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文章?!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文章?

更新时间:2022-06-12 00:43:23作者:admin2

综述:出自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阁序》。

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写作背景: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文章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点明滕王阁所在地点,再详写其方位在翼、轸星宿的分野。第二、三段第二部分,从壮丽的楼阁到秀丽的山川,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滕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谁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

原文(部分):

《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释义: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过彩饰的屋脊,将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的令人惊讶。遍地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渡口,皆是雕上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齐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歌声,响彻了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学者文中子王通之孙,唐代诗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


创作背景: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

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扩展资料: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登高临远,意心飞扬,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是本文的文眼。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由人生的离别引发人生遇合的感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序 (王勃创作的骈文)

王勃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更是流传千古,传诵不衰。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