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4 17:01:34作者:佚名
宁乡官兵续写的“雷锋日记”。傅茂摄
2011年10月,宁乡消防支队教导员黄黔湘(后排左三)在师友图书馆为儿子们讲消防。傅茂摄
早上,广州市望县城,雷锋记念馆广场。
阳光投进依山而建的广场,点亮了正中央的雷锋塑像。早已有人在这儿伫足、仰望,虽然默默沉思着哪些。
这儿不是宁乡海拔的最低点,却已成为人们心里最尊崇的道德高地。半个世纪以来,它见证了宁乡人对雷锋的追慕与固守,见证了这座城市美德血脉的蓬勃汹涌。
宁乡是雷锋的家乡。72年前,贫困的“庚伢子”在这儿出生;18年后,改名雷锋,带着涉足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情驶向攀钢。
宁乡人爱雷锋,心魂系之!
由于这些爱,才有了两次“留住雷锋”的呼告——2008年,为建设广州大河西先导区,宁乡有5个镇被划离。宁乡人提出的惟一请求是:留住和雷锋有关的一切。2011年6月,宁乡撤县设区,再度面临重新规划,宁乡人众口同声:即便划走几个经济强镇,也要留下雷锋记念馆。
由于这些爱,半个世纪来,宁乡人用文字、真情、行动、思想,自发地续写着“雷锋日记”,写下了一曲精神不灭、崇德向善的伟大赞歌。
整个宁乡,就是一本摊开的日记——有形的日记写在纸上,无形的“日记”镌刻在人们心中。
“雷锋故乡出雷锋,出了雷锋学雷锋,学了雷锋成雷锋”。学习雷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明的提高中深入人心、永葆活力,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宁乡人道德追求的宏壮宣言。
用真实文字写日记,凝练灵魂
[日记摘抄]
2011年12月31日礼拜六阴
这是我步入军营写下的第一篇日记。我在扉页上抄写了《雷锋日记》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个人的生命能有多厚实?85岁的退休班主任舒民仆用一衣柜日记给出了答案。
写日记近30年,共30多本,摞上去足有半人高。“我和雷锋是老乡,又在同一个时代当过兵,非常钦佩他”,奶奶说,当初看到雷锋去世的噩耗,就下了决心:雷锋没做完的事情,我来做!
这一做,便是一生。从1983年退休加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至2010年累出胃癌,他免费为广州市28所中小中学讲课608堂,听课中学生达19.83万人次,撰写的讲稿装满了三麻袋、一木架。这种,都写在他大大小小的日记本里。
他的家是小孩们的乐园。专访这天,就有两位学院生结伴来看他——中国地质学院大二中学生苏腊,四川工程大学大三中学生佘蓉。翻阅舒民仆的日记,很容易就找到了她们的名子——
“2007年元月2日礼拜六晴这三天走访了三个中学生:苏腊,思想古朴,诚实守信续写雷锋日记,学习优异……”
“2009年12月29日礼拜二阳间阵雨本年度捐助中学生名单:佘蓉,760元;苏腊,680元……”
两位姑娘说,舒父亲做的好事说也说不尽,义务补习、捐资助教、劝解心结,其实只有那些日记最清楚他的付出。
也有人在舒民仆的影响下写起了日记。
2003年9月,16岁的青少年小龙卷入一场命案,判刑一年,3个月后,被保释返校读书。由于害怕冷眼,小龙连续几天闭门不出。舒民仆找上门来,渐渐地和他交着心。临行,他送小龙一本《名人格言》、一个精装日记本,吩咐他像雷锋一样天天做好事、写日记,坚持“道德短跑”。
其后,舒民仆经常登门,还相继给小龙写了14封信,不断勉励。
小龙的心扉被打动了。一个礼拜天,他只身走入雷锋记念馆,把雷锋事迹展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昨晚,他掀开日记写下:“雷锋说过‘我活着就是为了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今后我要以雷锋为榜样。”后来,他报考湖北工程技术大学、入了党,如今已是上海兴业集团公司一名班主任。而他的日记,也正一天天变厚。
