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7-26 00:56:59作者:admin2
“考试依然不及格”虽然是客观事实,但是这个事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因子”和“变量”,因此不能简单地据此判定“是否需要继续”。以我个人观点,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加以分析:
一、“梯田现象”的影响度(一)情况分析
虽然题主没有说明孩子补习的科目,但是在提升阶段(尤其是补习阶段),几乎所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梯田现象”的影响,尤其是语文、英语等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俗称“皮厚”的科目),以及所有科目的总复习阶段。
所谓的“梯田现象”,是指在由于“知识积累→知识转化→能力提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学习(包括补习)过程中,出现2-5个月的成绩停滞期,成绩才出现较大幅度,之后在提升的基础上又进入2-5月的停滞期,之后再出现较大幅度提升;总体上成绩出现梯田类型的上升曲线。
尽管学生在学习中投入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不同程度面临成绩停滞期,在此期间确实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暂时没有在分数上体现出来。这对于学生(包括家长)的判断、耐心和恒心是一种很大的考验,一半以上的学生在1-2个月左右开始质疑教师的教法和自己的学法,逐渐开始自我质疑甚至自我否定,很大一部分学生坚持不到成绩的跃升期就放弃了努力。而之前积累的知识也逐渐淡忘和稀释。
(二)应对策略
题主不要单纯看考试成绩,可以和补习班的教师以及学生做进一步交流,如果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投入时间充裕、努力方向没有问题,同时学生自我感觉在学习上有收获,仅仅是在成绩上没有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遭遇“梯田现象”的可能性很大。解决的办法是再坚持1-2个月,并且和学生解释“梯田现象”的成因,鼓励学生不要自我质疑和自我否定,要继续坚持和努力,相信不久之后就会迎来成绩的跃升。
二、“本末倒置”的影响度(一)情况分析
不要过高估计补习班的作用,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而补习班无论是“锦上添花”型还是“查缺补漏”型,都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于补习班的认识误差会导致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 把“宝”押在补习班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和暴露的问题是学习提升最大的障碍,也是最需要解决的。缺乏系统的课堂教学以及忽视课堂学习的矫正和提升,再好的补习班也不会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
2. 用“补习班”替代“课堂教学”。有的学生认为在补习班里学习了某个章节,课堂上老师再讲到时属于“重复收听”,“听不听”“认真不认真”都无所谓,反正补习班里已经讲过了,或者补习班里早晚会讲到。这种对于补习班的过度依赖导致课堂学习的进一步荒废,以及学习方向的进一步“跑偏”。
3. 补习班和课堂学习的“水土不服”。有的学生能做到课堂学习和补习班学习“齐头并进”,但是因为两者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的都有差异,很难做到100%的同频共振,有些学生在课堂和补习班上课感觉很“拧巴”,感觉是两种“套路”,学习效果受到较明显的影响。
(二)应对策略
父母要和学生、学校教师、补习班教师等各方面做好沟通,首先分析课堂学习效果不好的根源,矫正课堂学习的不良习惯,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完成课堂教学的全部任务;其次需要在补习班里针对性教学,弥补课堂学习中的“欠账”,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最后要让学生适应两种教学环境的差异并针对性的做出调整。
三、“一对一V.S.群学群教”的影响度(一)情况分析
根据题主的叙述,孩子的成绩一直处于“不及格”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最需要的“精准补习”,不适合大班额的“齐步走”;即使所在补习班里都是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都是相似的,成绩差的学生各有各的差距”。在“群学群教”的环境中,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只能懵懵懂懂、磕磕绊绊往前走,缺乏辨证施治的补习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正如题主所说,“补习之后依然不及格”。
(二)应对策略
父母在选择补习班时,尽量选择一对一”的补习,至少选择“一对二”“一对三”或小班额的补习机构和教师;同时做好前期的分析、研判和针对性备课,让补习机构和教师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补习计划,在方向上做到“低起点、小步伐、快节奏”,在难度上做到“跳一跳,摘桃子”,在方法上做到“看得见的努力,看得见的进步”。
其他几种影响因子补习班的教学管理水平、补习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也是影响补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对于补习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也是考虑是否继续补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补习班学习)是“推一下,走一步”还是有较强的“内驱力”也应在家长的考虑范围之内。
总之,在补习班继续学习、另选补习班、彻底回归课堂、课堂与补习两条腿走路等各种选择,都需要考虑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多提到的多种影响因子,才能做出适合孩子自身实际的衡量和最终决定。
【报了补习班,成绩依然没有起色,建议先停下来】
现如今,铺天盖地的各类“线上、线下”补习班遍地开花。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案一般就是:给孩子报补习班。
