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3-16 14:58:58作者:佚名
张清华。通讯员供图
近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成员来到广东南路革命化州纪念基地,开展“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主题党日活动。在现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张清华讲授了一堂微党课。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高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因油而生、为油奉献”,在67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培养输出大批管理精英、技术骨干及各类应用型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行业,为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汇聚磅礴动力。”张清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和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机遇,充分依托广东省政府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石化央企共建学校这一重要平台,努力建设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党建引领▶▷
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张清华: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对高校而言,就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项工作的阐述,为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根本遵循。
我们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党建摆在首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要将党建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切实履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工作职责。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扣好大学第一颗扣子,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南方日报:具体而言,学校如何做好这项重要工作?
张清华:紧紧抓住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条主线,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建设基层党组织、严明纪律规矩等方式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全覆盖,将党的建设作为推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重要引领。
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和当前即将展开的“十四五”规划,确立了“1234”发展思路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四大发展战略,走差异化发展路径,推进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质量发展。
“1234”发展思路,是学校“十四五”发展的总纲领。其中,要做到“坚持1个引领”,即坚持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服务2个面向”,即面向石油石化产业发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抓住3条主线”,即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用好4大举措”,即坚持特色,以特强校;差异发展,以异赶超;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深化改革,以改促建。
红色基因▶▷
传承广油“西迁精神”接续奋斗
南方日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
张清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67年的发展史,就像是一部带着红色基因的奋斗史。可以说,为国奉献是学校血脉,因油而生是学校基因,听党召唤是学校传统。
1954年,学校的办学前身——华南工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成立,明确提出了“为国家培养工农成分的专家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骨干”的办学主导思想,汇聚了一批以冉济川老校长为代表的革命干部。此后,学校历经多次划转更名,始终初心不改,大力传承和弘扬石油精神和铁人精神,为国家培养石油工业的专门人才。
1965年,学校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配合发展,从广州西迁茂名,“迁人迁物迁思想”,此后一直扎根粤西办学,铸就了办学史上“西迁茂名”的伟大丰碑,培育了以“听党召唤,为国奉献;艰苦创业,忠诚担当”为内核的广油“西迁精神”。办学过程中,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先进人物。
南方日报:学校出台了哪些举措,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张清华:迈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战线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扎实有效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三全育人”,遴选33名优秀党员博士担任专职辅导员,壮大和补强辅导员队伍。计划到2022年按照1:350配齐思政课专职教师;到2023年,学校建成1—2个课程思政示范学院、5—10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5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0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富有“油味”的思政育人体系,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课程建设上,学校设置专项经费保障,鼓励各学院发挥主体作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课程内涵上,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和实践总结,形成一套具有广油特色的教学理论方案。在师德建设上,引导高层次引进人才积极投身教学,为本科生上专业基础课,打造科研反哺教学共同体。在实践教学上,引导学生学党史、学校史,传承广油“西迁精神”,倡导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人才强校▶▷
形成高层次人才“蓄水池”
南方日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学校学科科研水平提升,汇聚大量高层次人才,学校如何吸引他们加入党组织?
张清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2017年增列为第二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经过四年的发展,凝练了石油化工办学特色,理清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在劣质油绿色转化、石化装备智能安全体系构建、石化污染控制等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并以此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入学校,形成高水平人才“蓄水池”,有力地支持石油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大力引育人才的同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长期注重加强中青年教师和高知群体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目前已经成立的有56个,教师党支部书记100%是“双带头人”,博士党员数为145人,占比为1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高以上党员数为409人,占比为40%。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党支部“双联双带”工作方案,即联系党支部,带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带动发展党员工作。2017年以来,学校共发展高知入党共17人。
南方日报:如何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张清华: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调整优化理工科专业群布局,所有理工类专业均与石油化工有关,理工类专业占比达74.14%,理工类学生占在校生比例接近75%。
学校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积极推进二级学院“四轮驱动”党建工作体系,即专职组织员、特邀党建组织员,党员院长任副书记100%全覆盖前轮驱动,二级学院建立分党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心100%全覆盖后轮驱动。学校基层党建头雁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二级学院全部建立分党校、学生党建中心,全部配备专职组织员、特邀党建组织员。
2018年以来,学校共打造8个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其中,团委党支部与石油化工系党支部入选国家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化学工程学院党委等3个学院党委获省级“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团委党支部等3个党支部获省“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力学与实验中心党支部刘宝良工作室获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
基层党建样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党支部:
把思政课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党支部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把思政实践课堂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泛开展送党课下基层活动,聚焦弱势未成年人群体的理想信念、道德成长这一迫切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公益课题,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切入点,与地方政府、民政系统通力合作,在基层一线办起以党建引领的思政实践课堂,开展“弱势未成年人党史教育与道德讲堂”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打造“关爱困境儿童”系列实践教学品牌。
这些活动有效创新了弱势未成年人群体党史教育、德育课堂的打开方式,努力实现“开门办党建、开门办思政、开放办思政、开拓办思政”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二级学院党建实现融合,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既实现了二级学院党建创新,又实现了以思政课教育为核心铸魂育人。
机电学院党委:
党建引领培养人才建设网络强国
机电学院党委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深化党员志愿服务与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有机结合,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丰富雷锋精神内涵,引领实践育人风尚,服务社会科普需求”为建设思路,感召广大师生党员积极投身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中,努力当好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排头兵,真正做到了一个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目前全院共有科普志愿服务队伍4支,活跃党员科普志愿者有100多人,近三年来志愿服务年度总时长均在1000小时以上。党员科普志愿者们活跃在学校内外,成为新时代脚踏实地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模范。学校获得“全国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机电学院党委获批2020年广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
●南方日报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黎齐英 刘国平 孔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