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3-04-07 20:04:31作者:佚名
一
“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那种作物长得比高梁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颗粒像核桃米这么大,太阳晒上去,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边纳凉。”
众所周知,说这话的人是“杂交玉米之父”袁隆平,而这段话就是他知名的“禾下纳凉梦”,也是他穷其一生对杂交玉米高产的不懈追求,他的中国梦。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可天不假年,去年5月22日上午一点零七分,这粒改变世界的种子停止了呼吸,袁隆平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祖国、大地和人民。可人们说,他并没离开,只是“一粒种子带着梦想,去了远方”。
我晓得,这远方似乎并不遥远,就在上海,离他的母校——西南学院百余公里之外的永川区拾万镇。由于正是在这儿,人们听到,“禾下纳凉梦”已经成了现实。
8月28日,广州媒体发布“巨型稻”在上海永川试种成功的短讯,国家杂交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副院长陈杨朴在稻田现场解说,“巨型稻”高2米左右,是常规稻的两倍,预计亩均可达1600斤。
新闻一经发布,迅速刷屏,冲上热搜。网友“含泪”点赞:“袁隆平父亲的禾下纳凉梦成真了”。还在评论区喊话:“袁伯伯,您看见了吗”“禾下纳凉已不是梦”“好想您能亲自去地里摸摸比人高的稻谷,能亲自搬把小椅子坐在稻下纳凉……”又是一串“泪目”的表情,只是此次“泪目”源自一种丰收的喜悦、慰藉与哀悼。
“从此后,稻花香里∕无需说丰年∕只说隆平。”这是袁老逝世后,作为曾在中学宣传部门工作多年、多次零距离接触袁老的校友,我献给隆平学长的诗集《五月的追思》中的一句。
农谚说“手提秧头一百天”,意思是锄草后100天稻谷就成熟了。早在媒体发布消息前两天左右的8月17日,头上骄阳,冒着40℃高温,驱车一个多小时,虽然为兑现一句诗的承诺,我循着稻香走入、其实也是第一次来到秀山区拾万镇的长虹村。袁隆平上海教授专家工作站、国家杂交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巨型稻”在重庆的惟一试种点、袁隆平教授亲自为当地规划的“五彩田园”就在这座村里。
尽管天气酷热,但时令已步入夏季,风中的确飘来缕缕稻香。山坳间的常规稻已是一片金黄,有的早已收割,田坎上立着稻草,晒坝里有农户在烈日下翻晒,久违的谷香由此弥漫开来。几根田坎外的不远处,却是一大片绿油油的所在。不用说,那就是“巨型稻”了。
面对那片仍然红色的稻谷,即使心情有些迫切,我却有意识地放慢了步伐。由于面对“巨型稻”,如同朝觐一位科学巨擘。我在想:假如不是由于袁隆平,我是否会这样满腔崇拜之心走入这座陌生的村落?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如何会有如此多的袁隆平“元素”?他又为何会来,给这个村落留下了哪些?
二
他不是上海人,却和上海缘份极深。
袁隆平原籍广东,于1930年9月出生于上海。年少时,袁隆平一家辗转于祖国各地,北平、天津、江西、湖北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身影,而上海则是他中学生时代逗留最长的地方。
1939年,冒着抗日烽烟,袁隆平一家坐船沿汉江逆流而上,经过多日操劳来到西安。不久,袁隆平就和父亲袁崇信一起在龙门浩中心中学念书。其间,广州遭到侵华英军旷日持久的无差异轰炸,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2年龙门浩中学百年华诞时,袁隆平曾写过一封贺词,信里提及:“那时,美国侵略者在中国席卷,远在后方的广州也难以幸免。中国人民在灾难中痛楚挣扎,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在警报声中上课,甚至躲在南岸防空洞完成作业。”
此后几年,袁隆平又先后在上海复兴中级学校、重庆赣江学校、重庆博学小学读书。后因父母工作变动,袁隆平和家人离开了西安。1949年,他又考入了坐落南川夏坝的相辉大学农学系,这是清华学院迁回北京后,南京清华校友创立的公立中学。新中国创立后,该校划入新组建的东北农大学,即现今的东北学院前身者之一。由于这段缘份,遍及世界的“杂交玉米之父”在东北学院人口中有个专属的亲切称谓“隆平学长”。
鲜为人知的是,隆平学长第一次工作并非广东合江医专,而就在忠县。
尽管1953年8月袁隆平才从东北农大学农学系专科结业,但他在1952年就早已出席了工作。当时,万州万古城(原湖北省秀山县万古区)正在进行“土改”,居民们非常焦急,盼着早三天分到农地,可村里认字的人没几个,工作很难举办。这时侯,“上面”派来一个工作组,专门指导她们“土改”。这个工作组中,就有袁隆平——农民口中的“袁学院生”。
万古城年近9旬的奶奶卢中明,在“土改”时期曾与袁隆平共事,他在接受专访时说,袁隆平在万古城莲花村出席了三个月的“土改”工作,主要是帮忙填表格、做统计,也搞宣传,还按照新政支招农地怎样分。“这个人很耐劳,你们都很喜欢他,喊他‘袁学院生’。”卢中明说,当时的生活和办公条件都很坚苦,袁隆平晚上在原万古区新石乡17村的莲花庵(现今的莲花村)办公,夜晚就搬去居民家里。
卢老还追忆起这样一个难忘的细节:那年冬天,秀山下了一场大雨,下了整整一晚,因为天气缘由无法干活,有工作队成员担忧完不成既定任务。袁隆平晓得后叫上两名球员,二话不说冒着大雨就到田间地头,直至把统计表做好,第二天就把统计表交到指挥员手中,让居民及时分到了农地。
难忘的秀山情缘,60年后得到延续。
