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4 10:00:17作者:佚名
湖北日报讯 背倚巍巍武当,坐拥迢迢汉水,灵山秀水之间,坐落着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高等学府。
这所年轻的高校,已经走过四十载春秋。四十年风雨浸润流金岁月,镌刻下深深步履;四十年峥嵘穿透时光壁垒,抒写出精彩华章。今天,她正以朝气蓬勃的活力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向人们展示着崭新的姿态——她,就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创建于1972年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前身为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人大学。198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湖北省双重领导,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奠基人之一孟少农院士担任首任院长;1994年,学校划归机械工业部管理;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领导为主,但人、财、物仍由东风汽车公司管理;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院办学经费采取中央财政、湖北省财政和东风汽车公司“三家抬”的方案,学校由此进入了“政企共建”的发展时期;2006年12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东风汽车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学校移交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学校的发展完全纳入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四十年开拓创新、薪火相传,几代汽院人励精图治、拼搏进取,收获了今天的光荣与梦想;四十年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里成为鄂西北的一片沃土、“汽车工程师的摇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几代人在办学实践中弦歌不辍,谱写了一曲创业、发展、奋进的雄浑乐章。
质量立校筑根基 特色兴校育英才
四十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始终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并形成“植根汽车产业,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执着为汽车产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坚持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34本特色教材编写建设项目(其中10部已经出版);学校建设了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师学院,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1983年,学校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开展本科教改试验;1987年起,学校作为全国首批28所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院校,开展了“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改试验,创立了“3+2”、“4+1”、“3.5+0.5”的人才培养模式;1997年,学校的“产学合作、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课题经教育部批准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项目,并得到高度评价。
2001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评价如何 那个专业最好,教育部确定学校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基地。“十五”期间,学校进一步探索具有汽院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形成了内外结合、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特色明显的实践教学体系。“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了中国高等教育“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现机制的研究”。如今,学校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3个专业进入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3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同时,学校大力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搭建满足现代工程师培养的“二、三、一”工程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学校与东风汽车公司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0个。
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汽院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汽院学子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成就自我,为校、为国增光。2007年以来,汽院学子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20项,获奖学生人数超过2100人。在“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中,汽院学子连续六届荣获多个一等奖,被誉为是一支“梦之队”;2010年,在全国大学生首届铸造工业设计大赛中,汽院成为本科组三个一等奖得主之一;同期举办的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上,学校叶盎同学力克群雄,一举获得惟一的一个全国高校评委团“特别推荐奖”,评委团高度评价其设计“是对交通方式的新定义”;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上汽院学生不畏强手,一举摘得7项单项奖和全国总冠军,并将代表中国赴德国参加2013年的国际比赛。
鲜明的办学特色让汽院毕业生在汽车行业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四十年来,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走出的学子3万余人,其中50%以上在汽车行业。人们形象地称:“有路就有东风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评价如何 那个专业最好,有车就有汽院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评价说,汽院毕业生在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一支企业家群体,国内各大型汽车企业到处都留下了学校校友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的足迹;“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优势让汽院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位居湖北高校前列,连续三年协议就业率和总就业率名列全省第一。
在本科人才培养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院作为“五校一厂”(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成员之一共同承担了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七五”期间的重大课题“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多样化的研究”的子课题“机电类高级工程师培养途径多样化的研究”项目,获得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为我国正式实施工程硕士教育提供了实践经验。
学科建设花绽放 科研硕果香满园
长期以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优化学科布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学科为龙头、校级重点学科为骨干、一般学科为主体的三级学科建设模式。2004年以来学校启动了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2006年车辆工程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重新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申请硕士点授权单位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式获得硕士点授权单位建设立项。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建成了一批包括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教学科研平台,汇聚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学校现有“车辆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2个“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新型ISG混合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研究”、“车用自组织网络”、“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初步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学术梯队。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获得了重大突破,2009年,学校“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冲压成形技术及模具装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立项评审。校企联合申报的“湖北省冲压成形技术及模具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氮气弹簧及汽车传动件研究中心”获科技厅批准。
现代大学的三个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工程一线、面向基层的“三面向”原则,将科学研究和服务企业、行业与社会的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九五”、“十五”期间,学校共承担东风公司科技攻关项目27项,获22项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大大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研项目由124项增加到313项,其中,纵向课题由103项增加到211项,经费年均增加32%;新增高层次纵向课题数量稳步增加,形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社科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市科技计划项目、市软科学项目等多层次的项目格局。
学校作为主研单位参与了东风公司承接的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城市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材料工程系李志强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863重点攻关集成项目“轿车铝散热器铝用高频焊薄壁管材性能及其制造技术的研究”,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第5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据统计,仅薄壁高频焊管材一项,每年在材料上国产汽车就可节省资金达数十亿元以上;陈宇峰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面向汽车安全的车辆网络体系结构与组网技术研究”正在进行研究成果的生产转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新时期,学校确立了“依托一个引擎 ,坚持两轮驱动,实现三元催化”新的发展思路,不仅服务汽车行业,而且还将服务十堰市区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学校积极与十堰高新技术开发区、郧县人民政府等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先后与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兴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同时派遣科研骨干教师赴企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攻关。曾大新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型内孕育块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新型型内孕育块的开发”课题,获得十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科教兴鄂先进单位”。
科学发展作统领 德育工作谱新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两访两创”活动,学校党委把党的思想建设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结合,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的办学观,全面审视和把握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和自身优势,提出实施固本强基计划、学科汇聚计划、品牌提升计划、人才汇聚计划、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资源优化计划、管理创新计划、和谐汽院计划及科技学院事业健康发展计划的“8+1行动计划”。
学校党委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高质量完成政治理论课“98’方案”向“05’方案”的过渡。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优势,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和措施,学生资助工作多年获得省级荣誉。
学校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06年实行社会实践立项制以来,学校每年组织几十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全国各地开展活动。校团委连续7年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近5年来涌现出22个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35名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武当国际武术节、武当大兴六百年、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赛事的承办工作中,3000多名志愿者圆满完成了志愿服务。
学校从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氛围营造和制度设计等多方面推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努力塑造以高尚师德为核心、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罗时军、湖北省优秀教师曾大新、湖北省师德标兵陈宇峰老师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先进教师典型。
学校从建设平安校园入手,营造平安的办学环境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和完善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校园预警体系,统筹考虑学校的环境建设,实现校园生态环境与人的和谐。2009年,学校被授予“2006-2008年度省级平安校园”。2010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并多次荣获十堰市精神文明单位称号。2012年,在全省高校“两访两创”活动专题表彰中获评“‘两访两创’工作先进高校”。
回首往昔,成就属于过去。展望未来,开拓是永恒的主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从四十年的风雨历程中走来,从几代创业者的豪迈歌声中走来,正阔步走向多彩绚丽的明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更加坚实的步伐,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