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09-14 08:04:22作者:佚名
大兴国资
布局新赛道培植新优势
——国资民企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919小型飞机完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龙华号”成功并网,面向新能源车辆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建成投运……近年来,国资民企集中力量推进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新的下降引擎加速培植。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方向,是国家培植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中央企业正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落子。
——资本投入增长更快。“作为国有资本营运公司,我们重视发挥产业推动作用,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截止去年4月末,‘国新系’基金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近220个、投资额超985万元。”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中国国新的实践是一个注脚。统计显示,近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长超过20%。去年以来,中央企业进一步明晰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攻方向,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2300万元,环比下降超30%,约占全部投资比重的四分之一。
从全年看,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布局力度,加强民航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武器等高档制造业布局,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
——重组整合重点突出。聚焦提升产业竞争力,近些年来国企重组整合按下“加速键”。明年3月末,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加码,涉及清洁发电、生态环保等领域的11组项目举办了集中签约。
这次签约典礼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国资委将持续推进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走深走实,其中“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举办市场化并购重组,着重构建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是重点工作之一。
——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迭代出新”,要围绕产业链布署创新链,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支撑。近些年来,中央企业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创新体系效能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国资民企持续举办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建设,分批选聘出产业链建设专责企业,在能源资源、电子通讯、高端武器等重点领域针对性布局,进一步发挥了企业主体支撑和融通推动作用。“以举办现代产业链建设、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契机,国资民企正着重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成绩令人激奋,但同时应当看见,目前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有不少挑战。下一步,国资民企怎么补弱项、锻长板、强链条,破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面临的困局?
近日,国资委在不同场合“剧透”了下一步相关工作的重点加码方向——
要在产业布局优化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在5月24日举行的中央企业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署会上,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坚持战略更聚焦、方式更灵活、视野更开放,及时掌握产业演变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世界一流的产品、服务和品牌,推动培植把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的企业,尽早产生体系化布局。
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5月31日,国资委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办工作会商。国资委书记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力度,共同筹建研制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此前一个多月,由国资委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落成典礼在京召开。“希望产业院举办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新政研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国资民企推进协同合作,推动建立具有竞争新优势的产业体系。”国资委副部长赵世堂在落成典礼上表示。
据悉,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推进与国外外各种所有制企业合作,构建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释放了“将积极研究颁布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揽子新政”的重磅讯号。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政机遇需牢牢捉住,组织保障也要紧紧随上。”业内人士觉得,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新趋势新要求,中央企业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创新推动的现代产业集群,仍需加强顶楼设计,打好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等变革“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