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3-31 22:00:20作者:佚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种多发于婴幼儿的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此病在全球的最新治疗技术推行者,是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专家Dr. David H 及其团队。经他们之手的患者,90%能保住视力,孩子不需要经历可怕的眼球摘除手术。而如果在国内治疗,摘除眼球几乎是大部分患儿无法避免的命运。
有一位4岁的浙江台州女孩小蕊(化名)不幸患上此病,右侧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家属多方打听春晓_赴美就医,辗转上海、广州两地后得到了国内几位专家给出的统一意见:摘除眼球。小蕊父亲在准备国内住院手续时,孩子母亲李女士不甘心,在朋友处了解到悦生跨境医疗和MSK后,当晚全家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国内的住院手续继续办理的同时,赴美就医事宜全权委托悦生跨境医疗,根据进程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悦生团队受孩子母亲之托,2个工作日后完成孩子的医院预约手续,第4个工作日就让孩子和母亲先期登上赴美的飞机(患儿和家属均有美国签证)。
几个月后,小蕊完成在MSK和纽约长老会医院的联合治疗,和父母一起回国,右眼球保住,仅右侧视力略受影响。
小蕊的父亲事后一直在感慨,他当时几乎已经放弃保眼,多亏了孩子的母亲这么坚持春晓_赴美就医,才有现在的结局。
>>>>
医疗救治,不应有信息、国界的局限
上述的故事太过触目惊心,但我们所不知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仅因为信息和地域的局限,很多人错失了最佳治疗机会。悦生正在做的,就是用跨境转诊的形式,来解决这些“严肃”、罕见的重症医疗案例。
“70年代,县医院可能是医疗求助的最后一站;80年代则变成了省城;再往后,很多人都把北京、上海的大医院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现在,医疗不应该再有国界。”悦生跨境医疗的联合创始人陈鑫在采访中告诉动脉网(微信:)。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很多病种的发病率、致死率在大幅下降,而肿瘤这样的重病几率却在不断攀升。悦生跨境医疗现在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肿瘤患者。”陈鑫说,2014年的肿瘤新发案例是400万,2015年有429万,这个群体一直在高速增长。
而出国治疗,正成为越来越多癌症患者的选择。这些人群的选择有其道理,比如美国的新药物通过FDA批准上市后,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被CFDA批准,用到中国的患者身上;美国1989年就开始尝试把质子应用到临床治疗上,而中国2015年才在上海有了第一个质子治疗中心。我国医疗在飞速发展,但仍和世界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
悦生的创始团队很早就看到了这一个机会,在2013年就和美国顶级的癌症机构——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了业务往来。今天打开悦生的网站,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长串大名鼎鼎的医疗机构。3年多的时间内,团队已与美国56家医疗机构形成业务往来,战略合作方有微医等;服务了4000多名患者,近千人接受了海外医疗。客户评价如何?“2016年12月的年度回顾显示,悦生客户满意度98.5%,还有上升空间。”
>>>>
“8个工作日承诺”,是救命要点,也是竞争壁垒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动脉网(微信:)与悦生联系上,并决定安排一次访谈。当晚,悦生就迅速与我们合作完成了资料收集、采访等一切准备过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可以说是悦生最大的优势。”陈鑫在采访中说道。
当然,“快”不仅是从与动脉网的合作中体现出。这个“快”,更多地被悦生发挥在了争分夺秒地服务客户上。陈鑫说,目前业内平均是在20个工作日处理好海外治疗之前的事宜;但悦生承诺,除了患者自身因素或一些不可抗力以外,他们可以在8个工作日内,让患者上赴美就医的飞机。
让出境治疗更高效,也是悦生创办的初衷。在跨境医疗业还未兴起之前,创始人王朝阳曾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遇到了一对华人母女,女儿已经是癌症中晚期。赴美就医准备是一项专业、复杂的工作,而母女俩没有经验,从准备到出境用了近两个月。那时王朝阳就想,如果有一个专业平台能为患者办好见美国医生前的一切准备手续,女孩就不至于等这么久。之后传来女孩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憾然离世的消息,更让王朝阳坚定了这个想法。
悦生跨境医疗CEO兼联合创始人 陈鑫
