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6-16 18:26:58作者:admin2
廉,读音lián,是形声字,从广兼声,笔画数13,五笔输入法yuvo。本义为厅堂的侧边。《说文》,“廉,仄也。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引申出边,与角相对。《九章算术》“边谓之廉,角谓之隅”。再引申出正直、清廉、考察、廉价等,《广雅》,“廉,清也”。1、堂屋的侧边: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2、不贪污:廉洁、廉正、廉明。3、便(pián)宜,价钱低:物美价廉。4、察考,访查:“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5、姓
百坚不催,意志不倒。踏苦前行,锐意靡坚。筋骨是梯,敢于大我。登峰冠顶,驾风直上。
灵魂有梦,破茧成蝶。敢为人先,精神利剑。
砥砺前行,挑战自我。披荆斩棘,迎难而上。
等等磨砺意志的词语很多很多……都是人生敢于担当、舍我其谁实现价值的最好基石,磨砺意志的词语很多很多举不胜举……愿每一个成功之人,都是在磨砺的沐浴中成就大我,实现人生美好的三观价值!
磨砺意志。磨杵成针。磨刀霍霍。摩盾三暇。磨而不磷。磨砻砥砺。磨揉迁革。磨踵灭顶。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8章。原文是这样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下面就让有书君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意思为: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雄是争强好胜、高高在上的;雌则是柔软顺和、趋低退后的。有道的人,不会、也不屑于与人争。然而正因为不争,才能避免无谓的麻烦,反而让财富、人脉和资源都争相聚拢来。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由于渑池大会再立新功,被赵王任命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这让廉颇耿耿于怀,异常不满,他到处扬言,如果让他碰上了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话传到蔺相如耳边,他此后便远远地躲着廉颇。众人甚为不解,以为蔺相如真是怕了廉将军。
蔺相如解释:他之所以躲着廉颇,并非由于害怕,而是怕将相不和,影响国家的安定,让敌国有机可乘,故而选择了退让。
得知真相的廉颇顿感羞愧,他主动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
由此可见,知雄守雌,是一种低调的为人处事方式,是占着理儿却仍然替他人着想的一种高尚的姿态。
二、“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这样反而可以成为天下人效仿的榜样。
“白”是清楚、明白,“黑”是糊涂、暗昧。谁都希望自己是个明白人,而不愿意被人看做是糊涂蛋。可是真的就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那是为什么?那其实是洞察一切之后的大智慧,是大智若愚的表现。
曾国藩年轻时也曾希望做个一尘不染的清官。可是他报效朝廷的心愿,并未能顺遂。当他赤手空拳创建湘军,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时,换来的却是同僚的非议和嫉妒,咸丰帝也对他满是戒备和猜疑。
在他因守父丧居家的日子里,终于悟透了:做人要学着外浊内清、外黑内白。表面上的妥协,其实更有利于事情的顺利开展。
于是他选择了和光同尘,而这更充分体现了妥协的力量,也让他更好地绕过重重障碍,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成就了一番伟业。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知白守黑让我们明白:人生在世,要懂得圆融变通之道。
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荣是荣耀,以及兴旺发达的意思;辱是卑辱,还有平淡、寂寞、挫折的意思。做人做事,需要审时度势,在时机未成熟之时,学会委曲求全。忍受一时之辱,方能换来长久的安宁。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修养。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大败于吴王夫差,被困在会暨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听从臣下文种和范蠡的建议,装作向吴国求和,夫妻俩自愿入吴宫为奴。
在吴宫的日子里,他们小心地伺候吴王,受尽各种羞辱,表面上却极尽谄媚之态,没有流露半点不满。
其卑躬屈膝的奴才姿态最终感动了吴王。三年后,决定放他们回国。为了牢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勾践卧薪尝胆,重用贤才,发展生产,君臣同心同德,奋发图强。
经过近十年的精心准备,越国终于一举打败了吴国,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末年政坛上叱诧风云的人物,霸业达到了极盛。
知荣守辱,是一种策略。古今中外,凡能成就大事业的,无不是懂得低头、放低身段的人。只有甘于卑微,把自己置于最低点,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有书君认为:老子的“三知三守”,并非是教人消极避世、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做人的修养和水平的体现,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柔克刚的智慧。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低调退让、谦卑自守、忍辱守分,才是最安全无忧的状态,也才是最接近于“道”的状态。
不知诸位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相传,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函谷关令尹喜让他著书,老子于是手书五千言,也就是后来的《道德经》,然后骑牛而去。后来《道德经》发展成了中国道家的经典,包罗万象,对后来中国的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荣守辱,为天下谷”这段话,就是出自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原文如下: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出生于周朝末年的春秋时期,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年,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了。老子在衰微的周王室担任藏书吏,相当于图书馆长,所以博闻强识。
春秋时期的语言,相对于后来唐宋时期的古汉语,意思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以这段话,今天的人基本上都看不懂了。
造成春秋战国时期书面语言复杂的原因还有一个,即当时没有纸张,文字都是用刀刻在竹简上的,所以古代的文字,能省则省,相对于口语而言更加简化,一个字表达几个字的意思,所以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
《道德经》中的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如下:
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道什么是雄壮刚强,却能够安心于雌柔软弱的状态,甘心处于溪流那样的地位。甘守溪谷,人就不会背离道德,从而回归到赤子一般的天真无邪。
如果引申为做人的道理的话,就是说在强敌当前,对方处于优势的情况下,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势地位,选择暂时的退让,避免激烈的冲突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举个例子,唐朝时期,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帝之位。北方的颉利可汗认为唐朝根基不稳,率领20万铁骑南下入侵中原。李世民审时度势,和颉利可汗订立城下之盟,暂时讲和。后来李世民励精图治,千里奔袭颉利可汗的领地,生擒颉利可汗,平定北方。
2、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明白什么是明亮清白,却能够安心于黑暗和被误解,成为天下人效仿的对象。甘心处于这种状态,人就不会在道德上出现什么差错,从而回归到一种绵延无尽的状态。
如果引申为做人的道理的话,就是说当我们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不要急于去辩解,而是要在这种被误解的状态下,继续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是非黑白,等到紧急的情况过去了再去分辨。
举个例子,三国时期,曹操的手下名将于禁,因为看不惯曹氏将令带领的青州兵飞扬跋扈,为非作歹的样子,有一次在青州兵抢劫百姓的时候,他让自己的军队狠狠地教训了青州兵。后来遇到了敌人,被教训的青州兵跑到曹操那里去控告于禁造反,于禁没有分辨,而是先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列成阵势,打完了仗。再去曹操那里和青州兵对质,曹操因此很欣赏他。
3、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明白什么是荣耀,却能够安心处于卑下的地位,甘心处于低谷之中。甘守低谷,人的道德就会更加充足,从而回归到混沌之初的淳朴的状态。
如果引申为做人的道理的话,就是说在我们处于一种卑下的地位时,心里要知道什么才是荣耀的事情,但是要甘心处于这种卑下的地位,等待时机,一举改变自己的处境。
举个例子,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而且被俘虏。夫差为了羞辱勾践,把他等成自己的奴仆一样看待,甚至让他为自己牵马。士可杀不可辱,勾践并没有因此而愤怒自杀,而是选择了忍辱负重,后来夫差将他放还越过,勾践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后来率领越国的军队打败吴王夫差,灭了吴国。
《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是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人生的哲学和做人的道理。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我们在修行自己的道德品格之时,更要学会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