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12 14:18:44作者:佚名
【舍无忧】苍蝇药(中性包装,无电话)可干撒、可喷洒、可涂刷。高效低毒、击倒速度快、进口原药、药效持久!诚招全国各县市代理经销商,每个市县仅限一个名额(保证经销商利润)。感兴趣的联系(微信同号)
5月24日,人民日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记者24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介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目前主要取得五项进展: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连续传代,也未发现明显毒力返强现象。四是明确了最小保护接种剂量,证明大剂量和重复剂量接种安全。五是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目前已建立两种候选疫苗的生产种子库,初步完成了疫苗生产种子批纯净性及外源病毒检验,初步优化了候选疫苗的细胞培养及冻干工艺。
目前,中国农科院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在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完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基因组测定,克隆和表达了相关基因,构建了模式动物和猪源天然免疫和炎症应答信号通路,筛选出多个天然免疫抑制性病毒基因,完成部分基因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研制出检测速度快、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稳定性好的病毒核酸和抗原类快速检测试剂盒;采集到拉合尔钝缘蜱、全沟硬蜱、草原革蜱等12个蜱种,进行人工培养和生活史观察,筛选出快速消杀化学药物新组方和植物源杀虫剂有效组方;筛选出复合季铵盐消毒剂配方,完成了中试生产研究。
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接下来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尽快完成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和行业需求提供及时、有效、有力的科技支撑。
链接:美国某研究称新疫苗可预防非洲猪瘟 有效率达92%
据参考消息5月9日报道,美媒称,一项新研究显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可以通过在野猪的食物中投放一种新型疫苗来预防非洲猪瘟。该针对目前在亚洲和欧洲流行的非洲猪瘟高致病性毒株的有效率达到了92%!
参考消息网5月9日报道 美媒称,一项新研究显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可以通过在野猪的食物中投放一种新型疫苗来预防非洲猪瘟。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5月7日报道,西班牙兽医健康监测中心的研究员、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何塞·安赫尔·巴拉索纳博士说:“非洲猪瘟对养猪业来说是个大问题。我们的研究证明了首种针对欧亚野猪的口服疫苗的有效性。总的来说,针对目前在亚洲和欧洲流行的非洲猪瘟高致病性毒株的有效率达到了92%。”
报道称,非洲猪瘟影响着三大洲的55个国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复杂性、感染和免疫方面知识的不足,以及技术上的困难阻碍了疫苗的研制。但2017年,拉脱维亚的一头野猪带来了一个突破。
巴拉索纳说:“在拉脱维亚里通皮里加捕获的一头野猪的血清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欧盟相关实验室被证实呈非洲猪瘟病毒阳性。这是一种毒性较弱的毒株,从而使我们得以生产出一种活疫苗。当我们在实验室给野猪接种这种活疫苗时,它们没有表现出患病的症状,而是产生了抗病毒的抗体,抗体最终使它们获得了对抗更危险毒株的免疫力。”
相关测试除了证明这种疫苗对一种最危险的非洲猪瘟毒株能发挥效用外,还显示出其他野猪通过与口服接种该疫苗的野猪接触也获得了免疫力。
报道称,这种可被投放在野生动物饵食中的疫苗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在野猪种群中控制非洲猪瘟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不过巴拉索纳提醒说,在广泛投入使用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