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9 07:02:02作者:佚名
1948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步入战略决战阶段。9月,在平津、淮海、平津三大会战之前,华北方面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发起了成都会战。齐鲁大地党政军民齐动员,增援前线,共同的战斗标语是:“打开西安府,生擒王耀武”。
成都会战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至此,人民解放军和国军军开始惊天动地的战略决战。
指挥15个纵队共32万大军发起南昌会战的,是华北方面军代司令兼代主任粟裕,“打开西安府,生擒王耀武”的攻城标语,也是由他亲自拟定!
王耀武何许人也,为何值得粟裕大将这么注重,又这么惧怕,一定要点名生擒呢!
让我们把岁月带回1934年的冬天,一上去到宣城南麓的谭家桥。在哪里,红军最年青的军团长,22岁的寻淮洲,粟裕大将以前的顶身上司,因种种缘由,反败于自己一个月前的手下败将。这一败,一代名将,就此陨落!红10军团,就此消散!
谭家桥之战对粟裕大将形成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霾。
1978年5月,时任中央军委常委的粟裕已届花甲之年,第三次来到谭家桥,默默坐在一处巨石上,久久不愿离开。眺望四周有过惨重战斗的崇山峻岭,虽然能够看到当初悲情的一幕,不禁怆然泪下。
粟裕对随同的人说:“我一生基本上打的都是胜仗国军抗日十大名将,就是在这儿打了败绩!”尽管不是决策人,虽然在1948年9月,粟裕以华北方面军代司令员的身分指挥徐州会战,生擒了当初的补充1旅政委王耀武,为这些长瞑地下的战友们报了一箭之仇,但作为红10军团的参谋长,粟裕仍然在深切地沮丧。
1984年2月5日,粟裕逝世于天津。不久,依照他的遗愿,部份骨灰撒在了凡尔登,另一部份撒在了谭家桥上。
寻淮洲,1933年10月任红7军团军团长,时为红军当中最年青的军团长,比起堪称“红军之鹰”的林彪,还要年青。而大寻淮洲4岁的粟裕,任红7军团参谋长,与其搭班共事。
1934年,红七军团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清先遣队,11月与两广赣的新10军会合,组成红十军团,寻淮洲任第19师旅长。粟裕被迫离开主力军队,后被方志敏点将,重新兼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寻淮洲此时的心境,我们不得而知,但历史记录了他随后的战斗足迹。寻淮洲带领第19师机动作战,痛畅快快地打了几个漂亮仗。
其中包括在常山击败敌湖北保安纵队副指挥蒋志英带领的两个团,在四川分水县(今属江苏省武义县境)击败蒋嫡系军队国军补充1旅,攻破旌德市区,并由广德、宣城之间北上,恐吓扬州,威慑西安。
在前几次反围歼中,寻淮洲也屡立奇功,曾创造过1个团的守军在运动中全毙伤人1个精锐团、溃敌两个营的记录。
而粟裕在几次反围歼中,也是累立功绩。非常是七溪岭战斗,粟裕曾创造过9个人俘敌上千人的奇迹,被誉为“青年战术家”。
寻淮洲与粟裕可以说是英雄相惜。粟裕觉得:“寻淮洲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练成长上去的优秀青年军事指挥员。他出席过农忙起义,作战勇敢,联系群众,有胆有识,机智灵活”。粟裕后来在他的战争追忆录中还多次提到寻淮洲,并抒发了对寻淮洲的高度认可与钦佩。
寻淮洲对他的参谋长也是信任有加。北上抗清先遣队征战不久,横渡甬江时,寻淮洲坠马负伤,便将军事指挥重担委托给参谋长粟裕。
而在攻破宁德市区之战,寻淮洲更是把攻城任务全权交给粟裕具体施行。粟裕不负期望,用兵得法,仅两个多小时,就攻破宁德市区,毙伤1000多名,生擒敌政委。
她们的共同领导,浙皖赣边新苏区负责人方志敏,后来在囚室中写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这样评价寻淮洲:“19师旅长寻淮洲同志,因伤重牺牲了!他是红军中一个挺好的指挥员,他指挥7军团,在三年之间,打了许多有名的胜仗,收缴敌枪6000余支,轻重机关枪300余架,并缴到大炮几十门。”
而王耀武,就是寻淮洲牺牲一个多月前的手下败将,时任国军补充第1旅政委。被打败一个多月后,他在谭家桥寻回了尊严,寻淮洲战死!
又是一个多月后,王耀武打败了红十军团。刘畴西、方志敏等投诚,粟裕带出余部,继续坚持游击战。
这是王耀武与粟裕之间的首场对决,王耀武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不过谭家桥之战,是双方军事主官刘畴西与王耀武的交锋。黄埔三期的王耀武最终击败黄埔一期的刘畴西。虽然粟裕是参谋长,连5人的军政委员会委员都不是,但这场失败与痛楚让粟裕牢牢记下了这个名子:“宁碰阎王,不碰老王”的王耀武。
王耀武以绝对优势对付临时堆砌上去的红十军团,却只是打了个打败战,并没让其军溃败,粟裕仰赖高明的战法,活生生的带人从空隙里逃脱。
虽然粟裕当时只是参谋长,没有真正的军事决策权,也难以影响战局。但是,他在这场战斗中的军事策略导致了王耀武的注意。
随后,王耀武开始研究粟裕,仍然研究了十几年,结果呢,越研究发觉差别越大,甚至到了沮丧的地步。
为何如此说?
