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7 15:51:02作者:佚名
也就是说,这些家人费尽心思、斥巨资送出国的孩子,并未在国外扎根,而是转身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落脚点。
然而,现实却是,比起几年前炙手可热的海外学历,如今的海归,已不再是企业哄抢的人群。留学生对薪资的期待和国内目前的就业情况,逐渐出现了偏差。
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期望来看,海归群体对自己的薪资期望往往高于其他求职者,但从现实到手的钞票来看,有大于一半的海归对自己的薪资不太满意。
随着留学人口的增加,相应的红利越来越少,留学,也开始「内卷」:
名校录取要求花里胡哨,
标化成绩分数年年升高,
如果孩子在读国际学校,
成绩活动竞赛一个不少。
毕竟物以稀为贵,如果孩子出国不能上个排名「拿得出手」的大学,回国后还会被HR误以为是野鸡大学,这当中的痛,只有娃自己知道。
如今,带着“学习不好,让孩子出国留学镀金回来好找工作”的想法,已经不适用。
很多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疫情的催化下,有不少家庭选择了取消或者推迟留学计划。
出国留学,归国就业,两头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也不一定非要出国,如果能够上个985、211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实,被吹上风口的留学,早就应该开始降温了。
02.
理性看待留学,不神话、不污化
从国际视野切入,经济高速增长、全球开放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的何帆教授,曾就疫情下的留学给予了他的观察。
在他看来,全球化并非一定是越来越开放,而是开放到一定程度,就会收缩;收缩到一定程度,又会开放。
在疫情的笼罩中,各国一度疯狂收缩,随着疫苗的普及和人为的控制,才开始慢慢摸索和讨论开放的可能性。
但这对留学的改变是巨大的。何帆认为,留学是扩展世界观的必须,但溢价已经基本没有了。
何帆
拿2019年70万出国留学人群为例英国留学一年后悔死了,在这当中,有多少人是去了货真价实的全球大学,学习先进技术、拓展人生视野,又有多少是高考根本不过关,家里砸钱送出国镀金,在国外过着纸迷金醉的「留学生」生活?
而且,留学生这个身份到底是负债还是财富,还真不好说。
如果单纯计算投资回报率ROI,排名不错的美国公立大学,学费已经涨到3-4万美金,而私立大学价格则高达6-7万美金左右,也就是说,不算生活费,4年80-200万RMB的学费就扔出去了,加上住宿吃穿交通费,最少也100万打底,高则不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