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6-20 15:06:53作者:佚名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抱着“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豪情壮志,曾两度出塞:一次是天宝八载(749)冬至十载(751)春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任右威录事参军,充节度使掌书记;一次是天宝十三载(754)夏秋间至至德二载(757)春在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先任支度判官,后任支度副使。这两次出塞,在诗人三十五岁至四十三岁之间,正当壮盛之年,是人生最意气风发、大有作为的时期,岑参亲自体验了艰苦的边塞戎伍生活,亲目饱览了祖国边疆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喷薄的火山,蒸腾的热海,莽莽的戈壁,坚韧的白草,漫天的飞雪,在他诗歌中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融人了特异的奇情壮采。从此,岑参的诗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正如杜确所说,“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氏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岑嘉州诗集序》)。确实,他的边塞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境怪怪奇奇,使人目眩神摇,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天宝十四载(755)作于北庭,是诗人第二次出塞期间的一篇力作。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它能不落常套,不再去抒写那说滥了的离愁别恨,而是生动形象地刻划了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壮丽雪景,表现了极其豪迈的情调,在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究其原因。固然取决于这首诗的构思是新颖独到的,岑参极善于运用这种手法,他的集子中有很多首送别诗都把重点落在对异域风光的尽情描绘上;而更重要的是,艰苦而充实的边庭戎伍生活是当时知识分子十分向往的,士人出塞从军建立功业已蔚然成风,岑参的边塞诗反映了时代的昂扬精神,体现了“盛唐气象”,诗人积极奋发的世界观决定了他在诗中不再低唱昵昵儿女之情,而要高歌勇士鞺鞑之声。
全诗分两大截,前十句极力从正面描写西北地区的壮丽雪景,是“白雪歌”题中应有之义;后八句具体描绘军中为武判官送别的情景,亦是题中“送武判官归京”应有之义,同时后八句继续从侧面描写雪景,进一步强化“白雪歌”的题意。由此可见此诗的组织结构是异常严密的。
诗一开篇白雪歌武判官归京,就紧扣题目,拔地而起:“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狂暴的北风卷地而来,坚韧的白草也被刮断,西北地区刚到八月,就降下了一场漫天大雪。这一发端,突兀利落,气概不凡,高度概括了边塞上风猛雪早的气候特点。接着,诗人展开联想,运用一个极其新奇而大胆的比喻,形象鲜明地写出了飞雪的来势突然和它的瑰奇美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铺天盖地而来,仅仅一夜工夫,千枝万桠都粘满了白雪,远远望去,好象忽然刮来一阵浩荡的春风,催动得千万株梨树,都绽开了洁白的花朵。啊!真是美极了!前人将飞雪比成“连蝶”、“飞花”、“玉尘”、“银砾”、“柳絮”,固然也很形象,但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细小雪景,决无岑诗那样的气势和韵味。同时,“春风”“梨花”的比喻不仅使边地雪景如画,而且还显示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襟。在这一点上,岑参更胜过了前代诗人。
以上四句,是茫茫原野上的雪景,为远望所见; 以下四句,转入帐幕之内,为切身所感。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雪花钻进珠帘之内,由于帐篷内烤火取暖,温度较高,转眼之间,浸湿了罗幕。厚厚的狐皮裘袄,毫无暖意,软软的锦缎绸被,只嫌单薄。兽角装饰的硬弓,冻得拉不开了;都护披挂的铁甲,冷得难以上身。这些诗句,只是就军营中经常使用的几样东西,通过人的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来显示出边地的酷寒,写得极其真切,使人产生身历其境的感受。
