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20:07:35作者:佚名
动物野外实习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内容,实习给了中学生提早步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下边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动物野外实习报告,希望你们喜欢。
动物野外实习报告篇一
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动物学野外实习,巩固和丰富中学生早已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学生保护自然、合理借助自然的科学思想,推动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实习时间
2016年5月9号到5月11号
3.实习地点
平顶山郏县龙峪湾森林景区,国家动物野外实习报告动物野外实习报告级风公园。龙峪湾国家森林景区是在龙峪湾茶场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郑州市第二大森林景区,该景区地处伏牛山五老峰,以其丰富的资源、优雅的环境、独秀的山峰著称于世。地处亚温带和暖热带过渡地区,据调查龙峪湾有各类草本、木本动物1900余种,其中国家保护的有42种,龙峪湾有各类野生植物、昆虫类约4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有48种,被称为“野生鸟类的栖居王国”。龙峪湾还是中原地区的“中草药宝库”,有好多是国家草药的保护品种,有山珍20余种,野生猕猴桃50余种。
4.实习的组织方式
本次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有朋友分为若干小组,每位小组由6至7人组成,其中一半的小组进行动物实习,另一半的小组进行植物实习。在双方实习届满后交接实习器具,进行角色对调。在每次的外出采集之前,会由带队老师首先确定好路线。在实习的过程中,会由专门的老师率领大家,而且会有老师殿后以保障你们的安全。
5.实习内容
(1)实习用品
本次动物实习的用品有:高枝剪,枝剪,掘根器,手锯,放大镜,钢尺,指北针,野外采集记录本,编织袋,挎包,自封袋,钢笔,工具包(大钝钳子,小钝钳子,尖钳子,剪子),绳子各一个,标本夹一套,白面线,标签(车牌)若干
(2)打算工作
在实习开始前三天晚上,指导老师对你们进行动员和实习指导。
①老师们为你们介绍了龙峪湾的基本情况,包括海拔、气候、植被分布等情况。
②教授了你们如何采集标本、保存标本、记录标本
Ⅰ采集标本
应选择以最小的面积,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份,即选定有代表性特点的植物体各部份脏器,通常除采树叶外,最好采带花或果。假如有用部份是根和地下茎或树根,也必须同时选定少许压制。每养殖物要采2-多个复份。要用枝剪来取标本,不能用手折,由于手折容易伤树,摘出来的压成标本也不美观。不同的动物标本应作不同的采集方式。(1)必须采集完整的标本。簇生或挖取能代表该栽植物的带花果的树枝(木本动物)或蒴果(草本动物),大小把握在长40cm、宽25cm范围内的。有的科如伞形科、十字花科等动物,如没有花、果,鉴别是很困难的。(2)对一些具有地下茎(如植株、块茎、根状茎等)的科属,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等,在没有采到地下茎的情况下无法鉴别的,因而应非常注意采集这种动物的地下部份。(3)雌、雄异株的动物,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便于研究时鉴别。(4)采集草本动物,应采带根的全草,如发觉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生叶。高大的草本动物,采下后可折成“V”或“N”字形,之后再压入标本夹内,也可选其形态上有代表性的部份剪成上、中、下三段,分别压在标本夹内,但要注意编同一的采集号,以备鉴定时查对。(5)乔木、灌木或非常高大的草本动物,只能采取其植物体的一部份。但必须注意采集的标本应尽量能代表该动物的通常情况。如可能,最好拍一张该动物的全形相片,以补标本的不足。(6)水生草本动物,提出海面后,很容易缠成一团,不易分开。如金鱼藻、水毛茛、狸藻等。遇此情况,可用硬纸板从水底将其托出,连同纸板一起压入标本夹内。这样,就可保持形态特点的完整性。
(7)有些动物,一年生新枝上的叶形和老枝上的叶形不同,或则新生的叶有毛茸或叶背具白粉,而老叶则无毛,如毛白杨的幼叶和老叶。为此,幼叶和老叶都要采。对一些先叶
开花的动物,采花枝后,待出叶时应在同株上采其带叶和结果的标本,如山桃,因为好多木本动物的树根颜色和剥裂情况是鉴定动物种类的根据,为此,应剥取一块树根附在标本上。如桦木属的一些种类。(8)对寄生动物的采集,应注意连同宿主一起采下。并要分别标明寄生或附生动物及宿主动物,如当归、列当等标本的采集。(9)采集标本的份数:通常要采2―3份,给予同一编号,每位标本上都要系上号签。标本除自己保存外,对一些疑难的种类,可将其中同号的一份送研究机关。请代为鉴别。她们可依照号签献给你一个鉴别名单,告诉你这种动物的学名,若遇少见或奇特的、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还须多采。以上所说的采集方式,采回的标本只能适用于腊叶标本的制做,倘若将花或果实用药品浸制保存其原先的形态用作示范材料或实验材料。采集时必须将花和果实
置于采集箱中带回室外浸制。。
Ⅱ
Ⅲ
③老师们非常注重指出的一点是安全问题,实习地区是一个风公园,来往汽车比较多,且大路坎坷,不容易发觉危险
任务分工
每晚实习情况
①第三天
②第二天
③第一天
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制做
6.成果展示
7.心得感受
我们于5月9日——11日在郑州市新密龙峪湾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动物野外实习,主要实习内容为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我们组共制做动物标本129种,有蕨类、大戟科、山茱萸科、天南星科等动物。我在组内的分工主要是负责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野外记录。通过这次实习,我除了认识了更多的动物、掌握了制做动物标本的方式、了解了怎样对动物标本进行保存;并且也深深感遭到了团队的力量,在小组里各成员分工明晰,你们目标一致、互帮互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哪些是团队精神。同时,实习过程中和老师们同吃同住,一齐上山采集,也让我们愈发感深受老师们的博学和亲切,收获甚微。
动物野外实习报告篇二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了解黑石顶次生林分布情况和华东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份北回归线动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动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迸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方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朋友之间的交流,增强对动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
2.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坐落封荣昌东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产生高大乔木。
2.2实习内容
7月5日下午从广州出发,中午抵达黑石顶,白天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略的介绍。
7月6日下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率领下沿道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早晨和傍晚进行备考。
7月7日下午在老师的率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早晨和傍晚进行备考。
7月8日中午在唐老师的率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早晨和傍晚进行备考。
7月9日下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备考,晚上学习压制标本的方式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晚上攀越黑石顶,沿线观察温带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下午开总结会议。
7月11日与第二批抵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深圳。
3、实习心得与感受
