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7-26 01:57:21作者:admin2
数学为什么总是听懂了,不会做,考试就凉,怎么办?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带了很多届学生。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给学生讲解难题,讲了一遍之后,问他们,会做了没?还有什么问题?
几乎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自信地点头。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老师我还不会。
但是当下一次碰到相似的题目,甚至原题时,能做出来的没有几个。
我相信这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况。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讲解完题目过后的“我会做”是一种假想。
是你的大脑为了偷懒的“自我欺骗”。
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减少精力损耗的天性,而当你听完一道题目讲解过后。
再去仔细思考这道题背后的原理或者思路就会很消耗精力。
于此同时,你的大脑中又残存着一部分短暂性的记忆。
这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凭借着短暂性记忆来自己骗自己:
“这道题原来这么简单啊。”
“其实当时我就是这一点没有想到。”
“下次我就会做了。”
这样的想法会占领你的脑海,让你停止继续深究这道题,减少大脑精力的损耗。
但是,当时间一长,短暂记忆从脑海中消失,当下次你在看到这道题时结果只有一个:
它还是它,你还你是你。
你觉得自己好像在哪儿见过它,但你就是想不起来。
等到老师再一讲,你便又恍然大悟,觉得“就这?”。
再次只看一眼,就放在一边。
这样的结果便又循环往复。
那么怎样提高听讲的效率?保证老师讲过的题目下次一定会呢?1.弄懂解题思路其实,弄懂一个题目最关键的弄懂题目背后的思路。
这就是很多老师经常关在嘴边的“解题思路”。
很多老师在讲题时,都会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找到这道题目的落脚点?
怎样根据落脚点继续往下进行?
怎样取舍一道题目的不同思路?
这些都是老师在讲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很多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只注重解题的步骤或者结果。
认为老师启发你的思考不重要。
这种想法是错的。
记住解题步骤和结果只是死记硬背。
只有真正的理解解题思路,下次再见到这道题目时,才能根据思路写出正确的答案。
2.注重课后的总结
你要知道,数学的解题思路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形成体系的。
如果说把一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比作是一条线,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你得把一条条线连接成网。
等到下次看到题目时,你就能顺着“这张网”,抽丝剥茧,从而把这道题解出来。
但是老师在讲题的过程不可能把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连同其它思路一起讲出来。
因为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而且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才是自己真正理解的。
所以,想要建立数学思路的解题体系就要自己课后多花时间总结。
3.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界流传着一句老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所以,要想学好数学,不培养数学思维是不行的。
那么怎样培养数学思维呢?
说的这个方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多听讲,多做题。
说的很简单,但坚持下来很难。
每一次老师讲题的过程中,就是对数学思维一个很好的训练。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按照老师的启发点积极思考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能缓慢的塑造自己的思维。
所以,说白了,数学思维培养的唯一方法就是训练。
除了老师讲题外,自己多做题也能培养数学思维。
但是要注意,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要刨根问题,多做总结。
不能为了刷题而刷题,要刷一题是一题,就有效训练自己一次。
在数学界还流传着一个概念:
“天下无题”
这里并不是让你刷完市面上所有的题,而是你已经形成了有效的数学思维。
当你看到一个数学题,你的第一反应不是我是不是在哪儿做过这个题目,而是从最原本的思维层面去思考它、分析它、解决它。
这时留在你脑海的已经不是具体的题目了,而是思维。
着就有点像武侠小说中“无招胜有招”的概念。
4.总结数学成绩的提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是一个漫长坚持积累的过程,不断练习,不断总结,不断总结。
一点一点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
加油吧,少年!
谢邀。
按照学习的顺序,可以把学习大致分为听课,练习和测验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成绩。
先来说下上课这个环节。
有很多学生都有一样的困惑,每次总感觉自己上课的时候听懂了,但是课后只要一做练习,就感觉自己什么也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主要是因为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对自己迷之自信。有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听懂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懂了,而是感觉自己懂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达克效应。
有个抢劫犯抢劫了两家银行,很快被警察抓住了,让警察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抢劫犯和其他的抢劫犯非常不一样,他没有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而是将自己完全曝光在摄像头下,素面朝天的去抢劫,当警察抓到他的时候,他也感到很困惑,他对警察说:“我明明在脸上涂了柠檬汁呀,你们为什么还能看到我呀?”
