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8-02 07:58:52作者:admin2
汉朝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虽然没有彻底解决藩王的问题,没有完全达到“削藩”的效果。但是有效缓解了藩王带来的危害,维护了中央集权。同时,由于不是采用强制手段,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策略,因而给整个血腥残忍的封建王朝时代,添上了一抹鲜亮的色彩。也因此,史学家们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普遍比较高。
(汉武帝雕像)
不过,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推恩令”的实施,实际上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伤害,这个伤害甚至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呢?
“推恩令”的做法,目的是让藩王的权力变小。变小的办法,就是藩王本来应该传位给嫡长子的,现在不只是传位给嫡长子,其它儿子都有份。这个“传位”,就包括传爵位和土地。当然了,“王爵”只有一个,要是都传下去了,“王爵”肯定就变小,变成“侯爵”“伯爵”等小爵位了。土地都分给儿子们了,每个儿子获得的领土就变小了。
由于并没有撤销藩国,而且是把藩王的权力分配给了他自己的儿子,因此,这些藩王明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在削减自己的权力,因此,他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不敢说不答应。要想保住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权力做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少生孩子。但是,藩王们都少不了三妻四妾,也都喜欢玩乐,玩乐必然有产出,怎么可能少生孩子呢?
我们说“推恩令”对社会发展有危害,那么这个危害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推恩令”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了“嫡长子制”。
“嫡长子制”是整个皇权社会的基础性法令。由于有这个“嫡长子制”,因此,虽然皇帝及王公贵族会有非常多的生产,但是,爵位及土地,只可能由一人继承,就是由嫡长子继承。虽然在“嫡长子制”落实过程中,会产生“嫡次子”和“庶长子”、“君王喜欢儿子”与“嫡长子”这样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继承权产生争议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董仲舒)
汉朝的时候,皇位的继承,当然也是执行的“嫡长子制”。不过,由于“推恩令”的实施,“嫡长子制”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因为地方上实行“推恩令”,藩王们的儿子们,在继承爵位和土地的时候,人人有份。虽然说,嫡长子和其它儿子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区别不是很大。而且,嫡长子无法对其它儿子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甚至不可能具有控制权。因为朝廷不允许有这种控制权。一旦有这种控制权,那么朝廷想要达到的“推恩令”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这就是“推恩令”在地方藩国中造成的现实状况。
说起来,藩国是整个帝国的基础。藩国的社会政治情况,就生长成整个帝国的社会政治情况。如果藩国的情况是,嫡长子的地位和其它孩子的差别不大,嫡长子所拥有的权力和其它孩子的差别不大,那么,这种情况,显然就会直接影响到朝廷整个帝国皇位的继承情况。
但是,整个帝国皇位的继承,却是要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的。某个儿子继承皇位,是上天注定的,是不容讨论的。当这个儿子继承了皇位以后,他对其他的兄弟,肯定也是有绝对权威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且,为了维护这种皇权集中制的权威,汉武帝当时又采信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维护朝廷中皇帝的威权。
(网络配图)
皇帝要确保绝对权威,就不可能对他的兄弟们大肆封赏。就算有封赏,也不能让他们具有自主权,必须对皇帝绝对服从。这样一来,这种做法,就与藩国的情况发生了矛盾和抵牾。也因此,产生了困惑。
由于有这种抵牾和困惑,所以我们看见,汉朝的时候,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产生了很多摩擦。“嫡长子制”不再神圣。连汉武帝自己,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最终也不是实行的“嫡长子制”。
我们会发现,那时候的“谶纬”“厌胜”这样的东西特别盛行。为什么会盛行,就是“嫡长子制”不再权威。汉武帝听说监狱有“王者之气”,不惜把所有的监狱的人都杀掉。实际上,如果皇帝权威很大,汉武帝大可不必这么紧张。
皇位继承的挣扎,一直延续到汉朝末年,后来经历了三国和两晋后,“嫡长子制”的权威,已经完全破坏,大家都靠力量来决定皇位了。谁的力量大,谁就有继承权。由此,中国进入了数百年的乱世时期。
当然了,我们不能说,当时社会的走向,就是完全由“推恩令”的实施造成的。但是“推恩令”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等)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瓦解藩王势力而采取的天才式的政策。从汉朝开始,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上演着相似的戏码。那就是带头大哥带着一大群兄弟造反,打下江山之后大哥当皇帝,小弟当大王。紧接着要么是大王想当皇帝,要么是皇帝担心大王相当皇帝。于是皇帝要削藩,大王要抵抗,上演出一出又一出的兄弟反目的悲剧。
第一幕悲剧就是在汉朝初年上演的。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把刚刚收拾消停的大汉王朝折腾的元气大伤。最后尽管叛乱被镇压,但是地方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还是没有得到改观。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推恩令的天才设想。推恩令的操作并不复杂,以前各地国王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长子赢家通吃,老三老四还有那些庶子统统靠边站。而推恩令就不一样,只要是国王的儿子,全部有资格获得封地。到了下一代,儿子的儿子,也按照这样发套路操作。
这样一来,唯一的利益受损者就是嫡长子,而其他所有的儿子都成了新的既得利益者。
可以想象,这个政策一颁布,肯定是拥护的人大于反对的人。
然后经过两代的“瓜分”,一个原本地域庞大,实力强劲的地方王国,自然而然被切分成了难成气候的小萝卜头,关键那些小萝卜头的主人还对皇帝千恩万谢。
这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推恩令的实施,不但实现了跟削藩政策一样的效果,打击了地方势力,强化了中央政权。而且优点是推行顺利,名利双收。
所以说,如如仅仅考察强化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这个效果来看,推恩令是成功的。
那么,推恩令是不是就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完美无缺呢?
