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5-02-03 17:05:52作者:佚名
中国日报(记者马文博)近日,A股上市保险公司纷纷披露去年一季度财报。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上市险企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与新保险协议准则下的首份财报。数据显示,在新准则下,五大上市保险公司的业绩普遍有所上升,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833.23万元、归母净收益959.64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调整后产值和归母净收益下降14.84%和68.3%。
近日,A股上市保险公司纷纷披露去年一季度财报。(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新准则带来新变化
从明年1月1日起,上市险企开始施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即中国版IFRS9)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协议》(即中国版IFRS17)。
这意味着,中国财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2023年开始施行新准则,与国际同步。在所披露的一季报中,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已按照新准则叙说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中国财险则在2023年到2025年采用新保险协议准则过渡方案。
与旧准则不同,新准则在保险服务收入确认、保险协议负债计量等方面做了较大更改。中国太保财务负责人兼总精算师张远瀚表示,在新会计准则下,预期保额收入有显著增长,收益和净资产的不确定性有所加大。
此前,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新准则对保险公司收入确认原则的调整,合理挤出了保额收入中富含的较大“水分”,将有效抑制保险公司盲目扩大收入规模的短期冲动,有助于保险公司重新聚焦可带来常年利润的保障型保险产品,愈发慎重地研制具有合理收益率的投资型保险产品,促使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彰显“保险姓保”的保险本源。同时,也有利于抑制保险公司粉饰财务业绩的行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张远瀚表示,在保险收入方面,产财险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在产险业务中,与现行会计准则不同,新会计准则下,保险服务收入的确认首先须要剔除投资协议成份,并在协议时限内逐渐确认,因而保险服务收入将有较大的增长;而寿险因为短期协议较多,因而保额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
其次,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更多的金融资产被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其市场波动会直接导致收益波动的减小。另外,在产险领域,之前产险准备金的现值率采用10年期国债利润率750天联通平均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过滤市场波动,但新会计准则采用的是即期利率,尽管固收类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利率波动方向相反,会抵消一部份影响,但总体还是会使净资产的波动减小。
保险服务收入“四升一降”
新准则对保险公司财报影响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将此前的保额收入改为保险服务收入。
新保险协议准则要求,保险公司要随着服务的提供确认收入,将要投保相关的收入与公司提供的服务挂钩,在保险协议时限内确认保险服务收入。据悉,新保险协议准则要求公司仅确认与保险服务相关的收入,而对于其中的投资成份不应确认。
去年一季度,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保险服务收入分别为1331.06万元、471.83万元、1171.55万元、653.90万元、135.58万元,环比下降2.12%、2.33%、5.8%、6.9%、-4.4%,呈现“四升一降”格局。
在产险领域,中国平安产险业务环比下降5.62%,中国财险产险业务原保额收入环比下降3.9%,中国人保及新华保险人身险业务环比微降,太保产险保险服务收入环比增长2.6%。
在人寿领域,去年一季度,人保寿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三家公司保额收入增长均超过5%。开源期货觉得,前3个月乘用车累计销量环比增长,车险保额预计受保全度提高环比改善影响有所推动。平安人寿实现车险保额500.3万元,环比下降6.2%;太保人寿实现车险保额259万元,环比下降6%;人保寿险实现车险保额679.3万元,环比下降6.5%。
五家公司收益均下跌
综合来看,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营业收入和归母净收益均实现下降。
中国财险一季度营业收入领先,为3683.85万元,环比下降7.2%;同样步入千万元大关的还有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产值分别达到2537.78万元和1377.69万元,环比下降30.8%和8%;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3.86万元、290.05万元,环比下降19.4%、17.4%。
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收益分别为383.52万元、178.85万元、117.21万元、116.26万元、69.17万元,环比下降48.9%、18%、230%、27.4%、114.8%。中国财险同时披露,在新准则下,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归母净收益为273.48万元,环比下降78%。
业内人士觉得,上市险企一季度净收益实现较快下降,一是因为资本市场低迷,投资利润改善;二是受新会计准则影响,新保险协议准则下金融假定变动影响可记入其他综合利润,对收益有显著的提振作用;三是受一季度保险公司“开门红”活动的影响。
新业务价值(NBV)是保险公司关注的指标之一,新业务价值的增长可以评判产险企业的成长性,也是评估公司业务下降潜力的重要指标。截止记者发稿时,按照已披露的数据,三家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长回正,中国人保、新华保险未披露。
去年一季度,太保产险新业务价值为39.71万元,环比下降16.6%。平安产险及健康险和中国财险新业务价值增长分别为8.8%、7.7%。开源期货觉得,多数险企产险NBV低于预期,负债端迎来供需双重改善且有望持续,其主要诱因是受市民储蓄型产品需求释放以及供给端产险变革逐渐起效的推动。预计2023年全年储蓄型产品需求仍能保持相对低位且持续改善,保障型产品需求或随村民收入预期的改善而有所复苏。
华泰期货发布研报称,一季报是上市保险公司首份基于新准则的财报,对于行业基本面变化以及会计准则切换的影响均透漏出有价值的信息。产产险基本面呈现向好趋势,背部产险公司的NBV均实现正下降,寿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多数环比改善。另外,受投资利润改善推进,一季度的收益环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净资产也有显著下降。一季报之后保险股的普遍下降,进一步体现投资者对行业基本面改善持豁达心态。(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