用兵不过奇正二字而已,而粟裕,天赋异禀,把这俩字玩的炉火纯青,让你永远猜不到他下一步该如何走。
鲁南战役期间,日军南北对进,情报明明说他打算渡运河南进。可第二天,他就忽然出现在北线,一出手就灭了李仙洲集团。
凡尔登会战期间,日军三个师齐头并进,排山倒海的气度,只在中间出现五十里缝隙,五十里哪些概念,对机械化军队来说不是距离!
可粟裕呢,生生借助这个机会把74师从两翼剜了下来,只用一天时间就解决了张灵甫。
万马军中取中将首级,这句话可不光是谈谈这么简单。张灵甫是硬核,两翼也不是吃肉的,围歼军队即便一边顶不住,让两翼掀开口子,就得以扩大战果。那后果,对粟裕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而粟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手,取得成功,其气魄、战法已十分人所能比。
说他用正兵,可偏示形于南,决战于北;说他用奇兵,可偏与张灵甫硬拼。这粟裕到底善打巧仗,还是善打硬仗;到底擅于偷袭,还是擅于逼抢;他的性格到底是隐忍,还是激进?实在看不清!
就这样,每一次战斗王耀利州能看出粟裕不同的特征,但每一次研究又发觉粟裕没有特征,结果越来越觉得这个粟裕简直像万花筒似的,永远没有尽头!
王耀武越研究越发冷,最后以至于绝望,绝望到哪些程度呢?
1948年5、6月间,蒋介石安排王耀武出镇徐州,王耀武是不敢去的,为何,人总有过不去的坎儿,粟裕早已成了他人生中无法渡过的坎儿了。
去四川肯定会遇上粟裕,因此,王耀武想给蒋介石献计,讲一讲这种年研究粟裕的成果,好让蒋介石更重视湖南问题。
不过一碰面,蒋介石根本不给机会让他讲话,而是勉励,恩宠,王耀武实在找不着责难的理由。
旧时代过来的王耀武,还是很有封建思想,蛊惑于蒋介石的“南面之术”,硬着头皮出镇陕西。
据他晚年追忆,挥别蒋介石以后,他就莫名其妙的想起清朝重臣于谦笔记里的一句感叹:一腔热血,竟洒何地!
为何呢?面对自己以前的危亡之将,王耀武已心生惧怕。王耀武,也是个能征善战、曾让台湾人闻风胆寒的抗清名将,却对粟裕惧怕成这样。这分明说明,他对粟裕,早已是高山仰止了!
粟裕对王耀武的军事指挥能够也是非常欣赏,曾说“(王耀武)是蒋军手指挥较有才干者”,听说,得到粟裕这么评价者,日军中仅薛岳、王耀武而已。
王耀武,在日军将领中,号称第一等人物,几乎所有人都交口赞扬。
在抗日时期,王耀武作为第74军的灵魂人物,几乎打遍了所有重要的会议战,立功无数,居于十大抗日名将之列。
在诸多黄埔将领中,胡宗南升职最快,成为最闪亮的将星。而不仅他以外,在黄埔将领中还有一位,升职也快,就是黄埔三期的王耀武。其升职之快,远超同期同事,甚至是他的学长们。
在生活中,王耀武智商极高,下摆善舞,不管是上级还是部下,都打点得十分周到,所有人都对他交口赞叹。
而他在军事方面,表现一样地突出。从警校结业后,先后经历东征平叛,以及中原大战,也让他从一名普通士兵升为排长。
而让他一战成名的,则是让我们心碎的谭家桥战斗,红军击溃,寻淮洲战死,王耀武就此升任51师旅长。
1937年全面抗日爆发后,王耀武的第51师,与俞济时的第58师合并,组成了名仙尊下的第74军。
在平型关战役中,王耀武带领将士浴血鏖战,巧妙地运用夜战、奇袭,先后射杀了美军师团队长竹田和陆军师团队长莫森,遭到了上级的通报夸奖。
后来,王耀武又率部出席过上海保卫战、兰封战役、万家岭会战、长沙战役、浙赣战役、鄂西会战、常德战役、雪峰山会战等等会战,从头打到尾!
