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3-01-18 21:14:10作者:佚名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1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写于1974年。当时作者离开大陆已二十五年,浅浅海峡割不断他的思乡之情。这篇散文跟他的诗歌一样,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的乡愁,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冷雨”里潜藏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首先,我们读这篇散文,就像走进“雨文化”的博物馆。在余光中的笔下,一个“雨”字,纵横五千年,跟中国文化密切连在一起,血肉融合。仓颉造字,“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形容雨的词语,琳琅满目。有叠词: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滂滂沱沱、滂滂沛沛、点点滴滴等;许多叠词还加入作者创意:天潮潮地湿湿、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等等。在作者笔下,美国的雨、基隆港的雨和大陆的雨构成对比;每个季节的雨各具特色:春雨绵绵,秋雨潇潇;清明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黄梅雨“霏霏不绝,朝夕不断,旬月绵延”;台风雨“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西北雨“斜斜复斜斜”;冬天的白雨“干干爽爽”。关于“雨”的古代诗词赋文,俯拾皆是。“荡胸生层云”、“商略黄昏雨”为直接引用,许多为间接引用或化用。蒋捷《虞美人?听雨》在作者笔下便成:“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更多的是信手拈来,融合在文句中,了无痕迹。如“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就引用了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和白居易《长恨歌》里“山在虚无缥缈间”的句子。作者因雨而想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观“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想到宋人的山水画。“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表现对五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挚爱之情。
如果说冷雨是这篇散文的“形”,那浓浓的乡愁是“神”所在。“凄迷”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凄迷”与“凄凉,凄清,凄楚”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有一种有家难归的伤感。作者借雨寄情。他听雨听出南宋词人蒋捷的亡宋之痛;听雨勾起对大陆的回忆“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听雨听出大陆母亲呼唤,“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当台湾“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公寓时代来临,作者因思乡之情无所排解而黯然神伤,“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另外,与《乡愁》一样,这篇散文抒写更多的是到台湾二十五年来对大陆的思念。“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与大陆隔绝,气候相通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掉头一去是黑发飘飘,二十五年过去,作者将熬成白头。而在当时政治气候下,归家之路漫漫无期。于是作者感叹“一位英雄听听那冷雨 赏析,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随年月增加,额头皱纹加深,心底对故园的记忆增多,而作者思乡之情更切。
余光中说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听听那冷雨》抒写的正是这种乡愁。全文乡愁弥漫,赤子之心滚烫——冷雨不冷。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2
内容摘要:《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品,文章紧扣“雨”这一意象,用灵动娴熟的文字,吸引读者全方位地调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把握感官经验,如临其景,如历其事,从而进入作者丰富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听听那冷雨》 文化 古典文化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如何来欣赏它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雨之味――潮湿凄冷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萧萧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惊蛰”虽过,料峭春寒,扑面而来不是温暖的杨柳风,而是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萧萧的冷雨”,这“冷雨”的意象给人潮湿凄冷的感觉,一时间,“天潮潮地湿湿”,仿佛这天与地,还有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甚至“思想”都浸润在潮湿的雨气之中。文章一开始,就这样把读者“扔到”了铺天盖地的雨的世界,彻头彻尾地淋上一个“雨季”的冷雨,读来顿感“寒”入骨髓,“潮”润心灵,在雨里风里,跟着作者“走入霏霏更想入非非”。这“霏霏”的感觉让人产生“非非”的遐想,它不仅使人感到“冷雨”的形象鲜明生动,更使人联想到在这冷雨中情感蕴藉的作者,以及作者心中浓郁的乡愁。如此,从感觉出发的描写就产生了诸多“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二.雨之色――黑白灰暗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