写到这里,诗人笔锋又一转,再转向帐篷外冰天雪地的广阔世界:“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戈壁滩上,百丈冰凌(指冰山雪谷),遍地纵横;万里长空,阴云惨淡,无边无际。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公事,武判官不得不走,可见其旅途上的艰苦了。为了关心武判官这艰苦的旅程,大家必然要注目帐篷外的冰山雪谷,惨淡愁云。如此由写景过渡到送别,极其自然。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和羌笛同时演奏起来,异域的乐曲,豪迈的情调,帐篷内送别的宴席上情绪异常热烈,人人都劝回京的兵将多饮一杯,可以抵挡一阵路上的严寒。欢送宴席上一定还有许多热烈的祝愿,将士们托他们转达家人的话语等,因为跟“白雪歌”的题意关系不大,所以都被诗人剪裁掉了。如此一处理,这两句诗就显得笔墨集中, 简净有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接着写当武判官等以及送行的人走出辕门时,雪下得更紧了,纷纷扬扬,天色也变得越来越昏暗,尽管呼啸的北风使劲地吹刮白雪歌武判官归京,辕门口插着的红旗被冻得硬梆梆的,再也不能翻卷飘动了。其中以“暮”字来形容天色的昏暗,非常逼真(“暮”不作傍晚讲,因为武判官决不可能在傍晚出发);以“掣”字来形容风力的强劲,十分传神。而在如此强劲的风力下,红旗居然“冻不翻”, 由此可以想象到边地气候之严寒,部队生活之艰苦,而武判官为了军务,仍然冒着大风雪上路,这种坚毅勇敢的精神,是十分可敬的。诗人这种赞颂钦佩的感情,尽在不言中。
最后四句,写送行的场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送客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远望天山,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那是山,那是路;眼看着一行人转过山角,渐渐看不见了,空旷的雪地上,留下了一行清晰的马蹄印迹。这是在冰光雪色背景上的一个特写镜头,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戍地的酷寒艰苦,有行人的坚毅勇敢,有送者的深情注目……总之,有悠然不尽的余味。前人论诗歌结尾,有“宕出远神”一法,即沈义父所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乐府指迷》)这首诗即采用了这种方法,并获得了突出的艺术效果。
此诗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的送别场面,而读后却使人感到壮伟豪迈。这除了构思新颖独到的原因外,还跟作者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分不开。
诗人善于捕捉富有生气的形象,运用粗犷的线条、夸张的手法来着力刻划,形成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奇情壮采。为了强调边地的风猛雪早,诗人夸张地写坚韧的白草竟然被卷地的北风吹折,南方仍然是残暑未退的八月北方却已是漫天飞雪。为了强调雪中的酷寒,诗人夸张地写“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由于采取了夸张的写法,“壮辞可得喻其真”,突出了事物的特征,使其更加真实,就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效果,“信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矣!”(引文俱见《文心雕龙·夸饰》)诗人写北方飞雪却用南国春风、梨花作比,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写辕门大雪,天色昏暗,却偏点出那茫茫白雪中的一竿风刮不动的被冻僵了的红旗。千里皑皑一点红,色彩的对比何等鲜明强烈;劲风猛刮旗不翻,酷寒的描写何等形象生动。这样写,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美,又有力地抒发了诗人豪迈壮伟的情思。
全诗以“雪”为中心,紧扣“雪”字来落笔,而又兼顾到送别场面的描写和送别之情的抒发。从“飞雪”到“暮雪”,到“雪满天山路”,再到“雪上空留马行处”,是直接写雪;而“散入珠帘”、“百丈冰”、“冻不翻”等,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间接写雪。由于多侧面多角度地写雪,所以“白雪歌”的主旨非常突出,上升到主导地位;而送别场面的描写和送别之情的抒发,仍紧紧扣牢写雪来进行,使场面融和在雪景中,使感情渗透在画面里,使人感到这是一次充满异域情调和壮伟感情的特殊的分离,全诗饱含着鼓舞的力量而决无凄厉的韵味。它别具一格而独放异彩。
这首诗韵随情转,换韵自由而灵活,韵脚随着画面的转换而转换。如开篇写风猛雪早用入声“屑”韵以相适应;“春风”“梨花”两句即转入平声“灰”韵,以表现对于这壮丽雪景的欣赏喜悦之情;形容帐幕内严寒的四句,再转到短而促的入声“药”韵,以表现部队生活之艰苦……再加上全诗绝大部分用散句(只有一联偶句),一气流注, 自然顺畅,气势奔放,豪迈昂扬,充分发挥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