其实,多数情况下,家长们让孩子上补习班根本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的更好,而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我们知道,补习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补差”,一类是“提优”,具体的形式又包含:1对1,1对多……,这里针对题目中问题,主要分析一下“补差”。
孩子的成绩不好,一般只有2个原因:“不想学”和“不会学”。
所以,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报补习班之前先想一想下面4个问题:
①孩子是否具备良好的内驱力,端正的学习态度?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态度问题,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前提,学习态度是1,其他学习方法、补课等都是跟在1后面的那些0,没有学习态度,给孩子请再好的老师,教他再好的方法,都将无济于事,都是白费。因为:
学习效果=学习时间×学习效率,
学习态度不好,孩子首先就不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上;其次,学习态度不好,孩子在学习时也不会专注,从而会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学习态度决定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所以,如果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好,首先得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这些不是在补习班能够解决的。
②为什么孩子会学的不好?只有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学的不好,才能够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是因为“不会学”,而导致的“学不好”,那么就得首先解决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是因为“不会”听课而导致的成绩不好,你如何能确保孩子到了补习班就“会”听课了呢?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报再多的补习班也无济于事。
补课只能是“治标”,而不能“治本”,补课即使有“效果”,也很“有限”。
内驱力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但是光有内驱力还不行,还得讲究方法。所以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补课不如补方法,只有通过调整孩子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事半功倍”,成绩提升更迅速。
③为什么说补课的弊远大于利?首先,补课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导致平时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因为孩子知道后面还要补课,然后就等着补课;
其次,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周一到周五要上课,然后周末、假期除了完成校内作业以外,还要继续补课,完成补课老师的作业,这样一来孩子就没有时间玩或者休息,做不到劳逸结合,进而厌学;
再者,补课有时会导致“此消彼长”的情况,因为补课有可能会占用原本用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时间,这样反而得不偿失。高考、中考这些选拔性考试看的是总分,我们需要的是总分最大化,而不是单科最大化,策略千万不能搞错。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孩子一直被家长、补课老师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自主安排和支配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
④为什么说“补课”是相对低效的提升路径?现在很多孩子一到周末基本上就是家长带着到处赶场子补课。比如:上午补英语,下午补数学…往往这些补习的地方还不在一起,所以,首先在这些赶场子的来回路上就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我们知道,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查漏补缺”。所以在补课时,补课老师或者机构一般都会首先对孩子进行检测评估,通过检测评估来找出孩子学的不好的地方,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补习讲解。(有很多辅导老师补课的套路甚至是这样的:直接让补课的孩子做套卷,然后统一评讲一下就好了)
首先,评估环节就是在浪费时间。为什么这么说,你想一下,孩子学习中的知识盲点、漏点还需要另外花时间再去检测评估么?根本不需要。因为这些薄弱点已经在平时的作业或者考试中都暴露出来了。再重新花时间去检测,不是多此一举么?
其次,检测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很有限,难以覆盖一周所学的内容。
最后,补课老师一般很少教孩子“如何去学好这门科目”的学习方法,因为补习机构多数是希望你的孩子对补课产生依赖性,客户黏性高了,这样他们才能创造更多的收益。
那么,不补课,如何才能让孩子提升成绩呢?
方法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吗,调整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举个例子,将“补课”与“孩子自学”做一下对比,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优化学习方法”比“补课”效果会更好了。
场景①:补课(被动学习),假如孩子去参加补习班,检测环节做了10道题,错了2道。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这2道做错的题目对他的提升有帮助。
场景②:自学(主动学习),孩子自己在家整理消化错题,一来可以省掉路上来回奔波的时间,二来可以省掉检测做题的环节。同样的学习时间,孩子起码可以搞定10道平时的错题。
两者的提升效果“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大家可以看一看,身边有几个尖子生是补习班补出来的?
学习方法和习惯就相当于是一个人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安卓系统,有的人是苹果的ISO系统。
优化学习方法就相当于是升级操作系统。
好方法能让孩子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只有优化学习方法才能“治标又治本”,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