读到这些文字,我们又不由地跟随余光中先生笔触,仿佛置身于“黑白片的味道”的雨中台北街头,回顾“黑白片子”的“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伫立雨中,满眼皆是灰或黑的暗调。台北本来富庶繁华,历史原也色彩绚丽,然而为何在作者眼中却呈现出灰暗、单调的色彩呢?他要借此传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我们知人论世,溯流寻踪,探寻语言和语言传递感觉背后的答案,终于在一番“寻觅探访”之后发现,之所以全文笼罩在黑白灰暗的色调之中,那是因为:一是台湾的雨季很长,雨天总是灰蒙蒙、雾蒙蒙的。二是对七十年代大陆的文革政治运动涤荡文化,感到痛心忧惧。三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所传递出的信息也呈现出灰暗的色彩。四是母亲去世,自己悲痛欲绝,眼中一切景物都失去了颜色。“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缘文入景,由景入情,从感觉出发,细细品味,一步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雨之声――凄切缠绵
作者在文中几乎把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味觉都调动起来,和触觉的“冷”融为一体。但是,这些都是为了陪衬听觉,在听觉上表现雨的美感,也就是乡愁的诗意。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作者借鉴汉赋的铺排手法,并且骈散结合,长短参差,力求行文节奏缓疾有致,如歌行板。读者从字里行间获得的感觉就像是作者记忆中江南的秋雨,或长或短,或缓或疾,文字的节奏就像是合着秋雨的节拍,随之跳动,随着情感的需要,跌宕起伏,当情到浓烈时,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可以省去,连成一气,读来音律优美,情韵俱生。 又如: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疏雨”滴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和“骤雨”敲打在荷叶上的声音,对于俗心人听来,两者并无殊异,不过尔尔。但在作者敏感的心中,“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且“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种“凄迷”的美感,我们读来似曾相识,因为它来自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疏雨滴梧桐”唤醒了我们对李清照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记忆。而雨打荷叶之声,则可以认为是化用了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的诗句:“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除此之外,文章中引用或仿用中国古典诗词典故就有十多处,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由此可见,余光中的愁怅是一种乡愁,而且不是一般的乡愁,而是一种文化乡愁,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眷恋。
然而,让人痛心的是,这些慰藉心魂的“美”的雨声,最终也消失了,“瓦的音乐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台北迎来了“公寓的时代”,所谓的现代文明一步步地挤压着传统文化的空间,“美”也一步步逝去。阅读至此,似乎有一股隐然其中、苦涩悲怆的意味自心间溢出,又似乎听到有悠悠钟声自旷远山寺飘然而来,将不尽之意寄寓在言语之外。
(作者单位:浙江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3
高尔基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他儿时的一件趣事:他读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朴素的心》时被深深打动了,以至于他竟然跑到屋外太阳下面,把小说对着太阳照着,想看看小说中究竟藏着些什么,令自己如此着迷。翻开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节选)》,你就会立即被一种清冷凄楚的氛围包裹着,一行行文字似乎都动了起来,它们活蹦乱跳善解人意,不多久便使你恍兮惚兮仿佛置身雨境,雨丝沾襟,雨声盈耳,游走在这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世界里,遐思缅邈,黯然销魂。作者用了什么法术使文章具有如此大的魔力?拿它对着太阳光照当然也不会找到答案,而单一使用“教学建议”所推荐的朗读之法又往往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学《听听那冷雨》时,笔者尝试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几乎“浓得化不开”(徐志摩语)的乡愁,亲近余光中先生那“欧美风雨没有夺走的汉唐魂魄”(余光中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品味意象