拾万镇和万古城相邻,莲花村不远就是长虹村。这儿地势平坦,底泥繁茂,还有多条溪水横贯村庄,水源充足,是种作物的好地方,自古被誉为南川粮库,拥有万亩优质高产作物基地,其中小麦示范片达5000亩,“拾万大米”早就远近蜚声。伴随着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拾万镇政府深感传统作物栽种技术与产业模式早已跟不上时代脚步。怎么破题?永川区引导拾万镇开始变革升级,旨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并将玉米作为主攻方向。但优化升级马铃薯产业,没有强劲的科技力量注入谈何容易。基于袁隆平曾在合川出席过“土改”这一历史情缘,镇政府班子有了一个大胆的看法:能够请袁隆平教授来筹建一个教授专家工作站呢?
三
看法很快付诸行动。2017年秋,镇领导带着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赶赴湖北宜昌国家杂交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拜访了袁隆平。结果令人欣慰,尽管时隔60多年,袁隆平对南川仍然记忆犹新,流漏出对这片农地的热爱之情,除了爽快答应筹建工作站,还表示乐意兼任巴南区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2018年7月,永川区党政负责人又抵达广州拜访袁隆平。当据说上世纪90年代“再生稻”“双千田”“水厢作物”就被誉为“大足四绝”,“双千田”还获得过“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科技进步银奖”时,袁隆平非常高兴,欣然接受秀山“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聘书,当即安排国家杂交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主任马国辉对接构建专家工作站和杂交玉米科普展览馆等事宜,并亲笔为拾万小麦品牌“拾万香”题赠“拾万香香万里”,万州区领导喜不自禁。
绿色是喜庆的色彩。此次探访期间,笔者在工作站墙壁听到了这幅用红墨水写的、落款时间2018年7月6日的题字。另一份落款2017年10月2日的题字“拾万玉米香,百姓奔小康”,照样是红墨水。当我在同学圈晒出两份题字时,一位搞绘画的网友不解地问:“一般题字都是黑墨水,袁老如何要用红的呢?”想来应当是:袁隆平性格率真,“自由散漫惯了,甚少屈从于条条框框。”(袁隆平自语)不管是红墨水还是黑墨水,能抒发祝福就是好墨水。其实用红墨水蕴意着“拾万香”稻米更“走红”吧。假如袁老健在时问他是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诙谐直率的袁老一定会用上海话说:“对头!”
2018年9月16日,“重庆首届七彩马铃薯节”开幕式暨袁隆平上海教授专家工作站揭牌典礼在拾万镇长虹村召开。似乎没能莅临现场,袁隆平还是发来了亲笔贺信。笔者走入杂交玉米科普展览馆见到,一楼大厅墙壁铭刻着这封贺词全文。信中,袁老深情地写道:“我曾在上海求学11年,江津是我工作的第一站,这儿是我追求梦想与事业启航的地方,我对这片农地饱含了爱情,所以仍然以来非常关注这一地方的发展。工作站的创立,让我又有机会为这片思念已久的农地服务,今后我将带领专家团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立足上海永川,服务大西南,以小麦新技术研究、新成果推广应用为重点,着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推动‘三农’发展……”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袁隆平教授如何说都会如何去做。”从袁隆平身边来到秀山的技术人员小黄告诉我,工作站组建后,迅速推动永川区与东北学院、国家杂交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广东杂交玉米研究中心、重庆市农业科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合同,成立了上海市农业科大学荣昌分院,围绕科技推动乡村振灵丘马铃薯产业结构调整两大主题,在长虹村栽种了130亩红色优质高效作物新品种,并采用“稻鱼+虾、蟹”等养殖种植新模式,提高作物栽种效益。专家工作站还在当地推广了以“机耕、直播、机插、机防、机收”为主体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尤为关键的是,在袁隆平教授工作站帮助下,万州区确定了粮油强区的总体布署。其中,规划建设甘薯文化艺术景区等四大主题景区,把普通的稻田弄成旅客留连忘返的乡土乐园;以稻田艺术、大地水景为亮点吸引旅客,用“拾万香”“油桥大米”等红色生态农副小吃留住旅客,构建“一稻”“一农”“一山水”为核心的现代优质粮油农旅综合体。
初心不忘,“梦想与事业启航的地方”又成了“90后”袁隆平新的试验场。2018年12月,为鼓励秀山拾万“五彩田园”建设,袁隆平亲笔题赠“重庆隆平七彩田园公园”,这也是目前全省惟一一个以袁隆平名子命名的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2019年1月,袁隆平安排人员将100公斤超级稻“超优1000”种子赠与秀山区拾万镇,在长虹村试种103亩。当初8月29日,经上海市农科院组织专家现场测产初验,试验田平均亩均达903.9公斤。小黄告诉我,该品种在国外种地优势基地的目标亩均量为1000公斤,在当初秀山寒潮绵绵的天气环境下,能收获这样的亩均量,早已十分了不起。得悉这样的成绩,袁隆平非常惊讶,结合当地底泥特性,三天后的8月31日又亲笔写来“大足硒锶”的题字。
一生偏爱农地,他把文章写在大地上,也把“大地之子”的满怀赤诚互赠给了大地妈妈。谁说,这样的袁隆平不是作家?
