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1 20:09:00作者:佚名
在中国古代,挥洒笔墨从军服役的英雄不在少数。 每个人都会记住这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投笔从军是什么意思? 抛笔参军的主角是谁?
投笔入军是什么意思?
解释:投掷,投掷,丢弃; 跟随,从事; 投笔从军,比喻弃文从军,为国立功。
丢笔从军的主角是谁?
先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出处:出自《后汉书·班超列传》
原来的:
《班超列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标之幼子。志存高远,不拘小节。但孝顺恭顺,勤于家务。 , 且不耻劳役凌辱, 有口辩, 涉书传。家境贫寒,常做下人养书。为了赢得侯爵的称号而在外国做出贡献。 安能能成为一个长期的作家吗? 左右皆笑。 晁曰:‘君知壮士之志!’”
翻译:
班超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字仲升,扶风县平陵县人,徐县知县班彪的幼子。 他胸怀大志,不拘小节,但内心尊敬父母,做事谨慎。 他经常在家里做艰苦粗暴的工作,他并不认为做艰苦卑微的事情是可耻的。 班超能言善辩,博览群书。 (汉明帝) 永平五年,班超的兄长班固被朝廷征召为学堂书记,便与母亲跟随兄长来到洛阳。 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受雇于官府抄书谋生。 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辛苦。 他一度停止工作,把笔扔在一旁,感叹道:“作为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谋略和才干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但出国立功,总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的榜样,做了侯爵,怎么总抄写呢? 怎么回事?”周围的同僚听了都笑他。
此后不久,他跟随窦宪将军攻打匈奴,奉命前往西域。 经过30多年的努力,西域50多个国家被东汉政权控制。 永元七年(95年),班超64岁时,汉和帝封他为定远侯,实现了他少年时代执笔立功报国的志向。
后人用“投笔从军”来形容文人从军和弃文从军。 投:扔掉。 指弃文武,投身沙场,为国立功,一展抱负。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投票参军的主角是东汉时期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
有一段关于主人公班超的介绍:
班超(32-102),字仲升。 扶风县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小儿子,兄长班固、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班超为人胸怀大志,不拘小节,内心却孝顺恭敬,考究道理。 他口齿伶俐,阅读能力强。 不愿为官抄文书,执笔参军,跟随窦固攻打北匈奴,奉命出征西域。 31年收复西域50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立下汗马功劳。 以官为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