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3-04-20 09:12:59作者:佚名
委约作词家叶小纲创作的话剧《咏·别》
指挥家余隆
10月6日,由上海国际音乐节发起并创意、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交响乐队联合委约刘索拉创作的交响舞曲《大圣传奇》,由刘索拉同学们乐团与北京交响乐队共同完成世界首演。上海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名录再添续作,22部委约作品,记录着中国音乐事业受世界瞩目的历程,承载着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振聋发聩的频度。从致敬中国动漫百年的初步创意,到以精典动漫《大闹天宫》为基础重新编撰音乐,再到用轰动世界的舞曲来重新剖析精典,作为音乐节25华诞的委约续作,《大圣传奇》用音乐分享着快乐,传播着文化,鼓吹着情结。
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的音乐节,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将许多重要的艺术观念潜移默化地根植于音乐行业和广大爱乐者心里,进而彻底改变了中国古典音乐行业,乃至舞台艺术领域的风貌。在音乐节弘扬和传播的诸多理念中,“中国概念”具有愈发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但是音乐节构建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平台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让世界聆听中国声音”这一雄浑目标的必由之路。9月24日,上海国际音乐节二十五华诞庆典表演——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北京首演。作为致敬历史,献礼时代的遗作,在题材上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基因紧密相连,在呈现方式上彰显中国音乐与西方交响诗的融合和对话,正与上海国际音乐节25年来秉持的与世界接轨、打造“中国概念”的艺术理念不谋而合。
向世界展示中国声音
从集中汇演到委约续作
上海国际音乐节是国外第一个明晰提出“中国概念”的艺术机构,这个概念于2002年的第五届音乐节上即将面向公众,但事实上在之前已积累甚多。在1998年首届音乐节举行之时,中国音乐作品、中国音乐家就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北京流行音乐节,音乐节未曾有一刻因追求西方音乐精典和国际艺术名家而忽略了中国音乐的重要性。1999年,音乐节明晰提出将“中国特色”作为未来常年发展的指导理念。
在2002年的第五届上海国际音乐节上,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作词家叶小纲、陈其钢分别举行了题为“中国情结”和“蝶恋花”为题的专场音乐会,这标志着“中国概念”的首次现身。两位编曲家以卓越的艺术才气和奇特的审美个性,将深厚的中国文化积淀和前沿的交响音乐语汇熔于一炉,作品在大编制弹拨乐队的基础上巧妙加入美声演唱、民族声乐和传统戏剧元素,使东方文化迸发新的光彩。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编曲家陈其钢专场音乐会上的三部作品,有两部为中国首演,日后饱受国际影坛偏爱的《逝去的岁月》则为世界首演。而从2003年全新开启的“让中国话剧回去”,则是让更多听众听见、看到中国艺术家在话剧领域的耕耘与探求,这是上海国际音乐节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艺术视野结出的硕果。
“让世界了解中国,音乐似乎是最直观的方法,它没有语言作为理解障碍,人们可以在音符中自由对话。我们仍然在说让中国作品迈向世界,这意味着要有大量的作品,仅有‘梁祝’、‘黄河’是不够的。要鼓励中国作词家,要积极委约创作,要给以好作品更多的表演机会,帮助她们迈向世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指挥大师余隆多次面对媒体分享这个观点,也正是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上海国际音乐节迅速完成了由“作品汇演”到“委约创作”的重要变革。
2007年,作词家谭盾特意为上海国际音乐节十华诞创作改编了《马可·波罗的四条神秘之路》,让这部原为柏林爱乐乐队十二把大吉他组合写下的大奏鸣曲以全新的姿态与中国听众碰面;2010年,上海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会堂联合委约作词家周龙创作话剧《白蛇传》,并在音乐节的舞台上迎来欧洲首演,话剧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全球听众的好评,在2011年获颁“普利策音乐奖”,这是华人音乐家首度摘得这份重磅荣誉,号称中国音乐创作与传播的重要里程碑。同样是在2010年,作词家叶小纲受音乐节委约创作的话剧《咏·别》迎来全球首演,这部以中国影片精典《霸王别姬》为灵感源泉,用话剧手法抒发梨园旧事的精彩作品感动了无数听众。