达克效应又叫做邓宁---克鲁格效应,这个效应说的能力较低的人,更容易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因为盲目自信产生高于实际水平的自我评价。
(达克效应的一个主要应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他们每次都觉得自己的真实水平并没有发挥出来,觉得老师给自己的成绩比实际要低很多。
而表现在听课上,就是有些学生会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都非常简单,自己完全听懂了,但是这种所谓的“听懂”,只是因为他们不能对自己是否听懂进行客观评价造成的。要想克服这种现象,打破对自己的迷之自信,可以尝试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费曼学习技巧费曼学习技巧是学习新知识,最简单易行的学习方法。具体的操作如下,当你觉得学会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新的题型时候,拿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写下这个题型或者这个知识点涉及的要点,如果有不会的地方,然后再回头看一遍;还可以尝试将学到了知识,讲给同学和朋友,如果自己能够把一个知识完整的讲解给同学和朋友,那么就证明这个知识点自己真正的掌握了。
(物理学家费曼)
方法2:康奈尔笔记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听得再好都不如自己写一遍更加有效。
学习理科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迫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的讲解,及时准确的理解上课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课后复习回顾。
在所有的记笔记技巧当中,最适合做数学笔记的就是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是笔记本分成三个重要的区域,其中一个区域记录上课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另外一个地区记录上课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区域记录课后总结和反思。
【康奈尔笔记】
这些笔记本的模板在网上都能够找到,如果自己觉得找着比较麻烦,也可以在网上购买一本康奈尔笔记本。
关于练习的问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听课只是知识的接受过程,要想熟练的掌握知识,还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即便是在上课的时候已经听得非常明白,可能过一段时间之后,之前会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而练习可以抵抗遗忘,同时也能够加深自己对于之前学过的知识的理解。
然而在做练习时,很多同学经常会陷入到两个误区当中。
误区一:看着答案做练习现在在网上有很多拍照搜题的软件,这些软件给学生找答案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这些软件运用不当,结果是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是看着答案去做题,根本起不到任何练习的效果,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一种假象,觉得自己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熟练。
而解决的办法也非常简单,在练习之前一定要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复习的差不多之后,就合上课本、笔记本,只看题目,如果这道题目做不出来,那就再次复习,看哪个地方掌握的不太熟练,并做好标记。
误区2:注重质量,不注重速度。绝大多数考试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知识掌握得不熟练,再加上考试不同于平常的练习,人在紧张的情况下大脑非常容易出现短路,那么这就造成自己平时会的知识,却在在考试中得不到分。
对误区二解决的办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很多老师经常说的要限时练习,即便是平时的课后作业,也要给每道题目制定一段时间,尽量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道题目解出来。
【一定要限时做题】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除了听课和练习之外,最后来说一下测验。只要是测验,当然是要建立错题集,但是有很多同学错过的题目整理完之后,还是会继续错下去。
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的原因是,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在数学学习中,知识的体系非常重要。
在中考和高考中数学的很多题目都不是考查一个知识点,一道题目可能会考查多个知识点,并且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是有联系的。
有很多同学容易看到的是显性的知识,也就是说他立马能够判断这道题在考查什么,但是看不到背后隐藏的知识点,这就造成了有些学生虽然也建立了错题集,但是错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高中数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模块,就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往往和解三角形,结合在一起考察。
那么既然是三角形,初中学过的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一定要熟练的掌握,比如说重心、垂心、中位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等。如果在考试的时候,新旧知识没有建立起联系,也有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解题思路。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整理常考的题型,把每一个常考的题型背后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把能够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搭建一个体系,用知识体系来解决解答考试题目。
----END-----
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