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课程
- 建筑工程
- 财会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建筑工程
更新时间:2021-04-29 12:40:57作者:网络
今年是高考时间提前的第二次考试。我省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是在五月的15-18日。两个月后的填报志愿成了每一个考生及其家长的头等大事。在目睹了纷纷扰扰的2003届毕业生的就业峰潮之后,面对所报考的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想必个个都是头大如斗,而填报志愿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考生未来前途发展的好坏,因此,不能不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便抛砖引玉。
一、掌握大量且较为完整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家长考生掌握的信息越多,对于选择一所理想学校的胜算也越大。也越有利于考生判断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有关高校近年来的详细信息。
如今年本地区的高考招生计划;前三年本地区高校录取新生的情况;前三年本地区文、理、外三大类(重点、一般、大专院校)的调档分数线;各类院校及专业的前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所报考第一志愿专业历年的录取情况,如录取分数的上下线,录取的比例,以及今年扩大招生的规模等。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档次和冷热专业的变化情况。
2、各招生院校及招生专业的信息。
如学校的地理位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对考生政治、学业和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学生毕业后的分配方向,对学生收费情况和奖、贷学金发放办法等都要了解清楚。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即各专业是培养哪一类人才的,毕业后一般从事哪些工作,与自己向往的职业是否一致?在填报志愿方面,家长应主动帮助子女获取有关信息,以提高填报志愿的成功率。另外,近年来,高校相继设立了一些“新专业”。考生在填报这些“新专业”时,一定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尤其是学科方面、就业趋向和师资配备等。以往就出现过考生因为新专业名字好听就去报考,结果连学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
3、未来职业的就业信息。
有资料表明,目前下列几种职业拥有巨大的就业空间: ①教师。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师资缺口达120多万人。②软件人才。作为it领域内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中国对it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软件人才的缺口是每年35万人以上。 ③医药人才。由于医疗事业的发展,使得医药人才市场供需两旺。④速记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速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⑤特色突出、“人职匹配”的专科毕业生,如海运、高级护理等专业和有高级技工技能的毕业生也都供不应求。⑥.随着北京申奥成功,市政和社区管理、维护的相关专业人才,将有较好的就业空间。⑦心理学人才。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心理咨询人才极其紧缺。
4、人才观的变化信息。
当前,社会人才观出现多元化趋势,不再以学历为唯一标准。在未来几年,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强化,最终与发达国家人才观接轨。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学校,而不是专业。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往往可以得到优先录用。用人单位看重的是牌子亮、能力强、后劲足、全面素质优秀的人才。由以往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上的可塑性。如著名的几家跨国公司几乎每年都“锁定”北大、清华,招聘往往是不限专业,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潜质、创造性、应变能力。
二、正确估计 综合考虑
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竞争地位,最重要的当然是学习成绩,成绩不好一切免谈。首先要将平时成绩、现有年级排名、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心理因素等作综合考虑,大致确定考生在重点线、本科线、省大专线、市大专线四条线之间的坐标位置。这个坐标点的确定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学习成绩优秀,素质全面,尤其是优秀的尖子生当然是冲击名牌高校。但是也要考虑地域的差异性。比如,同水平的考生北京户口考清华和广东户口考清华难度就差远了。清华每年在北京招三、四百人,在广东只招五六十人。上海交大每年招上海考生1000人(占招生计划的一半),而招广东考生则只有六七十人。所以考生的实力和某大学在广东的招生的计划数要综合起来考虑。对于成绩在重点线上下的考生,考名牌吃力,上一般本科又不甘心,就不如选择也属第一批录取的一般重点大学,可以报考热门专业(这样大学在广东招生的有八、九十所),要看到二流大学里也不乏国内顶尖的专业。这一分数段的考生以稳妥为先,不要勉强报名牌。对于第三层次的考生,预计考分在本科线上下,填报志愿的重点就是填好第二批(一般本科)的志愿。至于追名牌大学还是追热门专业,许多学生和家长难以取舍。面对这种情况记住:学校比专业更重要。因为一个学校的氛围、教学质量、校风、学风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一些学校牌子不怎么响,但专业不错,就业状况也良好。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从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名牌院校出来的学生更有发展的后劲儿,因此填报志愿时目光一定要长远。同理,在外地的名牌院校和北京的一般院校之间,应选择前者。
三、 考虑未来发展的空间
(一)专业发展趋向。专业趋向即“热门”与“冷门”。每一位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至少应当弄清以往的“热门”与“冷门”,心里大致有数,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按照一般情况,新兴学科,刚设置的新专业往往较为拥挤。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考生在选报志愿时,既要想到当前,更要想到今后,不能单纯为了赶时髦,凑热闹。而应冷静分析。
