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7-25 22:22:19作者:admin2
以萧峰的资历,辽国南院大王的职位配他绝对绰绰有余,毕竟萧峰是靠着大辽皇帝耶律洪基的裙带关系上位的。只不过,回到真实的历史中,南院大王一职所掌握的实权,确实非常有限。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萧峰同志的履历。
萧峰,曾用名乔峰,男,1060年出生,祖籍契丹乙室部。
少年时期,求学于少林派玄苦大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门下,主修降龙十八掌,武器为打狗棒,江湖排名靠前。
青年时期,掌管江湖第一大帮派的丐帮,因被人发现其为身份是契丹人,遭受众怒,遂脱离帮主之位,成为江湖游侠。
萧峰生活的时代,正是大辽和宋关系最为恶劣的一段时期,宋人听到契丹人三个字恨不得手刃以报国仇。虽然,萧峰自认为他是大宋子民,身负绝学神功,可是因为他的家世,他契丹人的身份,在江湖中几乎无立足之地。
带领萧峰走出困境的人正是耶律洪基,辽国第八位皇帝。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安排萧峰与耶律洪基的相遇很是巧妙,辽国的皇太叔和楚王勾结起来,趁着耶律洪基不在国内发动政变,耶律洪基随行军官的家属全部被楚王所俘获,情势十分危急。
眼看叛军的气势越来越嚣张,耶律洪基陷入了失去皇位的危机中,与耶律洪基在关外打猎时相识的萧峰果断出手,他射杀楚王,活捉皇太叔,平定叛乱,让耶律洪基顺利归国掌权。为了报答萧峰的救命之恩,耶律洪基封他为楚王,赏赐南院大王的职位。
小说中,耶律洪基的原话是:这楚王之封、南院大王的官位,在我辽国已是最高的爵禄,兄弟倘若还嫌不够,一定不肯臣服于我,做哥哥的除了以皇位相让,更无别法了。听上去,耶律洪基是诚意满满,掏心掏肺的对待萧峰。
对于萧峰这样的草根来说,南院大王绝对是耶律洪基有意的抬举,但是,南院大王究竟在大辽的官位中是怎样的存在,还得从头说来。
先说爵位,在大辽,楚王的爵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次于皇帝的。虽说,辽国有两大姓耶律和萧,但是,楚王的爵位想来只封给耶律,也就是皇帝的氏族,从来不封外姓之人。耶律洪基将萧峰封为楚王,是在身份上给他抬到了最高一级。
再说官职,在历史上,大辽的官职以南北为分,北面官主管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主管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是因为南面靠近大宋,北面靠近游牧民族,管理对象不同,管理者也会因此区分。
这南北两面官,各有侧重,北面官管理的都是契丹人,因此,更注重兵马之事,南面官管理的以汉人居多,所以更重视田赋事务,南面官是不练军,不掌兵的,军政大权是在北面官手里的。但是,它有个矛盾点,北面官掌握的权力更重,但是南面官管理的人口更多。
契丹人崛起于唐朝,在五代时,他们的势力已经相当壮大,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为保住皇位,将燕云十六州孝敬给了契丹,并称契丹为父国,契丹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横跨南北的帝国。但是,燕云十六州这片地上生活的绝大部分是汉人,连人带地划给大辽后,导致大辽的汉人数量远远多于契丹人。作为管理汉人的南面官,压力确实不小。
接着说南北面官,因为北面官权责重,所以它会进一步细分。比如大辽的核心机构就是北面官的枢密院,这枢密院有两个,北枢密院执掌兵部,南枢密院执掌吏部。在北面官底下还设有南大王院和北大王院两个并立的官署,南大王院的最高长官就是南院大王,他的手底下还有南大王院知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等职位。
萧峰当的这个南院大王,实际上就是北面官下属南大王院的最高长官,在他的上面还有北院枢密使等官职,所以,这个南院大王虽然有实权,但是,显然不在大辽核心决策圈子内。
在小说中,耶律洪基将萧峰抬得很高,而在史书中,南院大王却是个一般般的职位,这不是很矛盾吗?