余光中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作为一位抒情诗人,执笔写散文,仍是诗人本色,这就使其散文具有诗的特点。在《听听那冷雨(节选)》中,作者借鉴了诗歌意象传情的手法,使浓浓的乡愁表现得蕴藉丰厚,意味隽永。“冷雨”是本文的中心意象。“雨”着一“冷”字,顿时使自然之物有了浓郁的主观色彩。文题“听听那冷雨”即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奠定全文沉哀的基调,然后围绕“冷雨”这一中心意象,打开记忆的闸门,任其肆意流泻:时而是伞下车中竹楼瓦底的情丝雨趣,时而是江南杏花春雨美好回忆。居住在丹佛山和落基山,却怅想台湾的一夜饱雨和次日清晨的细股雨水;身在台北,却忆着大陆的“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冷雨”也尽显变化之美:有时“淋淋漓漓”有时“淅淅沥沥”有时“潇潇”有时“霏霏”……而作者对“冷雨”呢?“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作者凭借大胆的想象,把乡愁化入了种种奇异的景象之中,而这些意象又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血肉相连。“冷雨”时而是象征着“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的一张“黑白片子”,时而是“云缭烟绕”的“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时而又变成了“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这一切和作者“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的梦魂紧密相连,乡愁渗透在“冷雨”意境里,变得异常凝重、悲苦。
二、 分析借诗
借引,又称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种传统设计方法,它可以突破空间限制,扩大园林的景观。《听听那冷雨(节选)》频频借引古典诗句,使本文空灵典雅,富有意境,充满古典诗词的灵气与韵味。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这是直接引用诗句,借前人成句既节省了笔墨,又充分传达了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祖国文化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眷念。与此不同,有的是对前人成句的间接引用,或称化用。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化用词句的同时,往往也就化用了其意其境,而这类借引往往与原诗句意绪情境有别,如蝉之初蜕,新然可喜。“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疏雨滴梧桐”出自孟浩然《省试麒麟长鸣》:“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而“骤雨打荷叶”则出自元好问《骤雨打新荷》:“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前者写清幽之景,后者写清新之景,但一怀愁绪的作者却听出了“凄凉”“凄清”“凄楚”,于今“独在异乡为异客”,“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其实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长期濡染中国文学的余光中化用这些诗句时左右逢源顺手拈来:“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而熟稔古典诗歌的读者自是联想翩翩,情思袅袅:这里有怀恋“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时的怅惘,也有回忆“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布谷)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时的温婉,也有“黄梅时节家家雨”期待中惆怅,甚至还有“寒雨连江夜入吴”的孤独……诸多诗句联翩而至,复杂情绪纷至沓来,共同传达着作者思乡恋土之情悠长缠绵。再如,“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也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这句诗。论者云“有时,读余光中的诗,大有唐诗宋词转世的恍惚”,其实读《听听那冷雨(节选)》也时时产生这种“恍惚”。教师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深刻体味作者借引诗句、化用诗意和诗境传情达意的艺术效果。
三、 追溯用典
梁衡说:“笔下无典,其文必浅。”典故传承文化内涵,同时又能以少胜多,因此文章大家都重视通过用典增加文章的厚重感。余光中好用也善用典故,无论是诗还是散文,典故往往俯拾皆是,并且自然贴切。从使用方法来看又多种多样。有的用语典。“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听听那冷雨 赏析,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这里化用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入文。原词通过“听雨”一事概括了作者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的不同感受。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在异乡的惆怅,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与雨景交融一起。雨声让他沉静,让他找到灵魂深处的自己,雨在窗外召唤着那个迷失的灵魂。余光中先生21岁时即漂洋过海,离开大陆,如今华发早生,这一别就是半个世纪。余光中曾经无限伤感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这种“断肠人在天涯”的失根之痛自然遥与蒋捷相接,自然“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是蒋词便成了作者一生的写照,便成了作者的内心独白。“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一般理解,“霏霏”乃是借代细雨,这样表达显得简洁含蓄。
