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7-31 21:31:58作者:admin2
古文之美,妙不可言。
若是描景,寥寥几笔,无论是潦水尽后的滕王阁,还是重岩叠嶂间的三峡,抑或是落英缤纷处的桃花源,山河村林风光皆跃然于纸上,意境深远又涤荡心扉。
若是写情,字字珠玑,有李商隐“在天愿作比翼鸟”的浪漫遥想,有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的经年怨悔,也有屈原“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家国遗恨,字字泣血又含意深远,欲说还休而回味无穷。
若是说理,笔到深处,韩愈借圣人之师道告诫天下人,苏洵以六国接连亡败之故事力谏君主,杜牧用秦宫阿房一炬之旧例劝后人警醒,借古喻今、旁征博引,句句铿锵有力令人叹服。
一篇篇经典的古文宛如一部中华文化典藏,从社会历史的沿袭变迁到节日的风俗人情,从寄情山水田园归隐到边塞征战登高怀古,悉心采撷一片片历史沿途的文化碎片,小心翼翼收录其中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因为只重知识灌输不重理解感悟的教法像一道屏障阻隔了学生的视线,令学生看不到文言文之美。如何教出文言文之美,让学生汲取古典文学丰厚的养分,古为今用,获得更多的启迪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了以下做法。
一、感受语言之美 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作品,都是历经千百年时光淘洗的精品,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教学时,教师要以品味语言为基点,让学生诵读、吟咏,感受文言文语言之美。 首先要诵读、吟咏。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文辞凝练典雅、含蓄蕴藉、音节谐美,像屈原的“披发行吟”,荆轲的“易水悲歌”,王勃的“秋水长天”,苏子的“清风明月”,若不诵读,谁能分析出它原汁原味的妙处。而且有些在文言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能靠学生自己诵读,反复地有感情地吟读,然后才能有所意会。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的话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作为三朝老臣,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一直担任小官;当郑国危在旦夕,郑伯才让他只身前往说服秦君,烛之武是不满的。笔者指导诵读时让学生把句中的虚词“也”、“矣”、“也已”拖长语气读,学生一下子就读出了烛之武满腹的委屈和牢骚。教学文言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句意义的解释上,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吟咏,可采取自由读、接力读、齐读、思读、比读等形式,在读中体察作者的情感,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语言本身,感受令人唇齿留香的语言美。于漪老师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反复吟咏、自然成诵中内化言语,厚积言语积淀,那么,说话时,可以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令人刮目相看;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佳联偶句,字字珠玑,使习作文采斐然。
其次要吟咏、品味。张中行先生曾概括文言文作品的特点:简练、词汇丰富、表达方法变化多、炼字的功夫深、写情写景长于造景、委婉等等。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静谧优美的画面;“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淡淡几言,却满溢深情: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是妻死之年所手植,睹物思人,怎不黯然神伤!这亭亭的枇杷树,怎一个愁字了得?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无一字言思念,而思念之情深挚动人。再如李密的《陈情表》,用饱含悲情的文字,诉说自己的实际处境,亦泣亦诉,让人动容。如开头第一段写家境的困难、自己成长的艰辛,写祖母卧病在床的凄凉与困苦,都不是用几个概括性的句子,简简单单地说出来,而是毫不吝惜笔墨地着力渲染:“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写祖母困卧病床的情景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写祖孙情深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提出请求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写对皇帝忠心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整齐的句式,贯通的气势,文情并茂,让人痛彻心扉,不忍卒读,皇帝怎会不感动。
二、体验情感之美 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因为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无不是古代大家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再现。今人阅读文言经典,就是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对话,学习文言文就是一个人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亲近古人,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进而了解到他们思想、感情更深处的东西。
如何才能体悟到这些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之美呢? 在问题探究中体验情感。如教学《史记・淮阴侯列传》时,笔者问学生:“如果没有陈�兵变,韩信能躲过被杀一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韩信的性格特点、历史上众多的功高盖主的臣子的悲剧等方面深入探究,这样就能深入理解太史公的写作意图:对英雄冤屈而终的同情、痛心、惋惜与悲愤;对“刘邦们”的讽刺、揭露与鞭挞。不仅为韩信的悲剧而悲愤,更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悲剧”现象而深深思考。