此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受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栽种物的特点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同学一样认识每一养殖物,虽然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眼都是老相恋,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如今,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气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红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六神丸气味的光皮桦,长了瘤的广东荚果蕨,叶子被揉了以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侯,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根都是一个样。而在此次的观察中,我发觉每一株动物的叶子都长得这么有性格,有些味道特殊,有些叶脉独特,有些形状奇特,有些皱巴巴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根也分长条形龟裂还是块状龟裂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觉生命的奇妙。我时常震惊于动物的奇特形态和精致构造而忘掉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此次实习更重要的是迸发你们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三年之后我会忘掉这些动物的名子,并且永远不会忘掉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个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动物的次序与要点:在认种早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动物的形态特点总是不得要领。在讨教过老师和朋友以后我才晓得,在观察的时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动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之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点去观察鉴定。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备考的时侯有时侯由于标本残缺等诱因,我企图按照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些动物,认为这种特点描述更确切更权威,最后却发觉这些描述除了无趣,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辨识方式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把握了,认种都会显得轻松好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点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确切的分类鉴别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好多辨识方式是分类工作者常年实践总结而至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例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以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些技巧,但这却是野外辨识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吃大亏的,要到实践中去发觉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是由形态特点想到种名,之后再依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并且通过与身边朋友的对比,我发觉自己身陷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动物,而不是学习了动物。正确的方式应当是先按照动物的形态特点确定了所属的科,之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通常来说我们所把握的辨识方式虽然并不能一步步地把动物确定到种,而且通过对一些比较显著的形态特点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那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因为我的理论课知识把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点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即使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动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假如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式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尽管每养殖物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而且对于我这些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动物弄错。在这个时侯,比较学习常常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动物,列举易混动物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确切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大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女孩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去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备考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食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备考除了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倍感了集体的温暖。我认为,集体学习氛围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索的时间相对少了并且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朋友之间普遍缺乏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学院有着重要意义。其实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哪些学习方法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目这么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好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进而从老师身念书到了好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植物学实习报告,仍然喜欢他的直率和友善植物学实习报告,也仍然很敬佩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朋友们就会惊呼: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万般虐待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树干,他都能迅速确切地告诉你这来自哪些动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悍的搜索引擎,因而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还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当初多次讨教他动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度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初他还是研究生的时侯是怎样先从标本上认识动物,再到野外去观察动物;他如今还经常自己背一些动物的特点之类的,说虽然如今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动物,而且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之后一旦看到就可以晓得这是哪些;在黑石顶他也每晚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什么种类等等……他还年青,我恐怕不能说从他身念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而且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钦佩。