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07-22 15:05:36作者:佚名
2024年首月,钛白粉市场降价情绪骤起,多家厂商宣布开年涨价。
1月22日,钛白粉背部厂商中核钛白披露公告宣布,公司自2024年1月19日起,全面下调各机型钛白粉销售价钱。其中,国外顾客销售价钱下调500元/吨,国际顾客销售价钱下调100卢布/吨。
就在3天前,包括龙佰集团和惠云钛业也陆续宣布降价。国外主要厂商2024年开年后,已经推进了首轮钛白粉降价潮。
在多家机构看来,2023年海外钛白粉厂商销量下降显著,中国钛白粉厂商正分享海外市场红利。对于2024年,不少机构觉得,国外油墨领域修补节奏以及出口海外持续下降预期的兑现,值得市场重点关注。
腹部厂商陆续调价
在降价公告中,中核钛白表示,该公司将密切跟踪钛白粉价钱的走势及供需情况的变化,及时做好钛白粉产品的调价工作。
该公司提到,其主营产品销售价钱全面下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持续赢利能力,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预计对公司经营成果将形成积极影响。
事实上,在中核钛白之前,惠云钛业和龙佰集团早已率先奏响“涨价号角”。
惠云钛业在1月19日公告,自当日起,在现有钛白粉销售价钱基础上,调整公司各机型钛白粉销售价钱。其中,国外各种顾客销售价钱下调700元/吨,国际各种顾客出口价钱下调100卢布/吨。
惠云钛业也表示,该公司将密切跟踪钛白粉价钱走势及供需变化情况,及时做好产品调价工作。本次产品价钱调整,预计将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积极影响。
而龙佰集团也在同日发布调价函。依据该公司调价函显示,龙佰集团自2024年1月19日起,下调各机型钛白粉国外销售价格7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种顾客则下调100欧元/吨。
钛白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遮盖力强,消色力高,不易造成物理变化。在油漆、橡胶、塑料、造纸、日用化工、电子工业和环保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
民生期货一份研报显示,从下游分布来看,塑胶、塑料、造纸分别占需求59%、23%、10%。其中油漆2023年前9个月产值环比下降约9%。而塑胶2023年前9个月产值则环比下降约5%。另外,机纸纸板2023年前9个月产值环比下降约5%。
据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钛白粉行业启动了七轮降价,但金红石型主流单价却仍在15705元/吨,环比涨幅达到12.15%。总体来看,国外钛白粉价钱驱动在成本逻辑和供需逻辑之间不断转换。
海外出口成主要驱动
市场怎么看待2024年钛白粉行业的首轮降价潮?
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剖析,因为原材料钛精矿价钱处于低位,同时钛白粉供应相对短缺,叠加全球需求趋缓,2023年国外钛白粉赢利仍然在高位波动,受下游库存扰动及需求季节性影响尤其显著。
比如,2023年三季度期间,因为下游顾客补库存叠加原材料价钱大涨,钛白粉价钱和赢利下降。但随着四季度需求步入季节性淡季,12月国外钛白粉价钱和赢利普遍下降,钛白粉赢利反弹至高位。
该机构觉得,目前钛白粉厂商和下游顾客库存均处于高位,随着行业停产检修企业降低,市场供应逐渐削减,叠加中秋后需求旺季逐渐到来,上述诱因有望驱动下游顾客补库。其预计钛白粉价钱短期内有望逐渐下降。
不过,更多观点觉得,未来海外需求将成为钛白粉价钱的主要支撑。某券商化工行业剖析师对记者表示,钛白粉降价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对钛白粉的需求不断下降。
按照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统计,2023年国外钛白粉产值环比下降6.3%至416万吨,产能借助率80%,环比增长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而近些年来,国际市场是中国钛白粉的市场支柱之一,出口量基本占产值的1/3左右。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中国进口钛白粉累计约7.33万吨,环比增长40.46%。而中国出口钛白粉累计约149.83万吨,环比下降17.14%,出口量降低约21.92万吨。
而促使钛白粉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缘由在于海外厂商的退出。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提到,2023年海外企业钛白粉销量下降显著,中国钛白粉企业海外市场份额继续提高。民生期货也提及,因为成本高企、设备老化的情况下,近些年来多个海外产能退出。
比如康诺斯2021年关掉坐落加拿大Leverkusen鞋厂的3.5万吨盐酸法钛白粉生产线;2023年7月,泛能拓因应公司产品需求急剧增长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等诱因,宣布破产重组;而2023年8月,科慕永久关掉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钛白粉基地,该基地产能主要面向亚太地区市场。
民生期货表示,在钛矿、能源等价钱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海外大鳄推动退出钛白粉市场,国外产品出口迎来黄金发展期。该机构觉得,2024年国外油漆领域修补节奏以及出口海外持续下降预期的兑现值得重点关注。
不过该机构同时觉得,假如未来化工行业上游钛精矿、硫磺等原料价位波动幅渡过大,可能会影响钛白粉行业的赢利能力。并且,国外厂商在新兴国家市场的开拓进展和海外竞争对手的退出节奏上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