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7-23 18:32:20作者:admin2
谢谢邀请: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汉朝的开国皇帝,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
一说到早年的刘邦,总说他是游手好闲,流氓无赖,这恐怕有失公允,也不正确,他毕竟还是个驷水亭长,管理着十里八乡,大家想想,没有一点本事,能当官吗?说他从小不喜欢劳作道是真的,他父亲为这事就经常数落他,但如果他是个勤劳本份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话,也就不可能有以后的一番作为了,大家说是不是啊?
刘邦的优点是很多的,比如善于交友,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心胸宽大,海纳百川,从不斤斤计较,敢于承担责任,天生具有领导才能,不居功自傲等等,由于有这么多优点,所以才能团结许多不同的人,比如贵族张良,平民韩信,官吏萧何,游客陈平,屠夫樊哙,车夫娄敬,吹鼓手周勃等,有了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才聚集在其麾下,才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在这先说说他的两个大优点,一个,按现在人来说,就是有远大的理想,另一个就是孝。
一,远大的理想
刘邦少年时就不安于现状,虽没什么学问,却羡慕行侠仗义的豪杰,听说魏国信陵君广收门客,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手持长剑去投奔信陵君,这说明他不但有理想,还能为之去践行,同时也能说明,他自认为自己还是有点本事的,不然也不敢毛遂自荐去当门客,由于西行到了大梁,信陵君已去世,他才投到了信陵君门客张耳门下,并和张耳成了好朋友,这是他少年出游时的经历,再说一个他当亭长时的事,有一次押送服役的人去咸阳,在路途上碰到了秦始皇的出巡队伍,别的人都吓的跪在路边大气都不敢喘,他却镇定自如地一如常态,并羡慕地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如此”,其深意和项羽的“我也可取而代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时的一个小民,却想着以后也能当皇帝,这个理想难到还不大吗?
二,孝
说到孝,也许和事业上成功没有直接关联,但和一个人的本性是分不开的,善良,宽厚,仁爱这是孝的基础。刘邦当皇帝后,从未待慢自己的父亲,总是隔三岔五地去着望,行儿子之义务,没有摆皇帝的架子,时不时,还和父亲老爷子开开玩笑,想办法使老人家开心,一次在宴会上问父亲“您总说,二哥会持家,添置家业,您看我现在的家业,比起二哥来,谁的更大?”抖的在场的人都大笑不止。刘老爷子年纪大了,老想着家乡的事,家乡的人,刘邦为此特在宫中仿制了家乡的建筑,并将家乡的熟人邀到宫中陪老人玩,这真是孝之极也。
除以上二点外,“义”字对他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总喜欢和朋友一起喝酒,抢着埋单,甚至把人带到家中,一点工资根本不够支出,搞得家人怨言不断,但就是这些酒肉朋友中有许多人,跟随他出生入死,为建立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老婆吕雉,也是他充门面喝酒喝来的,吕太公到沛县设宴,贺礼一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他出口就是一万钱,搞的吕太公还以为是大款到来,后来主持的萧何告诉吕太公,“这人好说大话,不必当真”,可吕太公看到刘邦面相,不但不追究“万钱谎言”,还执意将女儿嫁给他。刘邦在押送徒役去骊山服役时,由于误了行期,在芒砀山把徒役都放了,这是义的具体表现,宁可一人受罚,执意放他人一条生路,所以芒砀山“斩蛇起义”,大家才愿意跟随他。在沛县起兵后,他并非是首领的唯一人选,当时萧何,曹参官职都比他大,但都害怕被满门抄斩,才公推他为“沛公”,这也是他有担当,重义气,舍我其谁的表现,并非他一开始就想当头,是鸭子赶上架,不得不为的。