这一份上海国际音乐节交付华人音乐家的“委约名单”还有很长……问世20年来,“中国概念”贯穿南京国际音乐节的发展历程,也因音乐节的不懈坚持而深入人心,它凝结在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中,铭刻在一部部卓越的续作里。
用世界语言
丰富“中国音乐”的内涵
音乐,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风貌;而“中国音乐”注定同中国的历史与人文一样,无限丰富。
上海国际音乐节25年来对于“中国音乐”全方位的呈现,其实超过好多人的想像。1998年的首届音乐节就选择在恭郡王府嘉园奉献了“中国传统音乐名曲”专场,章红艳、邓建栋、戴亚等一众民乐名家轮流同台献艺,令观众大饱耳福。这样的民乐盛景随后还多次在音乐节的舞台上出现,二胡大师刘德海、古琴大师李祥霆、二胡名家陈军,全部在音乐节举行了震惊一时的个人专场。
中国戏剧与音乐节的渊源更是深厚,席卷全球的“青春版”昆剧精典《牡丹亭》,传世精典歌剧《桃花扇》,融入交响元素的传统粤剧保留折子戏《乾坤带》和新编小型粤剧《杨门女将》,以及高雄新剧团按照戏曲精典改编的新编粤剧《原野》……将民族艺术瑰宝列入到中国音乐的蓝筹股加以推广,这是上海国际音乐节多年来弘扬的方向。
与对待话剧艺术的观念相同,单纯的“呈现”并不是音乐节艺术使命的终点。正如上海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所指出的,“音乐节不是晚会,而是要带着明晰的主题、思路和理念去企划和呈现表演”,所以我们在音乐节的舞台上见到了越来越多“融汇中西”的艺术实践和舞台精品,它们大幅度扩容了中国音乐的概念,也留下了可贵的艺术尝试。
顶尖呈现优秀作品
大师名团偏爱中国杰作
2017年,第二十届上海国际音乐节的开幕音乐会上,担纲编曲家陈其钢小钢琴奏鸣曲续作《悲喜同源》世界首演的,是闻名世界的日本小吉他大师马克西姆·文格洛夫。“这是一部十分有挑战性的作品,须要卓越的方法和敏锐的音乐感知力,我被它感动了”——这是文格洛夫的评价,此后他与指挥家余隆也为这部作品进行了首次唱片录制,由环球唱片DG公司发行。一年后的天津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吉他大赛八强中,《悲喜同源》成为了指定参赛乐曲,文格洛夫大师则坐在评委席中。
2019年,法国顶尖的马勒室外乐队在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以淬炼的乐团编制奉献了当代音乐专场音乐会,编曲家周天、陈其钢、杜韵的多部作品依次现身,新锐指挥家维森特·阿尔贝罗拉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给与了高度评价:“每一位乐队吹奏家们在彩排中都全情投入,我们感遭到了中国音乐家们的卓越才气。”
在上海国际音乐节的努力下,大师、名团不但关注了中国音乐作品,并且发自内心地认可了中国音乐的价值,这是令人无限惋惜的重大跨越。
“我们不止要记念西方的音乐大师,更要看向中国的大师……这是我们在‘大师与记念’这个角度进行的探求,不孤立地去看待某一位大师北京流行音乐节,而是把他置于历史弘扬的座标中,展现他无可取代的艺术价值。”这是2021年,音乐节艺委会主席余隆在剖析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音乐节“大师与记念”主题与节目企划时的真挚抒发。在这一年,郭文景、陈其钢、谭盾、丁善德等中国作词家的作品集中现身,与圣桑、斯特拉文斯基、马勒等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安排在同一场表演之中,完成意象悠长的对话。这也让人联想到2011年第十一届上海国际音乐节,以全套马勒变奏曲惊艳音乐界的闪耀时刻,编曲家叶小纲的《大地之歌》与马勒的同名杰作并放在一场音乐会之中,穿越百年的音乐对话,精妙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宽容与多意,让每个观众的文化自豪油但是生。
《巾帼三部曲》《日月山》《如戏人生》《京剧顿时》《火祭——战争与和平》……以及上海国际音乐节二十五华诞庆典表演——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这是中国音乐家笔下的音符,也通过中国艺术家的倾情诠释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从为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提供国际舞台,到促进中国音乐家在世界舞台发声、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概念至今已经不单纯只是民族声音的叙述或中国特色的呈现,更是以中国概念对接世界,用平等的碰撞交流取代双向的展示,让世界听众和乐迷了解中国。音乐节在每一年的成长中都将新的活力融合到“中国概念”之中,以迸发它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新意。
以“国际”为名的上海国际音乐节,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正是这份初心,注定着“中国概念”会伴随音乐节、伴随中国的文化崛起,一路往前。
文/伦兵
摄影/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