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1-12-15 06:05:26作者:admin2
案例: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时,我在新授结束后,出示了几道练习,其中一题为:多减了()
空:27.45-20.7=27.45-20+()
很显然,这题是我故意笔误。但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大部分学生都是如下答案:
多减了(0.7)
27.45-20.7=27.45-20+(0.7)
课后,问了几个同学:你认为自己的答案正确吗?回答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
(1) 正确的,是多减了0.7,应加上0.7,多减了应加上。
(2) 开始审题时,觉得这题老师出错了,但没有人提出,所以认为自己原来的想法错了,也就这样填了。
反思:传统式的教学,无形中常置学生于一种被动的顺从地位,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依赖消极惰性心理,形成不敢提出异议、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就是一种批判精神,学生的提问质疑不仅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那影响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因素有那些:
第一,文化传统的影响.主要是个人主义文化,中国自古就有“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说法,所以对学生来说,小组活动是困难的,更谈不上互相批评指正了.
第二,教育现实的产物.传统的教育是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基本目标,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程度,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也就是说传统的教育是单纯的继承性教育,这种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追求符号语言的简洁明确、逻辑的严密性。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很好的载体,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载体,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 、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榜样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传”,这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上也如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总是很自然地模仿教师。如果教师的教学思维也是盲从、依赖性的,那很难指望学生会有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做表率:首先是不迷信课本,不照本宣科。其次要勇于自我批评。教学中难免要出点差错,但只要谦虚地接受同学们的批评,完全无损于教师的形象,反而使学生更佩服、更尊敬。
二、 加强双基教学,突出思维训练,树立学生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上,方能进行。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想要提出批评、发表见解岂不成为空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采用灵活的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双基教学。学生有了扎实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那么当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学习任务发生矛盾时就有信心进行思考,进行评析,而不会轻易地相信别人,服从别人。
三 、引导学生对思维的自我认识,加强对思维的自我监控
对思维的自我认识就是要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正在思维什么,自己又是怎样思维的,监控自己的思维,就能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加以考虑、提出自己的看法。具体可以通过松、激、设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松就是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就是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设就是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应该指出: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应努力促使学生向创造性思维发展。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这里提到的批判性思维正是创新的基础,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所说:“为了培养创造力,学生应该学得‘叛逆’些。感到不对的就要‘反抗’,这是为了进步的‘良性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