在文化解读中体验情感。如《廉颇蔺相如传》中有“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章台”从字面上看就是一个平常的宫殿名,但内涵却值得深挖。教师从文化常识入手,让学生明白“章台”是一般的宫殿,而非接见外交使节的正式场合,秦王这样做是对赵国的轻慢,和“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成鲜明的对比,两国态度的不同就彰显出来了。也正因为秦王在外交上的失礼,蔺相如才能指责秦王。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文化剖析,学生就能对当时的现实、背景有较为深入的体会。 学生在这样的交流对话中,深入文本,走进了古人的精神世界,就可以汲取古人的智慧之美。《劝学》教会了我们求学要“善假于物”;《师说》告诉我们从师应有的心态;河伯望洋兴叹,让我们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王安石的褒禅山之行启示我们成事必须要“有志有力且不随以怠”。这些文言文作品具有极为丰赡的精神内涵,文字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作者自己,或者是文章的主人公,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字里行间蕴涵的人物的情怀与人生智慧。
还要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探索人生之道。屈原为民生而上下求索,自沉汨罗是以死明志;司马迁求“文采表于后世”,隐忍而活是以生践志;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壮志是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歌是铮铮铁骨的豪情;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志向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李存勖身死国灭,是因为“祸患常积常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秦二世而亡,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唐太宗垂拱而治,与他“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密不可分。后人鉴往可以知今,如果“哀之而不鉴之”,则忘记了贾谊的警戒,没有看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如何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呢?
《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学生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跳和灵魂,那些闪烁着人类文化精华的思想自然会潜入心底,让自己的思想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
三、领悟章法之美 文言文篇幅长短不一,体裁多种多样,结构布局自由,但无不讲求章法,教师要从文章层面入手,引导学生紧扣文体特点,领悟文言文章法之美,将典范的文章结构学以致用。 比如论说文,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切入。 要学习论说文提出论点之法。很多优秀论说文“立片言以居要”,统摄全文,如《劝学》,文章第一句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方法和态度四个不同的角度论述。再如《六国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头就有统摄全篇、点明题旨、先声夺人的功效,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
还要领悟论说文结构之妙。常见结构有:①并列式。苏洵的《六国论》在中心论点后横向列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两方面辅助中心论点。②层进式。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三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后几段是使民加多的具体措施,通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地论述观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展现了孟子“善设机巧,驱诱论敌就范”的雄辩技巧。③对比式。贾谊的《过秦论》先极写秦国之强盛,让它登上君临天下的千仞高峰,然后把它推向一朝覆亡的万丈深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强烈的对比反差产生了一种动人心魄的雪崩效应,作者此时因势利导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④总分式。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开篇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间两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来论证中心,最后引出教训,以“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总结全文。当然,古代论说文并不仅有以上几种结构形式,有些文章也不是单纯采用一种论证结构模式,往往是几种方式的综合。
对记叙文,就要领悟其行文曲折、跌宕起伏之美。如《鸿门宴》开头是黑云压城,杀机四伏,可是刘邦假意向项羽谢罪,紧张气氛骤趋缓和;待到项庄拔剑起舞,刀光剑影笼罩宴厅,气氛又趋紧张;等到樊哙拥盾强闯军门,项羽按剑而跽,则把矛盾推向高潮;接着刘邦离席、逃跑,张良留谢,气氛逐渐缓和。整篇行文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散文常常借景抒情,或是寓物明志,如《赤壁赋》、《愚溪诗序》等。《赤壁赋》月下泛舟秋江浩渺之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富有哲理意味的抒情议论,则画龙点睛,道明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这些文章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讲求起承转合,精于谋篇布局,给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非常优秀的行文范例和构思借鉴的实例。要使文言文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赏析,寻找出其章法之美,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学生的写作。
当然,文言文之美,远远不止以上三个方面,比如,情节美、人物美、自然美、意境美、主旨美、表达美等等,只要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沉浸在美丽之中,读与思,感与悟,学与用,学生都受到美的熏陶,文言文这块熠熠生辉的瑰宝必将更加绚丽无比,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