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在古代考中状元刚开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在古代考中状元刚开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更新时间:2022-07-23 17:40:39作者:admin2

古人云,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四大幸事,而中状元则是金榜上的最好名次,是每个有志青年梦寐以求的事。

那么,考上状元之后,到底能被朝廷授予什么官职?

首先我们来说说状元之称的来历,状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知道,元是第一的意思。

元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它的古字形很像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本义指的是人头。

而人头又在人体最高处,处于最重要位置,因此又引申表示首要、第一;比如元旦、元首、元帅。

因此,人们又在考试中取得的最佳名次中加一个元字。

比如,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多少状元?状元是科举制的产物,始于隋唐,终于清末。

一般来说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只能产生一名状元,一名榜眼(第二名),一名探花(第三名)。

理论上说,所有参加殿试通过的,都叫进士;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都被称为“天子门生”。

但是同是进士,称呼有所不同。

殿试分为三甲,考中前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称为一甲,学历为“及第进士”。

考试成绩名列二流的进士,称二甲进士,资历为“进士出身”。

考试名次位列最末的进士,称为“三甲”进士,可以获得“同进士出身”的学历。

在中国古代,没有技术学校,也没有什么大生意可做,科考是男人们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而且古代是官本位,只有当官才能得到不菲的收入,只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

而绝大多数人不能世袭,只有通过科考才能当官,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因此,无数男儿哪怕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经历十年寒窗,也要考取功名。

尽管如此,还有很多男人不能如愿,苦读几十年,甚至到两鬓斑白,也没能金榜题名,始终名落孙山、抱憾终身。

因为古代的科考实在是太难了,录取率低得难以想象,现在的高考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1978年高考的录取率,在6%;而明代进士录取率只有4%,而且是三年考试一次,其实只有1.3%。

而且现在高考只要模拟考试和考试,过两关就可以了。

古代的科考要过六关,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但是在乡试之前还有三级,即县试、府试和院试。

这些相当于地方级别的基础教育选拔考试,从乡试开始才算真正进入国家级的科举考试。

乡试,顾名思义是在地方进行,大多在省城,也是每三年一次,而且是秋季进行,所以也称“秋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已经获得了出仕的资格,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官场;所以范进中举之后被人恭敬地称为“举人老爷”。

不过举人也不能一下子就当官,需要等待机会,即我们现在说的候补。

短的等个一年半载,长的会等三年五年,运气不好的等待时间会更长。

即使补上了品级也不高,大多是八九品,在县里当教谕(教委主任),大多数人能熬到七品,只有个别运气好的能到六品、五品。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明朝的清官、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举人海瑞,做到了正二品的右都御史,死后还被追谥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

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举人洪汝奎,因为傍上了曾国藩,官至两淮盐运使。

中举之后如果想早点当官,当大官,就要继续努力,通过会试。

会试也是三年一次,时间是在乡试的次年春季,所以也称“春闱”。

被录取的考生统称“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也叫“御试”,即由当朝最高统治者亲自主持的考核选拔,之所以叫殿试,是因为考试地点就在皇宫大殿。

只有参加殿试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通过殿试场选拔就成为进士,全都具备当官资格。

进士按照成绩,分一、二、三榜,一榜三人,即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是由皇帝御笔钦定。

进士出仕的起点就是县长一级的,七品官,有的当知县,有的到中央直属机关六部工作,担任主事、御史,算是修成正果,让人羡慕不已。

但是只有进士中成绩较差的,才能当官,但是前景不广阔,大多只最能当个知府什么的;而成绩好的进士,如一榜和二、三榜的“优等生”则另有任用,前途无量,官能达到宰相。

一般来说,这些进士会被留在翰林院,授予“庶吉士”身份。

不过庶吉士可不是官职,只是个身份,或者说获得了三年后参加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朝考的资格。

朝考落榜后,也不必叹气,被淘汰后可以直接去当官。

而朝考靠过关的,也不等于达到终点,距离胜利还有一关散馆考试。

不过朝考过关后,就得到了翰林庶吉士身份,等于拿到了进入最高统治阶层的入场券,可以参加散馆考试。

这是人生最后一考,是向人生巅峰的最后冲刺。

这一次考试胜出,就达到了光辉顶点,进入国家上层。

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在1840年(道光二十年),散馆考试中,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经过奋斗成为礼部侍郎。

翰林院是国家人才储备库,类似皇帝智囊团,负责为皇帝拟定诏书,参与国家决策。

明朝中期之后,非翰林不入内阁,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入阁者一百七十余人,十之八九出自翰林院,明朝名相杨士奇、徐阶、张居正都是从进士、庶吉士一路走过,再经过翰林院出人头地的。

通过进士出人头地的过程,不难看出成功之路有多么艰难。

而成为状元,则是进士中的幸运儿。

在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古代知识精英群体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据考证,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诞生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截止,1283年间,一共进行了745次科考,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昙花一现政权选考的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成为状元之后,根本不用参加朝考和散馆考试,直接就可以当官,分配到翰林院工作。