只要是有能力之人,他都非常尊敬,并委以重任,在进攻咸阳途经高阳时,高阳郦食其求见,刘邦正坐在床上洗脚,郦食其大为不满“您即然要推翻暴虐的秦王朝,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不礼的态度接见贤者”,刘邦领悟力极强,知道遇上能人的,马上整理后以礼相待,表现刘邦领悟能力,反应能力,当机立断的事例很多,比如项伯来告之张良,项羽要攻打刘邦时,张良一告之,刘邦马上待项伯以上宾,并结以亲家,所以在“鸿门宴”时,项伯处处维护刘邦,当韩信派人来要当假齐王时,刚跳起来想发怒,被张良踢了一脚,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改囗道“要当就当真齐王”,刘邦的大度可是真大度,雍齿是他的同乡,两人一同长大,但雍齿是个卑鄙小人,总是陷害他,有一次还差点要了他的命,要是别人当了皇帝,肯定先杀了他,再灭其家族,以解心头之恨,可刘邦不但没杀他,还给以厚赏,刘邦这种不记恨的优点,大臣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仇的人,都能这样待之,何况为其卖命的功臣呢?。
刘邦的宽厚表现的很多,不扰民,不侵民,拿下咸阳城后就“约法三章”,这可不是他装出来的,在此之前宽厚待民己经名声在外了,不然秦三世子婴也不敢率众官吏向他投降?在汉中能站稳脚跟并得到民众的拥护,就是他爱惜民众得到的最终善果,今就写的这里。
谢谢阅读
刘邦能打败项羽,不是平白无故打败的。
一是与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有很大关系。韩信讲过,大王能将将,韩信能将兵。张良也看重的是刘邦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所以张良作为韩人却愿意辅佐刘邦打天下。萧何最早认识刘邦,他刚开始作为刘邦的上司和知友,就被刘邦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所吸引,刘邦走上领导岗位也是萧何硬逼的,因为他知道刘邦具备打天下的本事和能力。刘邦从小就是娃娃头,大了又是混混头,他看起流氓习气,实际上他不拘小节,他看起来稀里糊涂,其实他才是大智如愚,当别人都没有主意的时候,他能想出奇招妙法,当大家畏惧不敢出头的时候,他总会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二是与刘邦百折不挠和乐观向上有关。刘邦一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致大家都认为刘邦是一个无能之辈,其实刘邦屡败,与项羽在军事上太强大是有关系的。项羽这个人力拔山兮气盖世,乃天人也,冲锋陷阵和攻城拔寨是项羽的强项,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用几万人马打败了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彭城之战又用五万兵力击败了刘邦率领的五十多万联军,面对屡屡失败,刘邦毫不气馁,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很好的起到了稳定汉军思想的作用,为汉军最后打败楚军奠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是刘邦能善于发挥个人持长与集体智慧。刘邦在总结他最后能战胜项羽时讲,治国理政和后勤保障我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排兵布阵率军打仗我不如韩信,但我能充分发挥他们三个人的作用,而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被其用,所以我最后打败了他。事实上,刘邦有非凡的知人驭人能力,他虽然在各方面都不太突出,但他能把大家的力量聚合起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正确采纳个人建议,善于发挥集体智慧,是一个合格的创业和用人型老板。
四是刘邦知道爱民如子和军纪严整。一支队伍有没有战斗力,能不能得到天下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与这支队伍的统帅爱民如子和从严治军有很大关系。刘邦在进攻咸阳过程中,一路爱民如子,从不滥杀无辜,得到沿途广大百姓的大力支持,归降的秦军也愿意为其效命,刘邦的军队越打越多。攻下咸阳后,刘邦能善待投降秦王子婴和秦朝百官,为了整肃咸阳城秩序,他提出了约法三章,并命汉军退出咸阳城,做到秋毫无犯,使刘邦赢得了关中人心,为他以后以关中为根据地,最终战胜项羽,打下了可靠的民心基础。汉军不光在关中不骚扰百姓,在以后的作战中,始终保持了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使刘邦完全得到了民心,所以后来汉军战必胜,攻必取,很好的完了打去天下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