中国关键词》
示例:
《朗读者》中有这样一句话:“勇敢的人,不是不流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林丹的追梦之路并不顺利,曾因找不到状态而内疚自责,也因赛场失利而流下热泪,饱受质疑。然而,他始终无畏地奔跑着,凭借着对梦想的热爱坚定前行林丹否认今年退役,从容坦然地接受一切挑战,这使他不仅作为一名实力超群的运动员受到欢迎,更成为一种拼搏而永不言弃的精神,赢得世界的尊重。林李大战,惺惺相惜
在成为“羽坛一哥”后,很多人认为林丹已经处于独孤求败的状态,但他对此并不认同。“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没有对手,如果没有对手的话,我就不用每天刻苦训练。”而他也对竞技场对手和年轻运动员们提出期许:“没有人愿意做第二个林丹,年轻人应该做自己,而我不怕被超越。”正是因为有对手们的激励,林丹始终保持着拼搏的势头,在赛场上不断进步,前行。
提到林丹的对手,不得不提的就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李宗伟,他们之间长达十四年“林李大战”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在羽毛球的“黄金时代”里,林丹和李宗伟总共交手40次,不仅为世界羽坛奉献了诸多精彩对局,也成就了两人惺惺相惜的深厚友谊。
对于李宗伟而言,林丹的存在虽然成为了他取得世界冠军的最大阻碍,但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他勇敢前行:“每次失利后当我重新开始训练时,林丹总在我的头脑中。我知道如果我想要赢得重大赛事的冠军,就必须战胜他。哪怕我都练抽筋了,我还是会跟教练说我要继续,因为林丹在等着我。我总是会想到他。”
惺惺相惜的两人
伟大的对手造就了伟大的友谊,林丹和李宗伟既是不分伯仲的对手,也是惺惺相惜的好友。在2013年广州世锦赛决赛中,李宗伟因脱水导致体力透支,不得不放弃比赛,而作为胜者的林丹并未大肆庆祝,而是和工作人员一起将李宗伟送上了担架。事后,李宗伟感慨称两人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对手。
2019年,李宗伟因伤病宣布退役,林丹在微博分享了一首《朋友别哭》,并动情地写道:“独自上场,没人陪我了。”而在林丹宣布退役时,李宗伟也在第一时间送上了祝福:“请相信欢笑泪水所有的约定,都是忘不掉的日记,我最伟大的对手,三缺一很久了,为你骄傲!”相互尊重,互相成全,林丹和李宗伟用赛场拼搏诠释了公平竞争的竞技精神,也用深厚的友情诠释了互相理解、友谊团结的体育精神。
用法解析
适用主题:尊重对手、谦逊、正视竞争等,如2014年全国卷一《两人过独木桥》
示例:
曾经有人问林丹:“是什么让你不断提高自己,一直获得胜利?”林丹指着旁边的李宗伟,斩钉截铁地回答:“就是他!”对于林丹而言,李宗伟是激励他不断前行的强大对手,更是能理解他喜怒哀乐的知音。打好每一场比赛,是尊重对手的表现;而欣赏对手的优势,是深厚友谊的体现。正是因为始终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林丹和李宗伟都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退役后,林丹动情地写道:
“热血不灭,步履不停。我期待国歌在赛场上不断地响起,期待熟悉和崭新的面孔不断地走上领奖台。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年轻着,热爱着,奋进着……”
巨星转身,但他热爱梦想,勇于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运动员不断前行,创造更多奇迹。
对于体坛竞技,各位小纸条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运动员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