考取状元之后直接被授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官职。

不过状元成为六品官,不用到地方上当官,而是

直接到翰林院上班,成为翰林修撰。

而榜眼和探花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入馆。

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

而非前三名的进士,如李鸿章,则要再奋战三年,获得庶吉士资格,通过散馆考试到翰林院上班,担任翰林院编修。

虽然说状元、榜眼和探花有时候也参加深造学习,但是他们不必参加朝考,或者说之后的学习成绩如何,不影响他们仕途。

在翰林院工作的人,即使不能像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那样成为国家重臣,但也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比如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具体职责,就是参与史书的编纂,即大家所说的“史官”。

他们有的编纂当朝史,有的则是编纂前朝历史。

比如配享太庙的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也是进士中的庶吉士,参与了明史的编写,当了16年的翰林院修撰。

由此可见,能获得编写历史这份殊荣的人寥寥无几,对整个家族来说,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家谱、刻上墓碑,永垂不朽。

那些曾经做过史官的,临死之前也不忘交代后人,将这段特殊的履历刻在墓碑上。

总而言之,能在众多进士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跟现在的高考状元有得一比,确实是学子中的佼佼者,人生的最大赢家。

不过也许是考试太顺利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状元成为名人的不多,七百多位状元,政治上有建树,能青史留名的少之又少。

整个唐朝,除了武状元郭子仪,文科状元只有一个王维当过宰相,比较有名。

宋朝有名气的状元政治家也不多,似乎只有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能青史留名。

明朝出了90个状元,其中政坛较有名气的,也只有一个申时行,而且还是在进士出身的张居正栽培下,当过内阁首辅。

整个清朝,政坛上有名的状元也很难找到,也只有翰林院修撰张謇小有名气,做过江苏两淮盐总理,但表现平庸。

如果他不是在民国时期反对过袁世凯跟日本人签订的21条和主张实业救国,张謇这个状元在历史上也默默无闻。

而历史上进士出身政坛明星则不胜枚举,让状元们相形见绌。

真是应了那句话,越经历坎坷,越能磨炼人;人生太顺利的话,很难成大器。

即便如此,能成为状元郎的也都是人尖,足以让我等平头百姓羡煞。

状元是鼎甲之首,又称某科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明清时代,对一甲的三名进士授官,有特别的优待。

(请注意,只有一甲三名进士才可称“进士及第”,二甲则只能称“进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称“同进士出身”了。在名义上的差别非常大)

一般来说,二甲、三甲进士在殿试结束唱名放榜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被选为庶吉士,到翰林院读书,散馆之后会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数进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门去实习,称为“观政进士”。实习结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职(主要是担任主事,称为“部属”),或到地方上任知县、府州佐贰等官。

总的来说,对进士来说,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贵”之称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属及州县地方官则是“俗流”。

能够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试成绩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进士需要通过再次考试才能获得进入翰林院做词臣和史官的资格,唯独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放榜,就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修撰和编修能够参与国家的修史活动,故又称“史官”,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墓碑的,一些做过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志铭书衔时,要特别注明,他修过史,做过翰林官!

(古代人做了状元,不单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乡、一县、一府,甚至是一省之荣!)

一步踏入翰林院,为状元们未来仕途的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级,品级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级。比如修撰的品级并不高,只是从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进士们,开张也是正七品(知县),看起来只比修撰低一级。然而这一级便是天壤之别。由于明代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入阁做相几乎为翰林官员所垄断,状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决定了他们能以很短的时间擢升到侍郎一级,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会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锻炼的机会多了,比如张之洞和他堂兄张之万,一个是探花,一个是状元,都做过翰林,后来都成为地方督抚大员),而知县在地方上升迁就比较慢,两者的差距渐渐拉大。

如果运气好的话,状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书)或卿贰(侍郎),甚至入阁辅政做相。这在循例迁转的古代官僚体制下,是非常快的了。

可惜啦,现在没科举考试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

为您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费用大概多少钱

考试,三才也为大家准备了这些资料,可能有人还在问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名费用是多少,来下面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吧! 据“2017年上海市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鉴定公告”可

2021-04-16 07:41

人力资源师可以自己个人报名吗

1、不能自己报名,只能通过培训机构报名参加考试。 2、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程序填写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鉴定报名表》 提供以下资历证明: 1)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

2021-04-16 07:33

人力资源资格证怎么报考

现在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培训,然后参加培训,培训结业后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 考试程序 1、在各省和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代理机构报名 2、由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

2021-04-16 07:19

人力资源管理3级考试时间多少分钟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专业能力考核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人力资源管理师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上半年,5月的第三个周末(一般是周日),下半年,11月的

2021-04-16 03:10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科目

一、职业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

2021-04-16 03:10

人力资源师如何报考!今年什么时候考试?

试时间:2013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5月19日、11月17日。报考方法:在报名时间期限内登录当地报名官网进行报名或者到当地报名点现场报名。考试内容:3、4级考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二

2021-04-15 21:5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