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5 17:16:42作者:佚名
成语数来宝, 成语典故, 不三不四, 易经, 三才
“不三不四”像什么样呢? ()
“不三不四”像什么样呢?人说“不三不四”意味着不像样、不正派的意思带三四的成语,“没三没四”也是一样的意思。为什么拿“三”和“四”这两个数字来作比喻呢?我们先从汉字的构成本意,来追根究底。
说“三”
《说文解字》解释“三”:“天、地、人之道”。天地人“三才”之道的说法来自易经,《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也就是说“三”涵盖了天、地、人之道。
“三”,衍生出“多、丰富”的含意,也代表天地人间极致的意思,例如“三生有幸”表示幸运之极。再看汉字的构成表现,同样的三字相叠造成一字,成了“众多”的化身,如“鑫”(音同“心”)表示兴盛、金多财多;“森”以三木表示木多、树木浓密的样子;“淼”(音同“秒”)是水多,水流广大无边际的样子;“焱”就是烈焰、火花;“矗”就是直立高耸的意思,例如崇山矗矗。
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三”的意象的词语很多,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三顾茅庐,周处除三害,桃园三结义等等,表现了中华文化丰厚的文化内涵。
成语数来宝, 成语典故, 不三不四, 易经, 三才
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公有领域)
说“四”
《说文解字》解释“四”:“象四分之形”。“囗”表四方,内中有“八”,象四分之形。那么带三四的成语,四方之内四分之形代表什么意义?看《易经.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说从高层次看“四”表示天地阴阳变化组合成的四象,从而衍生种种现象。[1] 西汉史书《古三坟》说:“四象变而成万物”。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四”用在许多词语中,表现了天地四方种种现象,例如:四季、四方、四海、四君子、名扬四海、大丈夫志在四方、没肉也有四两豆腐[2] ……,“四”无所不在、无所不通。
再说人生,人生的黄金时期在于“四”。《礼记·曲礼上》说人生“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所以说人生迈入“四十”这一程是最好的时期,方方面面都成熟了,种种能力发展到最强盛的时期,可以入仕途发挥抱负、贡献专长。人生“四十”最强、最美。
后来中国人对“四”不怀好感,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喜事不喜“四”,送礼不用含有“四”的东西,礼金的数字不要带有“四”,这里面有与“死”谐音的思考,这是以偏概全,过度忌讳谐音的自我束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