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10-13 14:14:01作者:佚名
十三行作为清王朝曾经唯一的外贸场所,在十七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中叶,有过一段长达一百多年的辉煌历史,而后在动荡的历史中又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沉寂。
在改革开放后,得益于广州发达的服装制造和商贸业,十三行重新焕发生机,在九十年代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从一开始的豆栏街、故衣街,到后来的新中国大厦、红遍天服装交易中心,十三行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
之后受到电商冲击、经济下行等影响,传统的十三行街道商户逐渐边缘化、甚至消失。作为十三行龙头的新中国大厦,也因转型困难,举步维艰。
十三行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广州传统商贸业兴衰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州制造业和商贸业在全国一骑绝尘。那时广州商品畅销全国,广州的服装批发业更是成为广州的代表性和支柱性产业。
十三行,作为广州极具符号性和代表性的商贸场所,也因服装批发业的兴盛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还没有新中国大厦、红遍天等几十层高的服装大楼。但是豆栏街、故衣街、和平东路以及十三行路的大街小巷里,每天清晨都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服装采购商如潮水般涌来,午后又如退潮般散去。
街道上,到处是搬货工拉着、扛着大包的服装穿梭的忙碌身影。
(昔日的十三行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
刘先生在豆栏街经营服装批发生意已经20多年,他向我们回忆起了刚来到十三行时的情况。
“那时候,就算是一件普通的衬衣也有上万的订单量,每天都要打包四五十袋。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里拿货,俄罗斯的、中东的、日本的都有。也不用管语言通不通,手脚比划比划,货单一签,交易就完成了。”
(昔日的豆栏街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在这样的美好光景之下,东方红、新东方、光扬等一座座服装城相继落户十三行。到了1998年,新中国大厦建成,尽管只有4层被用作服装批发,仍产生了巨大的商业效应。前来采购的人络绎不绝,也进一步带动了附近街道的发展。
可以认为,整个九十年代,就是十三行由小变大、由许多零散商户聚合为专业批发市场的扩张的过程。
十三行的繁荣,不仅仅吸引了大量广东人来这里租档口做生意,许多广西人、湖南人也纷纷来到十三行“淘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因为要接触大量外商,许多四五十岁的档口老板都会讲英文。虽然谈不上流利,但足以应付老外讨价还价。
2005年,从湖南下广州的黎先生来到十三行的故衣街,开了一家服装批发店。他原以为美好日子很快就会来临。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赶上的却是一趟没有返程的“末班车”。
“前两年还是能做起来的,后来生意就一年不如一年了。”黎先生说。
2005年,淘宝的交易额达到了80亿元,先后超越了EBAY、日本雅虎和沃尔玛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也预示着服装行业将从传统的“工厂—批发市场—服装店—消费者”的形式向“工厂—专卖店或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转变的趋势。
人们的购物习惯开始改变,再加上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国众多服装实体店纷纷陷入了倒闭浪潮,服装出口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前来十三行采购的人越来越少,曾经的“黄金时代”似乎已一去不复返。
“我也没有想到(经济)一下子就不行了。现在能坚持一天是一天,等哪天做不下去了就准备退休了。”黎先生无奈地说。
如今的豆栏街、故衣街已不复当年“万人空巷”的盛况。许多在十三行的黄金时代赚到第一桶金的人,也遭遇了十三行的衰落带给他们的沉痛打击。
(如今的街道人烟稀少十三行新中国大厦,十分冷清)
(十三行生意惨淡的服装店丨滑动查看图片)“都亏钱了十三行新中国大厦,原来的很多商户都关门了。现在的人都去新中国大厦了,那里的衣服款式新,年轻人喜欢。我们的货都只能做中老年人生意了。”
(新中国大厦与红遍天服装交易中心)尽管新中国大厦早在1998年就已经完工,但因为经济纠纷不断,直到2010年左右,才逐渐发展成了十三行的龙头。
如今的它已是20层高的服装大楼,与红遍天服装交易中心、诚大时装广场共同组成了新的十三行服装批发商圈。这三个大型服装城,汇聚了近10000家主打品牌、淘宝爆款为主的商家。
而故衣街、豆栏街、和平东路等传统十三行街区的商家则逐渐被边缘化。昔日的服装城多已倒闭变成了物流仓库。还在苟延残喘的门店也面临着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的窘况。
繁华之后是落寞,十三行进入了一个由大变小的收缩过程。
(曾经的服装城,如今的物流仓库丨滑动查看图片)
如果只看新中国大厦的话,似乎很难感觉到十三行在衰落:每天进出新中国大厦的人流仍数以万计,上千吨的货物被打包运往全国各地。
(新中国大厦外的搬货工人、采购商与中铁物流丨滑动查看图片)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新中国大厦就如一座围城,外面的商家都迫切地想进去分得一杯羹,里面的商家却有苦难言。
(新中国大厦内刚刚入驻的商家正在丈量店面尺寸)“人流量是很多,但生意做不起来了。”
一路猛涨的房价使得实体商铺的租金连年飙升。许多商家坦言,自己辛苦一个月赚取的收入都不够交店铺的租金,每天都在亏损状态。2015年,新中国大厦里不足2平米的商铺涨到了17万/月的天价,引发了商户大规模的罢工和抗议。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当谈到为何不转型做网店时,一个批发商笑了,“曾经淘宝卖家都要来这里拿货,现在做淘宝的也不景气了。而且淘宝的那点成交量,对于我们做批发的根本不算什么。”
随着阿里巴巴和淘工厂向批发行业的进一步渗透,厂商都选择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构建自己的销售渠道,留给实体批发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再加上服装市场供大于求、人们消费意愿降低、国内其他服装批发市场的分流、服装款式更新周期加快、同质化严重等众多因素,都让这些看似光鲜的新中国大厦商户们举步维艰。
(新中国大厦内的商家)
(红遍天负一层如今已有不少商户出走)
十三行里,每天都有店关门,也每天都有新店开张。离开的人带着失落,新来的人仍然满含希望。
他们不是不知道,有些趋势无法逆转,但总是期待还有余光可以照亮当下的生活。
也许有一天,十三行所代表的传统服装商贸业会消失,组成十三行的物理建筑会消失,但十三行的名字不会消失。它穿越历史,历经沧桑,早已成为广州这座商贸之都的一个符号,一枚徽章。
互动时间
网购的出现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本期撰文
JASON传统服装批发业的转型,哪只是开个网店那么简单?
/r/ (二维码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