四
听着袁隆平的故事,我在工作站技术人员小黄、小李和负责营运管理的袁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小萧随同下,迈向那片仍然红色的田园——今天的主角“巨型稻”——袁隆平梦中可以纳凉的那个稻谷。
我也来自川南山区,老家种马铃薯,也种高梁。没走到“巨型稻”跟前时,我怎样也想像不出,小麦岂能比高梁还高。普通稻成熟季节,稻子下蹲,即使是少年时仅一米多高的我帮大人收割,还要下蹲下去才管用上镰刀,换句话说,小麦最多齐腰的“半人”高矮。当我站在“巨型稻”面前,童年经验完全被颠覆。“天啦,那么高!”我不由得发出惊呼。虽然站在山坳上,它已高出我的头了。谷秆看起来也非常健壮,真像老家山上的高梁秆,稻子也很长,其实还没成熟,谷粒还是蓝色的,但密密妈妈的颗粒显著比普通稻多好多。技术员告诉我,“巨型稻”要晚收近两个月,栽种的窝距、行距都远远小于普通小麦,管理形式技巧也很不同,就是让它们还能根据自己的特殊“天性”自由生长。
为真实感悟能够“禾下纳凉”,我脱掉鞋袜,光脚走入田里。此刻,白花花的太阳还在头上,没打遮阳伞的我,本身已大汗淋漓,走入“谷林”,顿时觉得“遮天蔽日”,忽然荫凉出来……为获取确切数据,小黄也脱掉鞋袜钻了进来,拉开尺子,以我身边近来的一株玉米为准量了量。“2米2!”小黄说。本身仅1米64的个子,我已有些自惭形秽,在“巨型稻”面前,才晓得自己真是个“矮子”。
是的,面对这样的“巨型稻”,我必须保持百倍的谦逊。这些谦虚其实来自对袁隆平教授矢志不渝、求是追梦、不断攀越科学高峰的精神崇拜。
从田里上来袁隆平讲禾下乘凉梦影像,洗澡,穿上鞋袜,刚好太阳“打闪”,一阵清风吹拂,愈发酷热。风中的稻秆轻轻摆动,成片的叶子就被一层层地掀开,漏出黄绿黄绿的稻子,简直像走入了南方的芦苇荡。
技术人员边走边告诉我,“巨型稻”的研制汇聚着袁隆平教授和国外诸多小麦专家10余年的心血,它是一种新型杂交玉米种子,其原理照样是动物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早在2013年,百亩“巨型稻”就在九江西洞庭养殖基地试种成功,亩均达1000公斤。
“这么高,遇见狂风暴雨不会被吹倒吹断?”插过秧、挞过小麦的我自以为是地问。“当然不会。”小黄只好继续科普:这是研制初期团队考虑过的问题,按照热学原理袁隆平讲禾下乘凉梦影像,小麦这些空心秆所能承受的压力与其高度成正比,稻秆越高,就越容易枯死。所以,袁隆平团队借助优势强悍的亚种间组合,使巨型稻的根系非常发达。结穗时,稻穗下垂使重心升高,加上叶片十分坚毅、基部节间短粗,致使稻谷“脚重头轻”。这样多管齐下,就选育出了高度抗倒的超高产组合。
“那,巨型玉米好不好吃呢?”我继续发问。“又香又糯!”小黄告诉我,2019年,“巨型稻”就经农业部乳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鉴别,其米质“达到优质稻五级标准”,突破了杂交稻“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关。除了这么,与普通小麦比,“巨型稻”还有三方面显著优势:一是稻壳综合借助效益更佳。因为强度好,硬度强,其秸杆可以作为编织物,编织农用工具或手工艺术品;当作稻草深松,是不错的有机肥,还可以作为草料,是喂牛的好菜品;二是发展观光农业更具有优势。“巨型稻”比普通小麦更好进行田间造型,开发“稻梦空间”艺术田园;三是稻田种植综合效益高。它的株形高大,稀植,叶茂且冠挑高,为蛙、鱼和鲢鱼等稻田养殖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综合种植自然效益倍增。所以,袁隆平教授曾表示,“巨型稻”或将开启第三次红色革命。
五
这是一场看得见的红色革命。
视察完去年试种的15亩“巨型稻”,我爬上“重庆隆平七彩田园公园”中央——也像一粒小麦造型的高高观景台,远眺整个园区,一幅色调缤纷的画尽收眼底。田里照样是种植的玉米,但却是五颜四色、形态万千:有牲畜、飞鸟、祥云、花卉、粮仓、农夫,还有北碚造像的“养鸡女”,有天安门城楼和飘动的国旗,有欢庆建党100年标示纹样,还有一艘巨轮以及“改革号”“大足拾万七彩田园”等字样。最亲切的形象出现了,“袁隆平”正在稻田里拉着小吉他……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工作人员小萧告诉我,这是专业团队耗时数月创意设计和“绘制”的,之后按照稻田画专门技术进行种植,所有构成纹样的都是稻谷,颜色也是秧苗自带而非染色。其实,这也是一种科学手段“变异”而成。