还有我们又可爱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里!这段时间以来对中学生们都挺好,一起打网球一起喝水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今都没看懂就是了……希望之后会有机会视察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挺好的同学。而那种在我们去远足的早晨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上去就跟我们年龄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而且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动物分类她们没有不懂装懂,在中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但是乐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她们厚厚的电脑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哪些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种中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动物十分熟悉,每次去讨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尽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极少能获得这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此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当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晚的生活繁忙而充实,与老师朋友们面对面的交流代替了天天呆在笔记本面前的空虚无趣,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伤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怀念黑石顶的炒面,楼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广东青冈。最难得的是此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爱情,比任何一次班级派对都更为有效。非常是在最后三天的登山过程中,一路艰辛,幸好朋友们互帮互助,女孩们发挥勇士精神女孩也彰显了侠女精神,总算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下降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此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仍然是此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侯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难堪,时间急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种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造成个别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确切,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以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假如你们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无法及时观察到标本,除了学习的效率会增加,学习的热情也会遭到严打。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则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式不正确,对动物的爱惜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侯剪的都是些小树枝小茎秆,不仅看得出茎秆特点以外,其他的特点完全没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侯,我们常常连根拔起,起码也会砍下半边树枝,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枝条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动物作为标本的时侯,拿着枝剪的朋友甚至会耳朵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杀害动物。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呼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晓得我是不是过分敏感,而且我认为无论之后这种动物会不会重新长上去,我们都应当抱着爱护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动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崇敬和珍视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植物,为何不须要用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动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即将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些爱护生命的思想传播给中学生,同时教给她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技巧。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尽管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次生林分布情况和华东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份北回归线动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动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不仅开总结会的时侯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种根本没有哪些深刻体会。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动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动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惟一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时常都会提醒你们注意周围的次生林变化或介绍典型的温带冲积林,但在第三次的徒步过程中因为旅途的艰难,我们眼前只有那条崎岖的路,那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后面,所以时常能够看到凡强老师的讲解,而且前面的人恐怕就只有登山喘气的份儿了。我觉得动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十分重要的内容,由于学习生物学就应当一直注意生物与环境的互相关系——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应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份内容的缺位让我深为哀叹。其实我们鼓励中学生自己去发觉自己去体会,而且我认为老师们应当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与我们多一点引导,由于我们不仅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哪些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之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强化对环境部份的指导,让中学生更好地感受动物与环境的互相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之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法,我认为这样的方法似乎解决了此次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很可能仍然会忽视动物与环境的问题,由于在讲解的时侯动物只是作为标本置于椅子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