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12-01 15:06:26作者:佚名
10月10日下午,由我国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支持,北京理工学院、清华学院共同发起召开的世界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导峰会在杭州国际大会中心闭幕。包括10名中外教授在内的全球材料科学领域近百所院校的100多名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峰会。
上海地委副主任、市长周先旺,中国科大学教授、武汉理工大分校长张清杰,加拿大工程院教授、美国加洲学院欧文学校书记恩里克·拉瓦涅,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席魏炳波,自然科研大中华区经理保罗·埃文斯,扬州中学主任李静参加闭幕式并致词。闭幕式由英国工程院教授迪兰·阿佩利亚院士主持。
201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弗雷泽·司徒塔特
中国科大学教授、武汉理工大分校长张清杰
中国科大学教授、武汉理工大中学长张清杰对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本次会议是全球第一次集聚世界材料领域顶级院校有汇聚力、影响力和开创性领导的峰会,我们十分荣幸约请了201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弗雷泽·司徒塔特,他将用两天时间和中学生在一起,带学子们了解科学前沿。他强调,材料学科前沿与纳米、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联越来越紧密,材料科学在推动工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中饰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教育理念及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还没有挺好地构建上去,政府、大学和工业界应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改革牵手努力。当前,越来越来多的学院和工业开始参与到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人才培养变革中来,在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支持下成立的北京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变革的实验区。希望本次峰会能为材料领导人提供了一个学科转型抓手、推进交流合作和收获友谊的平台。
日本加洲学院欧文学校主任恩里克·拉瓦涅
日本加洲学院欧文学校主任恩里克·拉瓦涅表示,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要讲求找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同时材料科学的发展须要强化沟通,借此获得推进研究发展的启示,这次峰会将有力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
上海地委副主任、市长周先旺
石家庄地委副主任、市长周先旺对诸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庆贺。他说,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的先导,北京光电材料、纳米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镇、人才培养的摇篮。北京理工学院等51所院校筹建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类专业,拥有材料领域“两院”院士和海外教授30余名,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汉筹建科研工作站。北京市正把新材料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欢迎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家、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来北京创新创业,北京市将竭诚做好各方面服务,营造国际一流人才环境。
新加坡工程院教授迪兰·阿佩利亚院长
峰会期间,来自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印度、韩国、墨西哥等15个国家的知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及在中国学院材料学科评估中排行A-及以上的材料大学教授以及部份市长,其中大中学长3人、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外教授10人,主要围绕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剖析包括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与变革、材料科学与工程新兴研究前沿、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业4.0协同发展等方面内容,并在本次峰会首次发布《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持续发展——武汉宣言》,为全球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勾勒宏伟新蓝图。
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材料产业发展迅速,钢材、铝合金和水泥等多种材料年产值居国际首位,并且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环境压力大。材料科学研究对中国制造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基础。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赋于中国学院的历史使命,本次峰会的承办方,上海理工学院将继续坚持70多年建设特色高水平学院所造就的发展公路,通过一流学科推动、卓越教育支撑、现代学院整治、全面协同保障,把特色高水平学院建设推向全新的高度。
本次峰会是全球材料领导人共谋发展、共话未来的一次峰会。大会的顺利举行为全球材料学科的发展描绘出崭新新蓝图,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材料学科发展搭建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共享平台,彰显了中国材料学科在全球的影响力、号召力与汇聚力。
供稿: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大学
记者:谢小琴
摄影:姚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