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5-02-03 11:09:00作者:佚名
范雨露制图
狗年伊始,国有大行股价“大象蹁跹”,农业建行、中国建行股价连创历史新高。这背后,是银行业正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最新揭晓的数据印证了市场的观点。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有大行规模扩张保持较快水平,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股份行举步“踟躇”,规模扩张增长有所趋缓;城农商行净收益增长较高,规模扩张相对稳健。
剖析人士觉得,随着中国经济从高下降转向中高速下降,金融业此前的粗放式扩张已无法为继。在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当下,银行业分化或加速。在中央金融工作大会提出“完善机构定位”的背景下,商业建行亟需明确市场定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求差别化破局之道。
国有大行“阔步”股份行“踟躇”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建行住户要监管指标数据。从业绩指标来看,不同类型建行业绩表现分化。
数据显示,2023年商业建行净收益环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同期收缩2.2个百分点。据中金公司测算,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2023年净收益分别环比下降1.8%、-3.7%、14.8%和14.8%,截止2023年底,对应净息差分别为1.62%、1.76%、1.57%和1.90%。
从规模指标来看,商业建行资产规模保持平稳下降。截止2023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值417.3万万元,环比下降9.9%。其中商业建行本外币资产总值354.8万万元,环比下降11%。
细分来看,银行业资产扩张分化日渐显著:国有大行成为资产规模扩张的“主力军”,在资产规模扩张方面“阔步”向前;股份行有所“失落”,扩表增长相对较缓。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小型商业建行总资产176.8万万元,环比下降13.1%;股份行总资产70.9万万元,环比下降6.7%。
若拉长时间维度来看,这一趋势早就有迹可循。北京期货报记者在梳理了2018年至2023年的数据后发觉,近三年来,国有大行在规模增长上显著“跑赢”股份行,银行业集中度水平持续提高。
季度数据显示,自2021年第四季度起,国有大行总资产增长赶超股份行。截止去年底,小型商业建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列已升至42.4%,较2018年底的36.67%提升了5.73个百分点。
经济变革叠加市场竞争
行业分化或加速
怎么看待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在资产扩张方面的分化趋势?
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中国经济从高下降转向中高速下降,金融业此前的粗放式扩张已无法为继。
“股份行自创立后,我国经济即处于高速下降期,大多数股份行都将工作重心放到规模扩张上,模式是粗放式的,以资产扩张推动负债下降,忽略了基础顾客群建设。”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教授刘晓春说,这造成其业务波动幅度大,非常是负债业务不稳定,资产风险相对较大,叠加资本补充不足,在经济下行期下降头晕。
“股份行在前期经济上行期资产扩张相对较快,也积累了一定风险,当前疲弱扩张速率可能是一种主动策略。”中国社会科大学金融研究所建行研究室书记李广子对记者表示,与之相比,国有大行总体经营较为稳健,且在经济下行期,须要更多地彰显大行社会责任,保持较高的扩张速率有助于为经济运行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市场同质化竞争格局下,国有大行凭着其资源禀赋,在同业竞争中优势显著。“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下降方法和经济结构转换期,农行面临战略调整的机遇与挑战。”刘晓春称,因为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运行方法早已发生变化,交行的竞争方法也不能单纯靠关系营销和产品服务,而是须要强悍的数字能力和综合能力。因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引起交行集中度不断提高。
广州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校长曾刚表示,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变革”的背景下,金融“去产能”持续推动,相较之下,国有大行资金成本低、资本实力雄厚、数字化能力突出、服务覆盖广、客群基础扎实等优势显著。
“在此背景下,股份行等中小交行出于经济利益、资本约束等方面的考虑,资产边际扩张的主观动力、客观能力和边际效益都有所增长,也造成其扩张增长趋缓。”曾刚补充道。
差别化发展成破局之道
剖析人士觉得,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当下,金融机构加速分化渐成趋势。“从其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变革成果推测,未来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小型机构腹部优势愈发彰显。”曾刚说。
从国际经验来看,不管是“大象蹁跹”还是“小而美”,金融机构都须要突破同质化枷锁,探求出一条适宜自身禀赋的差别化发展之路。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大会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举旗定向,对建立机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大会强调,支持国有小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争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举办特色化经营,加强新政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
刘晓春觉得,股份制建行拥有全省车牌的优势,并已有相当规模,可以借经济结构变革之机,迅速确定自身的顾客战略,围绕目标顾客群体的全方位需求和产业链运行特性,加强自己的特殊业务能力,产生差别化竞争优势。
在李广子看来,股份行差别化竞争的关键在于,结合自身在地理区位、股东和顾客资源、人才科技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借助自身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高等特性,在细分领域构建自身特色,逐渐构建差别化优势。
曾刚建议,股份行未来可以在新兴业务领域加码,充分借助自身体制机制、专业化能力等优势,结合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的主力,产生颇具发展特色的经营优势。
记者注意到,多家建行在2024年工作大会上提到构筑“差异化竞争能力”“新动能”“新特色”等。诸如,光大建行在布署2024年工作时提出,加强业务升级变革,在塑造差别化竞争能力上见成效。闽商建行则表示,将聚焦场景金融,提高构建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财富金融、科技金融、池化融资业务五大特色品牌,造就五大业务蓝筹股优势。
海量资讯、精准剖析,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