唯一能够讲得通的解释,就是金庸本人在安排这段情节时,把南院大王当成了南面官的最高首长,所以才会让耶律洪基说出最高爵禄这段话。现在真相大白,南院大王就是一个普通差事,并没有小说中所称的那么重要。
不过,萧峰作为身怀绝技的社会闲散人员,根本不在辽国加官进爵的序列中,亦非大辽贵族,仅仅是因为皇帝耶律洪基的力挺,直能空降成为南院大王,当上了大辽的N把手,也算是面子里子都占了。
虽然,萧峰当上南院大王,正经的工作他一天也没干过,江湖儿女江湖老,他的心思都在中原,即便是负气出走,又怎么会在契丹踏踏实实呆上一辈子。
1093年,耶律洪基决定南征,他封萧峰为宋王,要求他率军南下,萧峰在大辽期间,目睹宋辽之间战争造成了伤亡和祸事,极不情愿参与到两国对垒当中。于宋,他是如假包换的契丹人,身上流着契丹的血,于辽,他生于大宋,长于大宋,受宋人抚养长大,大宋于他有恩。
最终,萧峰选自自尽,以自己的血偿还了两国之间的仇恨,魂归雁门关。
还原历史,虚拟人物萧峰生于1060年,耶律洪基生于1032,萧峰拜耶律洪基为义兄,可是他整整比萧峰大了28岁。以年龄来看,耶律洪基当萧峰的父亲都没什么问题,两人之间能够产生英雄惺惺相惜的感情,可能有点困难。
再者,耶律洪基晚年的时候不理朝政,不辨忠奸,任由族人擅权干政,错杀萧皇后,软禁皇太子,沉迷佛教,这样的形象和《天龙八部》中精明强干、铮铮铁骨的耶律洪基确实很不一样。
萧峰结识耶律洪基,在辽国当大官的传奇,金庸就那么一写,读者看个热闹,切莫当真呀。
应该说,这个职务很高。绝对是一品,亲王级别。天龙三兄弟 一个比一个高。段誉是皇帝,虚竹的驸马,萧峰是南院大王。这个职务有多高,具体管辖哪些方面。既有南院大王,必有北院大王,那辽国为何实行“两院制”。
依照官制,属北面官系掌契丹六院部兵马。南院大王院有自己独立的属官,下设知事、南院太师、南院太保、南院司徒、南院司空等。辽国实行“两院制”。有点一国两制意思,用最简单话来说,由于辽国是由少数民族在汉民族聚居地建立的国家政权,尤其是在燕云十六州地区,几乎都是汉人,起居住生活,衣食住行与契丹放牧游猎大为不同。为了确保政权稳定,对南边是汉人生活区域采取了不干涉的态度,人情风貌也由汉人自行制定,而治理南部汉人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由汉人担任,也就是南院大王。在这一点上,辽国皇帝和契丹高层表现的十分开通,这是十分难得的历史也证明了中这一策略的成功。
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分别由汉人和契丹人和汉人来统治管辖。双方分开而居(有点自治区的意思),只有贸易上的往来。未得允许不得去对方管辖区域居住。而就赋税而言,汉人地区低于契丹人,这也是燕云地区的汉人对中原王朝不感冒,向心力不高的原因。
辽国的两院制”在中国史上唯一的一次。是十分成功的政治“分享“。后来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也部分采纳了辽国的“两院制“的做法。能够担任南院大王的基本上都是国之重臣,日后都进入辽国核心阶层。担任南院大王的先后有韩延徽、 萧挞凛, 萧惠,耶律楚材等,北院大王有耶律屋质、耶律斜轸、耶律奚底等。但有一点肯定是凡是担任南院大王的基本上都契丹化了,具体到萧峰本人而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萧峰的权力并不高。由此可见,辽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非常开明的政权,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南北两院制更为人类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借鉴。
这里要说明的问题是,就地位来说,北院大王高于南院,而南北院大王大王不掌军,不打仗,属于文官系统。管辖的也主要是户部,民事。“于越”才是是辽国地位最高的大臣,掌军的是迭刺部夷离堇。实际上的南院大王并没有小说中那么高大上。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 的守望者。期待你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