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知识点】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组诗诗!

【知识点】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组诗诗

更新时间:2023-01-31 10:32:00作者:佚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作品《悯农二首》。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原文

悯农二首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词句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春种一粒粟下一句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创作背景

春种一粒粟下一句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品鉴赏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春种一粒粟下一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春种一粒粟下一句,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唐代宰相、诗人。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之陆丞燕世子

比如白狐脸南宫仆役,王初冬,手持大凉龙雀的姜泥,还有让世子扶墙而出的裴南苇。陆丞燕这个北凉正妃的名头实在是不够看,而且徐凤年和陆丞燕的感情也并没有多深。陆丞燕就是那船上的名媛之一,他们当时正在讨论这个北凉世子徐凤年。徐凤年只有两个女子是明媒正娶的,一个就是北凉正妃陆丞燕,还有一个是侧妃王初冬。第一次是在王仙芝入北凉杀徐凤年,第二次是徐凤年对战吃剑怪老头隋斜谷。

2023-01-31 09:27

“3大习俗”洗旧衣开题年味儿(组图)

除夕即将来临,这里也有很多的禁忌和习俗,今天给大家介绍这“1大禁忌,3大习俗”,都是老人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在他们的心里,这就是天的旨意,各地的人们都尊重老传统,为新一年祈福纳祥。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新年讲究多,大家一定要牢记这“1大禁忌,3大习俗”,兔年才能顺利吉祥,大家还知道哪些习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2023-01-31 09:26

2023年春晚主持人热搜盘点今年的主持人是哪些?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期盼的春节也快要到来,每年春节除了阖家团聚以外,看春晚可以说是很多人的一种仪式了。近日,春晚主持人阵容公布的新闻登上热搜,一起来看看今年的春晚主持人是哪些吧!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官宣主持人阵容。

2023-01-31 09:26

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首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2023-01-31 09:20

那些从庄户家的烟囱中冉冉升起,如此缥缈的旋绕

炊烟解释炊烟造句:1、炊烟从厨房的烟囱中冉冉升起。3、突然,她看见有一缕炊烟从她父亲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这使她心里十分难过。15、那些从庄户家烟囱内冒出的袅袅升空的炊烟,也被晚霞幻化了。18、村里,袅袅的炊烟已然升起。19、那时,我思考颜色,思考炊烟,思考生活。25、听着草丛的蛐蛐儿忘我的高歌,我才想起夕阳下的炊烟袅袅,你当年也是这样生活的。26、再终于,他看到了不远处的土墙和袅袅炊烟。

2023-01-31 08:34

做船舶与海洋工程真实月薪薪酬平均7600元/月

做船舶与海洋工程真实月薪薪酬平均7600元/月,一年收入9.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因为开设此专业的院校较少,因此这方面的人才备受欢迎。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情况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收入一般是多少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收入一般是多少》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2023-01-31 08: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