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3-02-05 20:22:05作者:佚名
充满个性的专业解说冬奥会解说员是谁,让体育赛事更为精彩。
“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回放了。”王濛和黄健翔搭档的冬奥会解说,连续上了7次微博热搜。这样的“霸气”和“萌”,深得年轻人喜欢。
从运动员转型为解说员,王濛看起来又赢了。网友调侃黄健翔,是不是从王濛的激情解说中看到了当初自己的影子。这种说法有点谦虚,在这对解说搭档中,王濛更像是主角,她甚至比当初的黄健翔更具个性。
▲“我的眼睛就是尺!”王濛解说刷屏后发声: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短道速滑。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濛主”唠嗑式解说,金句频出
2月5日晚,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上夺得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首金。和中国队夺得北京冬奥首金一起冲上热搜的,还有#王濛解说#。王濛因为在和黄健翔搭档,解说本场比赛时妙语频出,一连上了7个热搜。从背手滑冰夺冠,到唠嗑式解说,宝藏奥运冠军段子手藏不住了!
图/新浪微博
面对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小组赛第一名43秒472的成绩,王濛一脸平静地“凡尔赛”解说:“这速度可不快。”
有土耳其选手抢跑,王濛一脸不屑:“这是什么表演?我怀疑他是想要抢一个镜头。”
搭档黄健翔解说时说错了人名,对所有选手门儿清的王濛:“他改名了么?”
搭档黄健翔冷静分析:“感觉韩国队这两年短道速滑没有前两年那么快了。”王濛立刻补刀:“是,那不都跑咱这来了么?”(指的是韩国队的传奇选手安贤洙,现在也叫维克多·安,已经是中国短道速滑技术教练)。
解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当属比赛也最为精彩的混合团体接力比赛中段部分,中国队滑行时被对手干扰,王濛立刻警觉:“这个是shei(谁)啊?这个是哪个国家啊?把我们国家的推了一下!”
小组赛结束时,中国队排名第三,晋级资格岌岌可危。王濛:“美国的那个!你们看见了吗?啊?没看见吗,就在这儿,反复给我看十遍!就看她是不是出现在了跑道上?你不应该出现在滑行跑道上!你是接棒人员!”果不其然,裁判组判美国队犯规,中国队晋级!王濛继续激动大喊:“你看没看!我就说!我看的角度是什么!我就是干这个的!”黄健翔配合王濛说道:“对!你就是干这个的!你说什么都对!”
混合团体接力项目比赛结束,裁判组宣布中国队夺冠,所有人都无比激动。此时王濛又爆出金句:“我的眼睛就是尺!你们不用看回放了!中国队赢了!我也是我们解说间的福将。”
“最火解说员”王濛是怎么炼成的?
2006年世界杯,黄健翔因为解说意大利比赛时突然“迸发”,从一个电视解说员成为了“网红”。他的激情怒吼,改写了中国体育解说的历史。体育解说不再只是“场上情况说明”,而是一种“个人表达”,是观众“观赛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那时开始,尽管充满个性的解说仍存争议,但如何探索更好的解说方式,也成为不少解说员的职业追求。王濛这次的表现,是对2006年“黄氏解说”的超越。她更接地气,“我是不是凡尔赛了?”这样的语言,会让年轻观众一笑;她更有现场感,不仅告诉观众场上正在发生什么,而且是把观众带到场上;在冲刺的时候,王濛的解说和甚至赛道上的中国运动员融为一体,就像她自己在比赛一样。王濛不仅是赛场成绩亮眼,也是充满个性的运动员,是同时代中国冰上运动项目中“最霸气”的一个。现在转型为解说员,她的东北方言自带“魔性”,“我的眼睛就是尺”,“我就是干这个的”。这种扑面而来的自信,根源仍在于她的专业和对这项运动的热爱。最有特点的是,她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我”。作为一个解说员,她其实仍然是“素人”,没有资深解说员那种套路。但是,即便和其他担任解说嘉宾的前运动员、教练相比,王濛仍然是极其特别的。她不避讳第一人称,不刻意追求“客观公正”,而是坦诚地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看法。而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冬奥会解说员是谁,并没有让人觉得她的解说显得“傲慢”或者有失偏颇。王濛首先支持中国运动员,有的运动员甚至是她以前的队友,但她对外国运动员的表现同样赞不绝口。她的“个性”解说,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完全来源于专业判断——这让她的解说自带一种“客观性”。
▲2010年2月17日,中国选手王濛在比赛获胜后庆祝。当日,王濛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以43秒048的成绩获得金牌。 图/王濛微博
此次北京冬奥会赛事刚开,王濛的解说已然是其精彩的一部分。除了少数能在现场的观众,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直播来观看比赛,而王濛的解说大大拉近了人们与赛场的距离。她的自信和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中国新一代运动员的精神面貌也是一致的。在此次冬奥会中,我们会看到更多充满个性的表现,这一点即便是在开幕式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演出的小朋友,不再强调整齐划一,而运动员的入场式,被网友赞叹为冬季时装秀,这都让人们对这次冬奥会有了更多期待:更专业,更个性,也更平易近人。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观众已经进步很大,冬季项目现在已经大范围普及,即便是在南方城市,也有很多滑冰、滑雪爱好者。现在人们除了“观看比赛”,自己也能体会冬季项目的魅力,这无形中对比赛的解说也提供了更高要求,而王濛就是这种新潮流下的弄潮儿。在一些体育平台,你可以付费选择你喜欢的解说。关键比赛,直播方甚至会提供两到三种解说供观众选择。这对观众来说是福音,但也对解说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解说也面临竞争,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在“参加比赛”,王濛的成功,无疑给很多有志于解说的人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综合新京报、浙江日报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