(二)毕业去向的安排。专业选择将影响今后的生活道路,故选择时最好能尽量考虑这一因素。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去比较偏僻的地方,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留在大城市,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到离家较远的地方,这些情况考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转折,高考填报志愿可以说是人生的抉择。所以,高考选择专业时,学生及家长要慎重,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目前就业、考研、出国是高校毕业生的三大去向。在填报志愿时你首先应确定毕业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如果毕业后直接就业,则可以功利一些,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学习;如果毕业后想考研,本科时最好选择基础型、理论型、适用面较宽的学科,文科如读文史哲,理科最好学数理化;如果毕业后想出国深造,那么一定要上一所好学校,专业反倒无所谓,因为国外学校很看重国内院校的牌子,太热门的专业反而不容易申请出国留学。”
四、具体操作
1、明确志愿与分数在录取中的相互关系。
考生所考的分数与所报的志愿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分数很高,成绩优异。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报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而不用太担心其他同学和自己竞争了,但为保险起见,不妨再选一个“托底”的学校,以避免由于第一志愿落选而导致失去了入选的机会。②分数较高,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报一些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但所报的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梯度”。由于录取体制的决定,第一志愿作用比较大,所以要特别选择好第一志愿。 ③分数不太高,竞争力不太强的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各招生院校的招生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第一志愿学校,切忌盲目攀比和“拔高”,要实事求是,要注意选报一些外地院校。另外,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还可以注意到以下情况:同样的专业在不同院校录取中所录取的分数是否相近;相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是否相近;同是外地院校所处不同地区录取分数是否相近。
2、选报志愿一定要拉开档次。
这个档次就是每一批录取的志愿中保留一定的余地造成相当间隔。由于各个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第一志愿的选择,给考生选择院校档次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据资料统计,一般院校第一志愿可以满足 75%,第二志愿的余地仅为 25%。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档次拉不开,第二、三志愿形同虚设,发挥不了节制作用。怎么样才能拉开档次呢?
一是以自己的预测成绩分数为基点,对应所选择院校的历年录取线,平均以20分为一档次,(降阶设置)。经验证明,分数超过20分的入选率较高。
二是除了拉开院校与院校的档次之外,还可以按照20分的间隔拉开本院校专业与专业之间,或第一院校的专业与第二院校专业之间的档次。譬如,第一志愿院校与第二志愿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只低10分,那么就应该考虑,第一志愿的热门专业与第二志愿的冷门专业之间设档,从而拉开间隔,形成专业分数线上的档次。如某考生第一志愿选报了清华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第二志愿又选报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自动化专业。由于都是热门专业,两所院校录取分数比较接近,如果分数不上线,很可能造成连续滑落。若选报了清华大学的热门专业后,再选报理工大学不太热门的专业,则中标的希望要比前者大得多。
三是拉开档次,还可以利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地区差别,把报考大城市的院校同外地,特别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院校结合起来,从而拉开档次。以报考医科大学为例,如果某位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二志愿又选报了首都医学院,如果不够该校的阅档分数线,肯定会连续滑落。如果这个考生的第二志愿报考了外地,由于外地医学院报考人数相对来说少一些,而这位考生虽然从北京医科大学滑落下来,分数还是比较高,中标的可能性就相当大了。
3、专业的选择。
许多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喜欢选择社会需求大的“热门”学校、“热门”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热门”学校或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很“抢手”、很受欢迎,有谁愿意大学毕业后遭冷遇甚至失业呢?但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热门”专业最适合你。我认为:
一、要因人而异 。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供考生选择的 “热门”专业很多,但并不是每个“热门”都适合于你。有些专业虽然很“热”,但如果你对它缺乏浓厚的兴趣,或者你的性格、气质类型不适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必盲目地追逐这种“热门”。有些“热门”学校或专业往往收费标准比较高,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即使你的专业实力、兴趣爱好与之相适合,恐怕也只好忍痛割爱了。至于由于你的身体状况(如近视、色盲、肝功能欠佳、身体有某种残疾等)限报某些专业,自然更不能硬着头皮去吃有些限报专业的“闭门羹”了。
二、要因时而异 。“热门”与“冷门”是相对而言的,彼时的“热门”此时可能成为“冷门”。如,90年代初,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是相当“热门”的,可是几年之后,由于金融机构人满为患、外贸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原来的热门不那么热了,甚至成了就业难的冷门。而前些年颇受冷落的师范、畜牧、园林等专业,如今在不少地区却成了抢手的热门专业。
三、要因地而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域环境不同,资源分布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有些专业在这个地区可能是紧缺的热门,而在另一个地区就可能不那么热,甚至成为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