当然不是。因为同姓诸侯王不仅仅是在一方称王称霸,也担负着拱卫京师,抵御外敌的作用。一旦诸侯王被瓦解掉,一国所有事物都要由中央政府来决策,来承担责任。
这个时候,对于皇帝个人能力的要求是极其高的。
周天子垂拱而治,只要在京都摆一个pose,就可以天下太平。
可是现在大事小情都要由皇帝拿主意,皇帝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就连朱元璋那样的强人也累得吐血,雍正皇帝更是活活累死在龙椅上。
所以这个时候皇帝必须要有人当他的左膀右臂?
谁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呢?文武大臣吗?笑话,真相是,皇帝既要利用文武大臣的才华,又要防止他们权力过于集中,对皇位形成潜在的威胁。
为什么?因为文武大臣毕竟是外姓家奴,保不齐哪天就会起兵造反嘛。
所以,皇帝要想找到自己信得过的人,只能从两个地方下手。
第一个,老婆的娘家人。因为大家毕竟属于利益共同体。姑爷是皇帝,老丈人、大舅哥还不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这就是汉朝外戚专权的根源。
可是有时候外戚也不那么听话啊,尤其是老皇帝死掉,小皇帝年幼的时候,外戚往往会把持朝政,飞扬跋扈。
想一想霍光当年是多么的嚣张吧。皇帝不听话直接拿下,换一个皇帝。简直就是太上皇。
所以,另外一个势力就进入了皇帝的视野,那就是宦官。
宦官是完全依附在皇帝身上的寄生虫。皇帝好,他就好。就像那句广告词一样,他好我也好。而且皇帝从小到大都是有太监们服侍在左右的,相比那些朝堂上的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大臣,太监更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
这是很符合人的逻辑的。
就是换成你,你是愿意相信那些别人推荐上来为你服务的陌生人,还是陪伴你成长十几年的公公呢?
更何况,太监们总是低眉顺眼顺着皇帝的心思办事,而那些大臣,还经常拿出天命天道那样的大道理来压制皇帝的欲望。
尤其是汉朝的时候,儒家势力利用天人感应学说,动不动就说天灾天象是皇帝没有道德惹怒了老天爷。搞得皇帝灰头土脸的很没有面子。
所以说,宦官专权,也说推恩令的另外一个副产品。
有意思的是,在汉朝历史上,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就像美国的民主党共和党一样,轮流坐庄。
这是因为无论是宦官还是外戚,专权太久一定会影响到皇权的稳定和安全,因此这种交替就是一个动态的政局平衡。
至于诸葛亮讲的亲贤臣远小人那一套说辞,完全就是外姓的朝廷官员和知识分子,对于皇权的另外一种压制。官僚阶层希望和皇帝共同主宰天下,自然不希望有其他势力染指政权,不管他是外戚还是宦官。
所以他们认为,皇帝如果不信任官僚阶层,重用外戚或者宦官就是昏君。
因为历史是知识分子官僚阶层写的嘛。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本阶级可以获得政治势力。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推恩令是汉武帝发动的天才削藩手段,它用一个温和的方式瓦解了地方势力的威胁,为汉朝的中央集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一定要说推恩令有什么弊端的话,那就是由于地方势力的消除,加强了朝堂上的竞争,皇帝和臣子分割利益的时候,为了确保皇权的安全,会轮流出现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的不健康现象,终汉朝一朝,都没有解决掉这个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