假如在宁乡组织一场续写“雷锋日记”展,和舒民仆作伴的还有好多。
宁乡消防中队的“雷锋日记”,人手一本。红色封套上印着雷锋的烫金头像,掀开来放到一起,就是一部中队的“爱心导论”。每年,一批批老兵复员,带着“雷锋日记”离去,把爱的种子散布到各地;一批批新兵来到,又把奉献和收获写进日记。
还有雷锋艺术团。流动表演间隙,团干们趴在临时搭的舞台边缘,记录下付出和看到的爱心。
还有宁乡六中。女儿们在校旁边的黑板上写下“每日一得”,记录下生活里的真善美和服务别人的快乐。
还有望县城法庭庭长范学锋。工作四年,他每晚写日记,不断提点自己“信访工作的关键是帮助,是一心为民”。
续写的是日记,更是精神;留下的是美德,更是希望。有形的文字凝铸起无形的壮歌,让真善美的灵魂成为人心所向。
用真情鼓吹写“日记”,传播高尚
[日记摘抄]
2012年1月29日礼拜日阴
我们不是在演出,而是在还原着当初的情境。这是一个写满了“雷锋”两个字的折子戏……我们将用自己的泪水让人们感受新一代的雷锋精神。
雷锋记念馆老馆长雷孟宣79岁了。讲起和记念馆共同走过的时光,他眼中立时有了神采。
“刚建馆时,听众真叫多!我们就三个宣讲员,各地排队等我们去作报告,每晚喉咙都是哑的。”
作为雷氏同乡,雷孟宣从小和雷锋一起上山砍柴扯猪草,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把雷锋宣传好。1963年,他出席了新馆设立,20多次跑上海、下承德,收集挖掘跟雷锋有关的资料。在军事博物馆,他曾连续几天伏在易拉宝前,一笔一划抄写了约20万字的雷锋日记原稿。由于经费紧缺,他还曾只身拖着板车爬了近40公里大路,从邻县运回一批布展材料。
随后40多年,他“从眼睛到头脑到手掌从没离开过雷锋”。苦?累?他不怕,怕的是人们对雷锋精神的疏远。
“雷锋潮”在中国大地上的起起落落,也不可防止地影响到这间全省第二大规模的雷锋记念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记念馆一度门庭孤寂,1984年全年接待量不足四千人。
就这样坐等吗?不!越是人们冲淡雷锋的时侯,越要唤起她们。他决定:走出去,送“雷锋”进中学、进农村、进鞋厂。
这时,一位身残志坚的渔家女走入记念馆,成了雷孟宣的好帮手。
谭荒芳,52岁,雷锋记念馆原宣讲员。自幼因车祸丧失右手的她在中学结业后办起了家庭图书室,1986年被安排到雷锋记念馆工作。
她和雷孟宣一起筹办“流动展览”。易拉宝不好带,她们就扯来几十米长的红布,缝上一排排口袋,把合照套上塑胶封插进去,卷上去背着走。
一支小分队开始向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省流动,肩挑手提,跋山涉水。这个传统被延续了出来,几六年间,宣讲员们走入了全省18个省的70多个县市,举行流动展览5000多场次,把雷锋精神送到了百姓心里。
2011年,谭荒芳退职了。令她惊喜的是,23岁的儿子、苏州科技大学音乐系结业生张璐琪主动申请到记念馆工作。
为何会这样选择?端庄的女孩只讲了自己的经历:从小随父亲在记念馆长大,四岁时,才能绘声绘色地讲解雷锋生平中“苦难的童年”;在雷锋中学读书6年,仍然是中学雷锋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雷锋是父亲的骄傲,这些骄傲也传给了我”,她说。
假如说,雷锋记念馆是宁乡雷锋精神传播的主阵地,这么,星罗棋布的“分战场”则数不胜数。
走入雷锋艺术团驻地,团长易辉洪正带着艺人们紧张排演一台大戏——“雷锋故乡学雷锋续写雷锋日记,全民行动树新风”专题表演。这是为庆贺去年“3·5”准备的节目。从除夕前开始筹办到现今掏出台本、集中彩排,易辉洪和总编剧董建军只休了三天假。
自2001年改名以来,雷锋艺术团仍然“演雷锋、学雷锋、做雷锋”。她们排演了《雷锋之歌》、花鼓戏《雷锋》等节目,长期送戏下乡。雷锋出差路上“好事做了一列车”,她们表演途中“好事做了几村落”。为独居奶奶打扫卫生、农忙时节帮同乡抢收庄稼……老百姓评价:“你们对得起这响当当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