这样理解固然没有问题,但笔者以为除此而外还负荷了极为厚重的文化内涵。《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者用“霏霏”是想触发读者的联想,来理解自己那征人一样的悲苦和哀怨。这类典故如盐溶水,味之方觉,也最易忽略。除用语典,还用事典。比如文中用王禹在黄冈破如椽大竹为屋瓦的故事。据《宋史》载,王禹“遇事敢言”,写有“御戎十策”“上疏言五事”,指点当时政治,臧否朝廷人物,最终触犯权贵,被贬为黄州刺史。到黄州后,修建一座竹楼,并写下《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本应驰骋沙场听秋风金柝,偏蜗在小楼品味雨雪之声;本应驱策骏马挥动长戈,却在这里围棋投壶!此情何堪!与王禹同样落寞苦闷的余光中,听着雨打屋瓦的声音,自然是思接千载,遥与相通。但是他又真的替古人担心起来:“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而他担心的依据或是李清照那首《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是易安居士的那首《添字采桑子》:“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在领会其担心之中,我们看到了一颗多愁过敏、容易受伤的
心,看到了“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四、 咀嚼秀句
余光中深谙母语魅力所自,尽力发掘中国文字宝藏。他曾说:“我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里炼出一颗丹来。”读《听听那冷雨(节选)》我们便会觉得,诗人不仅有炼丹之志,而且有炼丹之手。文中奇词妙句,层现错出,读来有一种山阴道上山川映发应接不暇的美感。教学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秀句作点评,在咀嚼品味中充分感受作者内心的千纠百结。下面是几位学生写的赏析:
其一:“杏花。春雨。江南。”
赏析:“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本是对比南北不同景色的一副古联。作者信手拈来,只在每个词语后各添加一个句号,便似一口仙气吹出,使这六个字一下子活了起来。你越盯着它们看,越觉得妙不可言,真如作者下文所言“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那是怎样的一片土地?那里飘散着“沾衣欲湿杏花雨”,那里“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那里“莲叶何田田,鱼戏荷叶间”……恍恍惚惚,我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的美景!
其二:“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赏析:余光中先生是语言大师,在动作和动作对象之间停顿一下,便有了另样的韵味。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把一个为情所苦的望乡人寻寻觅觅失魂落魄的情态刻画了出来。细加品味,几个词语又是逐一递进的:冷雨牵惹出自己不绝如缕的乡愁,激活沉睡的记忆,它与故土落下的雨一样么?于是便卷帘推窗一看究竟,看之不足,继之以嗅,嗅之不足,继之以舔。记得《红楼梦》中写宝玉有舔吃胭脂的习惯,被目为病态,我想余光中似乎也患了一种叫“怀乡”的心病,而这种病似乎用眼前的“雨”化解浇熄,使其得安慰……
其三:“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的?”
赏析:最初读韩少功《我心归去》,总为文中有几个太专断绝对的句子而惋惜,比如“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等,后来读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里面也有“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顶好不要约伴,我竟想严格地取缔,只许你独身”等似太绝对的语句,认识就模模糊糊地有了一些改变。现在我读到这一段文字,认识就更清楚了,同时也为自己的浅陋而羞愧――妙笔竟被当成败笔!作家在酣畅地表情达意时,往往情不自禁地袒露自己的灵魂、个性和思想,有时会故意采
用专断之语表达独特感受和至真之情,这样的话常常句句无理,却是字字浸情。
五、 补充留白
画家绘画,有时留白,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余地;作家写文,讲究含蓄,“夫隐之为体,文生义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的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听听那冷雨(节选)》虽是袒露了自己一颗“湿漓漓的灵魂”,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土、追念传统文化的绵长情怀,但也不乏欲说还休处,比较而言,这些地方显得含蓄蕴藉,值得咀嚼。比如,文章倒数第二段结尾说:“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这句话属旁逸斜出,偏又戛然而止,读来颇觉突兀而费解。《诗经》中哪一篇写到了鸡叫?原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里想传达什么?这是学生读到这句话时候产生的一连串问题。《诗经》中写到鸡叫的有多篇,比如《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再如《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两首都是爱情诗歌,鸡叫在诗中都是引发抒情女主人公烦恼之物。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余光中说:“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中国文化的濡染已经很长,所以乡愁也就有了中国文化的整个背景。”从这个角度理解,“鸡叫”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传达的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孺慕和追寻以及对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失落的惆怅。除此而外,文中还有“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等处留白,教师要引导学生“沿波讨源”,展开想象和联想,或查找有关资料,补充留白,深挖掘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