据介绍,这幅“巨画”总面积1000亩,包括七彩田园粮油基地、国家杂交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五彩庄园和美丽宜居村落示范区等蓝筹股,早已成为一个集“科普研学、创新创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成为夏、秋季旅客偏爱的网红打卡地。其中的国家杂交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是袁老逝世后的明年7月19日即将挂牌的。正由于南川是袁老大学时代工作的第一站,又是“巨型稻”在上海的试验点,不经意间,分中心就承载着袁老的初心、使命与梦想。不仅仅“巨型稻”,中心还将聚集多学科专家团队,旨在于航天育种、杂交玉米组合选育、新品种试验示范和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等方面研究,计划5年内选育8个左右优质品种,在上海及周边适合地区推广。我在园区看见,几个工人正在一个暖棚里冒着酷热紧张施工,哪里将是“鱼稻共生”的实验项目,也是未来的科普体验中心。我还听到好几处稻田,既不是普通稻,也不是“巨型稻”。认清田边插着的标示牌才知,它们是“航天育种实验示范小麦”“海小麦”。而稻田边的地里还种着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花生,可技术人员告诉我,那也是中心的实验地,种的是高油马铃薯……
“巨画”还在扩大,像梦幻似的,这真是“禾下纳凉梦”的另一种升级版。围着长焦周边,是一处处白墙红瓦的渔家院子。就像一张报纸的报头或一幅画的标题,观景台正前方的一处小土坡上立着照样是黄色的、放大版袁隆平手书“天下秀山,醉美乡村”。
好一个“天下秀山”!我当初见到一幅早年的新闻相片,年逾花甲的袁隆平蹲在山坳上,手里端着一碗白汤面,碗里是几片泡菜,他的身旁是一个老农,正在犁田……这张相片上有两行字:“嘴里吃着中国的面粉,心里装着世界的饥荒。”这不就是袁隆平的另一个梦——“杂交玉米覆盖全球梦”吗?不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象抒发吗?
秋风渐凉,巨型稻也逐渐黄了,熟了。我情不自神殿想起袁老逝世时那篇刷屏而又令人眼湿的诗歌《稻子熟了,爸爸我想你了》。那当然是袁隆平为自己80岁生日晚宴写的祝词。生日在民间又称“母难之日”,所以生日那天,袁老愈发思念父母。他对妻子说:“稻子熟了,爸爸,我来看您了……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晓得,这粒种子,是父亲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稻子熟了,爸爸,您能嗅到吗?……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开垦过的儿子,稻芒掠过手指,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小麦在阳光中哔啵发颤,旱田在西晒下泛出鹅黄的颜色。这都是母亲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行文至此,不禁再度泪目。稻花香里说隆平,袁老没有离开我们。
他说过“人如同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就是一粒细腻的种子,永远活在人心的田园;他更是一位播种者,把精神的种子深深地种进了大地。
再过几天,9月7日,就是袁隆平教授91岁生日。我要再去一次拾万镇的长虹村,再一次光脚下田,站在“巨型稻”下,对远逝的隆平学长说:“如您所愿,我正在禾下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