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3-06-19 07:26:06作者:佚名
西南学院是我国最早完善的高等学府之一,秉持“止于至善”的校训,博得了“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广泛赞扬。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省教育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变革的施行意见》(国发〔2014〕35号),依据《关于在部份院校举办基础学科招生变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3年继续举办基础学科招生变革试点(俗称“东南学院强基计划”),探求多维度考评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抱负、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中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3年全省普通高等中学招生全省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理想信念坚定,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优良,知法守法,品行端正;综合素养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中学结业生均可申请报考。
申请报考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养优秀的考生。
第二类:基础学科拔尖,中学阶段在中国语文奥林匹克、全国青少年数学大赛、中国物理奥林匹克、全国青少年生物学大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大赛等五项学科大赛中获得全省世锦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二、招生专业及省市
三、报名形式与选拔程序
(一)报考时间和办法
4月12日至30日考生可登陆西南学院强基计划报考系统(网址:),按要求确切、完整地完成网上报考。报考时,考生需依照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补报1-3个专业(类)志愿,我校不再安排专业调剂,施行中考综合变革省份考生选考课目应符合补报专业的课目要求。报名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院校。
(二)考生出席统一中考
报考初审通过考生均须出席全省统一中考。
(三)确认考试
6月15至18日,报考初审通过的考生须在报考系统中确认考试,未确认的考生视为舍弃强基计划投档资格,不再参与后续的入选排队。对确认出席中学考评并入选却无故舍弃的考生,我校将通报生源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如实计入诚信档案,由此带来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当。
(四)入选校考办法
6月26日,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一类考生,我校根据中考成绩(不含任何新政加分,下同)2023东南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网,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6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选院校考评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选),并公示各专业入选标准。入选考生的中考成绩(不含任何新政加分,下同)须达到生源所在地大专一批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中考综合变革和合并投档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高考综合变革30分(含)。
对于确认考试的第二类考生,中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专科一批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中考综合变革和合并投档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即可入选中学考评。
(五)院校考评
7月1日至7月2日举办院校考评,考评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报考系统中准考证。
1、体育测试。体育测试推行合格考,不记入院校考评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测试方案详见附件。
2、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法包括面试和笔试。面试主要考察中学生所申报入选学科的基本素质;笔试将结合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养档案,主要考察中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抒发能力、发展潜力等。笔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法,测试全程录音录象。
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面试和笔试成绩组成,其中面试成绩占比60%,笔试成绩占比40%。
3、如遇不可抗力诱因,中学招生流程所作调整,将另行通知。
(六)投档办法
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中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院校考评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
2、确定投档名单
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据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专业次序确定强基计划预投档名单。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中考成绩、高校考评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进行投档。若依然相同,考取工科类专业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英语(外语)、数学成绩,考取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物理、语文、英语(英语)成绩。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考生最低投档分数线的,给以投档。
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投档名单,并报各市级招办初审,代办投档手续。
我校于7月5近日公布投档名单并公示投档标准。被即将投档的考生不再出席本省(区、市)后续中考志愿投档;未被投档的考生可正常出席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中考志愿投档。
四、培养方案
(一)阶段性考评和分流补入办法
施行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完全学分制,专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期限。
推行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步入强基计划的中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强基生难以继续在强基计划投档专业学习的,可以申请在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转入相仿专业。每学年对强基生进行一次阶段性学业考评,并施行动态进出机制,学业考评未达到强基计划培养要求的中学生应退出强基计划,原则上应转到本专业的普通班就读,如本专业没有普通班的,中学将提早明晰退出中学生可转到的相仿专业范围。退出强基计划的中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不再享受强基生的相关待遇。
(二)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
中学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遵照“坚持立德树人,展现价值推动”、“夯实通识基础,扩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核,内蕴专业主干”、“加强学科交叉,促使个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升综合能力”等基本原则,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大专阶段致力筑牢基础学科能力素质,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迸发中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致力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出创造性成果。
对通过强基计划投档的中学生制订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气氛,施行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大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四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才能更好迸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贯串本硕博的培养体系。合理调整本硕博阶段的课程层次和讲课内容,实现本硕博教学运行衔接、课程互选衔接。构建全校性平台课程,容许中学生在大专阶段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其个性化发展课程;研究生可跨大学、跨学科必修专科生专业课;施行研究能力的衔接培养,把大专阶段的研学项目(SRTP)、学科大赛等课外研学与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衔接设计,课题从专科学习阶段延展至研究生学习阶段,持续提高中学生创新研究能力。
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提高中学生科研能力。为每名中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良、教学水准高的导师,构建导师库,推行动态进出机制,加强导师考评。构建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中学生培养过程中思想价值推动、学业指导、科研引路、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中学生开放。推进中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重大科研任务。
3、实施“以中学生为中心”的大班讲课。大量降低师生互动和研讨,加强自学能力,训练综合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低年级中学生,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为主,迸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研究的乐趣;对于高年级中学生,课堂教学以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调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中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技巧与技术手段来独立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4、强化“个性化”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施行完全学分制,迸发自主创新潜能,挖掘中学生的个性潜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比列的个性物理分,供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必修,产生个性化学习方案。
5、构建跨文化互融的国际交流环境与育人平台。加强对出境(国)交流学习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学生到世界一流学院学习交流竞技。为中学生提供“访学-科研-大赛-毕设”等多元化的交流形式,拓展“整建制-小团队-个人”等多层次的交流模式,开办一批精品全英语课程,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
(三)其他激励机制
1、推荐研究生(含直博)
强基生推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在步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前,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根据当初研究生招生投档有关工作程序组织施行转段考评,并列入研究生招生工作范畴。
2、奖学金
对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在大专阶段优先享受市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2023东南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网,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升各种奖学金的得奖比列,并为强基计划中学生筹建专门奖学金。
3、学术交流
(1)公派留学:大专阶段,捐助强基计划中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学院学习交流,为每个中学生提供起码一次出席国际高水平大赛、国际暑假中学、国际联合结业设计等各种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博士阶段,全额捐助每个中学生赴海外国际一流学院联合培养一年。
(2)学术大会:本、硕、博阶段,起码捐助出席国际学术大会各一次;约请诺奖得主等学术大师为中学生做学术讲堂。
4、科学研究
大专阶段,为每名中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良、教学水准高的导师,中学生提早步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强基计划中学生在出席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中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中学生开放。
5、荣誉
筹建一批“荣誉课程”;在各种评比评比活动中,单独划定名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中学生优先授予“杰出中学生”、“三好中学生”等荣誉称号;所在班级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先进班集体”;对优秀结业生授予“荣誉学位证书”。
五、其他说明
(一)关于中学生综合素养档案,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养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考系统。
(二)对于综合素养档案作假或在院校考评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考、考试和投档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初中考报考、考试和投档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与3年内暂停出席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早已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结业后发觉的取消结业证、学位证。学校应该对所开具的材料认真核对,出现弄虚造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举措的权力。
(三)通过强基计划投档的中学生入校后大专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入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
(四)中学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举办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行任何方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六、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基础学科招生变革试点招生工作在西南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西南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施行。我校在施行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式公正、录取标准公示。
(二)我校将对投档的中学生进行入学资格检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中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
(三)西南学院基础学科招生变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西南学院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四)西南学院强基计划招生投档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2023年招生新政发生改变,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七、咨询方法
地址:西安市浦口区西南学院路2号
邮编:
招生咨询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西南学院招生网:
西南学院纪委(监察处):
阳光中考信息平台:
八、本简章由西南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西南学院
2023年4月
假如认为本文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