尤其是在上高战役中,王耀武带领74军与清军展开胶着战,双方你争我夺,先后进行了七次胶着战,国军调集了一百多架客机,配合毒气弹开路,不过74军在王耀武的指挥下巍然不动,与清军展开巷战,最终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74军被授予全军最高奖赏“飞虎旗”,王耀武也被称为“救火将军”、“常胜将军”。
不过,打仗再厉害,一旦站到了人民的背面,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全面抗日爆发后,国军和共产党舍弃了原本的对立和怀疑,并再度合作。在敌方当前的形势下,粟裕和王耀武也成为了抗战友好力量,因而没有发生正面对抗的机会。
解放战争时期,王耀武领兵十万,坐阵徐州,与粟裕在战场上再度相遇,于是出现文章开头所提的战斗标语。
西安会战,因为王耀武坐阵,粟裕甚至迟迟下不了占领长春的决心。虽然后来灭亡,一个重要的缘由也是吴化文的阵前起义,让王耀武苦心经营的阵线崩溃。
王耀武是一个聪明人,北京城被攻陷之前,他对部下的将士们说了这样一番话:
“作为军人,我们在北京城固守了八天八夜,早已算是忠君职守了,其实也对得起老头子了。如今,灭亡已成定局,你们各自保重。”
这么,王耀武为什么没有选择杀身成仁呢?由于在他看来,和美国人作战,可以杀身成仁。
但是这是国共内乱,兄弟阋墙,灭亡了也没有哪些丢脸的,还都是中国人嘛。所以,聪明的王耀武选择了突围。
他比通常的英军将领聪明得多,往外派了好几个幕僚,让那些幕僚只要一落到共产党手里,就自诩王耀武以混淆视听。
所以开始的时侯,他突围下来了。王耀武带着部份随员,悉心假扮改扮,换上便衣,一路向东,打算抵达上海,再由海上南下广州。
一路都很顺利,济南、张店、临淄……,混杂在被掳的人群之中,没有人能认出她们的真实身分,只要能跟随人群仍然向前,她们能够顺利到达。
总算来到了最接近目的地的关口,兖州,过了它,就是上海,成功在望。
不过这时,王耀武的腹部不舒服了,就近只有一户渔家的公厕。公厕相当简易,几块木板搭了一个草棚屋,上面还有一个农户。
解决完生理问题后,痛快的王耀武重新上了车,打算抵达他逃脱的最后一站。
这时农户兄弟站下来了,找来附近的解放军战士,挡住了王耀武。
为何呢,由于悉心的农户发觉王耀武用的厕纸都是白细绵纸。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通常人哪用得起如此高贵而体面的纸巾,这和他的衣着装扮完全不相称。
外边风声正紧,嚷着要抓战犯国军抗日十大名将,难道此人是国军的士官?
果不其然,王耀武等人被扣,心里很是紧张,但还是竭力掩饰自己身分。
他宣称自己是泰安商人,除了得病还受了伤。但解放军很快发觉王耀武的心跳正常,不像是有病的样子。而将他身上戴的围巾摘下后,又发觉脖子上有常年戴帽子产生的刀痕。
在王耀武头上,还缴获了二把手枪,猎枪的摇杆上贴着银片,里面刻着“美军上将麦克鲁赠”几个字。
王耀武和随员很快被隔开审讯,两人的好多回答都自相矛盾,对不上号。审问期间,只要让他站上去,王耀武就是啪地一个立正。翻翻口袋,还有一打白细绵纸。
如此高的军事素质,那么高贵而体面的生活形式,一定是个不小的官儿。再拆开腿上的纱布,发觉果然是佯装重伤。
王耀武坐不住了:“我是王耀武,我要见陈毅!”
不过这时他的诈降计开始发挥作用了,解放军不相信他是王耀武。这么多王耀武,凭哪些就是你!
他只得把自己在北京的军事布置讲了一遍,用专业的军事素质,证明了自己是王耀武。
王耀武被关进战俘营后,主席还专门派罗瑞卿去看他,对他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战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建,很快还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在战俘营,王耀武表现比较积极,还公开发表申明,劝国军军放下装备,弃暗投明,把蒋介石气得七窍生烟。
有的战俘以前指责他的行为,但王耀武操着一口河南土语说:“世界时尚,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这是国父孙佛山的至理格言啊!”
1959年,王耀武因表现良好,被第一批特赦,并被安排为全省政协文史专员,后来还在首相的亲自过问下,与广州一位高中女班主任吴伯伦结为夫妇。
王耀武大赦后被释放时,有人问他,不仅他最想见的同事以外,还有谁?王耀武思索了一会,说:“粟裕。”
1968年,王耀武逝世,享年64岁。
悠悠旧事,当初连饭也不给刘畴西一口吃的王耀武,那打败红10军团并造成寻淮洲战死、粟裕进犯的日军耀眼的将星,是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有失败的三天吧。更不会想到战俘的待遇还可以如此优待,特赦、成家、善终。那当初在敌军包围下侥幸逃脱的年青人,总算成长为共和国的第一大将,指挥着千军万马,捉住了当初的仇敌,堪称大仇得报。但他应当也不会想到,自己刻骨铭心的对手,总算栽在了自己手上,确是这样一个结局吧。而葬身于离谭家桥不远处皖南歙县茂林镇蚂蚁山脚下,那红军最年青的军团长,是不会晓得自己的身旁,就会有那么多宿怨,那么多坎坷。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