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11-14 09:41:36作者:佚名
德国总参谋部是德国军队中对战争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高级军事机构,由原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发展而来,是现当代绝大多数军队总参谋部的样板。总参谋部的崛起和发展是德军与其对手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德军两个多世纪来最令人生畏的部分,也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参谋机构之一。一批优秀的军事先哲为建立和完善总参谋部奉献了自身的力量。
德军总参谋部(沙恩时代)
奠基人: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
格尔哈德·约翰·达维德·冯·沙恩霍斯特,(1755年11月12日~1813年6月28日),普鲁士将军、伯爵和军事改革家。是普鲁士总参谋部的奠基人。沙恩霍斯特生于德意志汉诺威的博德瑙的一个农民家庭。1777年从桑堡-利珀军校毕业后在汉诺威军队服役,1786年起在军校教授炮兵学。他1793年任炮兵连长,赴比利时参与镇压法国革命。1801年柏林军事学院,45岁的沙恩霍斯特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写了封求职信,获得批准后加入普鲁士陆军。
格尔哈德·约翰·达维德·冯·沙恩霍斯特
二战时德军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巡
奥古斯特·奈哈特·冯·格奈森瑙(1760年10月27日~1831年8月23日),出生在托尔高附近一个奥地利军官家庭,毕业于爱尔福特大学。普鲁士陆军元帅。是德国解放战争中的杰出人物,1813年到1815年间担任布吕歇尔的参谋长,在滑铁卢战役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奥古斯特·奈哈特·冯·格奈森瑙
沙恩霍斯特号的姊妹舰格奈森瑙号
1802年沙恩霍斯特任柏林军事学校校长,在柏林成立了“军事协会”,招徕许多思想开明的军官(其中就包括《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1806年沙恩霍斯特参加耶拿-奥尔施泰特会战,作为普军总司令布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的参谋长,但不被重视。但受到了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的赏识。二人也因此成为了亲密的伙伴,被后世誉为“普鲁士军队历史上一个能力超凡的高级指挥官与一个具有科学知识和高度文化修养的参谋长成功合作的第一个范例。” 沙恩霍斯特和布吕歇尔最后一起做了拿破仑的战俘,不久在战俘交换中被释放回国。获释后沙恩霍斯特任军事局长兼军队改革委员会主席,与其弟子格奈森瑙一起进行军事改革,组建总参谋部。
1807年7月,“军事改革委员会”正式成立,沙恩霍斯特担任主要负责人。在1813至1814年普鲁士解放战争中,沙恩霍斯特以中将身份接任军需总监的职务,同时兼任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团的参谋长,而格奈森瑙则担任他的副手,两人共同拟定了1813年的春季作战计划。在沙恩霍斯特病故之后,格奈森瑙继任军需总监的职务,不仅继承了沙恩霍斯特的改革成果,更奠定了日后普鲁士总参谋部的传统和基本作业风格。1816年格奈森瑙因为与宫廷官僚政见不和而辞职,之后普鲁士的总参谋部进入了一个过渡时期。
确立:赫尔曼·冯·博伊恩、卡尔·冯·格罗尔曼、弗里德里希·卡尔·冯·米夫林、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1814年出任首任正式的战争部长的赫尔曼·冯·博伊恩少将和第2师(后改称“第2部”)监理卡尔·冯·格罗尔曼少将。格罗尔曼时期的“总参谋部”已经完全按马森巴赫当初设想的三个战略方向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作战处,同时加强了测绘工作,另外还特别增设了一个“战史处”。
卡尔•威廉•格奥尔格·冯·格罗尔曼(1777-1843)
1819年11月至1821年1月期间第2部监理由利林施特恩少将代理,此后的部长是弗里德里希·卡尔·冯·米夫林中将。米夫林在任内继承和发扬了沙恩霍斯特的理想,并首创了后世广为流行的沙盘作战演习方法。1821年米夫林被国王授予“军队总参谋长”的职务,其地位仅次于战争部长。1825年,随着第2部的解散,总参谋部从战争部分离出来,并正式命名为“军队大总参谋部”。 这一时期里活跃于总参谋部的人物还包括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他在总参谋部和担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期间完成了著名的军事理论论著《战争论》。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辉煌: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1800年10月26日~1891年4月24日),又称老毛奇。普鲁士元帅和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德国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
1857年10月19日,在前侍官长曼托菲尔少将的推荐下,在总参谋部工作的赫尔姆特·冯·毛奇少将接任前不久去世的赖赫尔上将的职务,出任代理总参谋长,次年9月18日,又被正式任命为总参谋长。从1864年至1871年,普鲁士接连打了三场战争,即:普丹战争(1864年)、普奥战争(1866年)、普法战争(1870年),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而在此之前,自1815年滑铁卢会战以来,普鲁士有半个世纪没有打过大仗。开战前毛奇和总参谋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战争计划,三场战争的进程几乎完全契合总参谋部的预定方案。
1866年6月2日,威廉一世在军事内阁首脑特雷斯科夫少将的建议下颁布了一道内阁令,明确规定了总参谋长与战争部长是“平级关系”(以前战争部长是总参谋长的上级)并且在战时“具有全权指挥权,总参谋长与战争部长下达的指令具有同等效力”。 1883年5月20日威廉一世颁布的内阁令,授予总参谋长“直面皇帝”的权利,既有每周一次的例行汇报,也可以随时直接向皇帝汇报,毛奇获得了自马森巴赫以来军官团一直梦寐以求的权力,至此,德国总参谋部发展到了它成立以来的巅峰时期。
1888年8月10日柏林军事学院,年近88岁高龄的毛奇辞去了大总参谋部总参谋长职务,将职务移交给了瓦德西,老毛奇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长达31年,成为普鲁士/德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一任总参谋长,总参谋部的权力、地位和声望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提升。
瓦德西的下一任是他的副手,军需总监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伯爵中将,于1891年2月7日被威廉二世正式任命为大总参谋部总参谋长。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1833年2月28日-1913年1月4日),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德国总参谋部参谋长。资产阶级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生于柏林。1861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曾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1863年起在总参谋部任职。1891—1905年任总参谋长。1911年晋升为陆军元帅。经多年酝酿制定了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完整战争计划(史称施利芬计划)。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在总参谋长任上,施利芬继承了毛奇时代总参谋部的工作作风,特别关注技术的发展,关心部队的后勤与补给状况,为此他还建议举行大规模“军需部旅行训练”的演习。
施里芬计划
在历史上,施利芬和德国总参谋部也因著名的“施利芬计划”而广为人知,这个计划成为施利芬留给德军的最宝贵的遗产,日后施利芬的战役思想甚至“对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多数军队指挥官都产生过决定性影响”。 施利芬是战前的最后一任总参谋长,此时的总参谋部已经开始为将要到来的战争作积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