现在的悦生不仅是做到了跨境转诊一站式服务,而且已在用户和医院双边形成了高效、高质的印象。陈鑫告诉动脉网,为了患者的医疗安全,美国正规医疗机构对患者病历资料的完整性、翻译材料的准确性均有非常高的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材料无法通过审核。
“很多海外的合作医院评价,我们的病历资料翻译精准、专业,非医疗领域的服务做的周详、完备,成了医院的一大配套支持。凭着这份信任,悦生被定位为优质转诊服务对接机构,合作的医院也更愿意积极配合,帮助悦生的客户快速赴美就医。”快速、优质的服务促进了与医院的合作和更多案例的沉淀,这些经验和资源积累又反过来促使新的服务更好更快。
“8个工作日承诺”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但是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这是一个可能挽救生命的数字;而对悦生来说,是几年的心血建立起来的一大行业壁垒。
>>>>
不断转型探索,核心永远是“平衡医疗资源”
通常,一个企业在讲到目标时,都会给企业的未来画一幅蓝图或下一个定义。而陈鑫给了动脉网一个颇为不同的答案:我们的目标是一直思变,原来的模式再安逸,求变的心也不能变。
“基本2-3月,悦生就会有一次调整、转型、升级。”
对悦生来说,最大的一次转型是把线下沉淀的经验,进行数据化、互联网化升级。“我们其实从服务第一个用户开始,就已经做了数据化、互联网化的储备,这几年的行业数据积累,渐渐成为我们新的竞争壁垒。
几年前,我们就已经预料到这将是一个壁垒,现在逐步实现后,就更加坚定了这样的升级、转型是必要的。”
在数据沉淀的基础上,悦生开始着手架设“跨境远程问诊平台”,进一步解决国人对于跨境医疗资源需求的痛点。
境外的第二诊疗意见,一方面是为患者做一个初步筛查,获得美国医生的直接预判,“让有必要飞美国的客户明白去的意义,也让一些没有必要出国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折腾。悦生不诱导患者去美国就医,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客户找到自己的最优解决方案。”陈鑫这样解释悦生开展远程问诊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跨境远程问诊还将中国病患与美国医疗资源拉近,让一些因为身体或经济原因无法赴美的客户,能获得来自大洋彼岸的第二诊疗意见。
而现在,悦生又正在策划一次重要的转型。悦生方面表示在模式内测完成之前暂时保密,但透露这一次的转型是与数据、客户利益有关。
“几年案例的详尽数据,点点滴滴都被记录下来了,就等时机成熟的一天。”陈鑫说。
这是一个海量的信息参考源——信息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案例积累、药物信息、治疗方案、患者教育等等,这些信息在互联网的催化下,产生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不能得意于过去的成绩,停留在舒适区,也绝对不满足于只是一个跨境转诊的搬运工。”
不管怎么变,悦生的核心宗旨永远是都是“中外医疗资源的平衡者”。“平衡资源,是不仅要把患者送出去,还要把技术引回来。”基于这个宗旨,悦生跨境医疗曾牵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关于前列腺癌案例的中美三方交流活动。
>>>>
中美团队联手,专业成就服务
悦生跨境医疗是目前唯一一个在美国注册有实体公司的跨境医疗平台。美国分公司总部在休斯顿,中国的总部在上海,中美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
陈鑫表示,中美双方顺畅联动,是效率提高的一个关键。前期的病例预判、资料翻译、医生预约、签证申请,出境后的就医陪同、生活陪同、相关法律援助,再到回国后的跟踪随访、健康管理,悦生的中美团队都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和成熟的协同机制。
“我们不是医疗服务机构,虽然不提供医疗行为,但作为一个为患者的生命服务的平台,团队要有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
要做到这点,悦生的中美团队成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医学背景。除了国内团队50%成员有医学临床工作经验,悦生还不惜重金在美国组建有专业背景的全职服务团队,其中驻美首席医疗官Aiden ZHANG在北京协和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均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这样的配伍,是行业内独一无二的。”
最后,陈鑫在讲到创业感想时说,悦生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中的创业公司,整个团队的感受可以这样形容:
就像在黑夜里拿着一根蜡烛,我们只能看到2步以内的环境,知道要往某个方向去寻找一个叫“中外医疗资源平衡者”的目标,但不知道前方如何,不知道还要走多远,也不知道手里的蜡烛还能燃烧多久。但我们依然在大阔步的跑起来,因为有信念的指引,因为坚信这项事业的意义。
文中与该企业相关的数据均由受访人提供并确认。
文|刘露诗
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