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5-03-06 10:03:13作者:佚名
超预期加息怎样影响债牛?需注重LPR比价效应
一财网第一财经官网官方帐号2024.02.2121:28
多头力量仍然抢占上风。
超预期急剧加息对股债汇等市场影响倍受关注。“利好兑现”加上股债“跷跷板”效应随权益市场低迷生变,市场关注债牛会否技术性转向。
不过从消息发布后期市反应来看,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利润率下行幅度均超过2BP,多头力量仍然抢占上风。
2月20日,虎年首次加息鞋子落地,1年期LPR(按揭市场报价利率)维持3.45%不变,5年期以上LPR增长25个基点降至3.95%,为史上最大升幅。
当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计息国债26利润率下行2.75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计息国债23利润率下行2.6BP。国债证券主力合约则出现V形反转。到了21日,长端及超长端国债利润率向下小幅波动,10年期国债活跃券、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润率均上行0.15BP,后者午盘报2.409%,前者报2.5975%。当天,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证券主力合约均小幅下降。
相比历史加息后期市反应,20日常年和超常年国债利润率下行幅度相对较大。此前国债利润率跌幅超过2BP的升息时点是今年8月,天风期货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觉得,当时是由于LPR非对称增长且幅度较小,市场对后续宽信使劲度预期发生变化。
有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今年来我国非对称调整增多,新政利率变化对期市的影响逻辑也发生变化。这次加息后期市没有见到显著斩仓情绪,不仅宽货币预期仍在,另一个重要诱因在于,资产荒格局还在持续,加息后转债相较按揭的性价比进一步突显。
这次利率调整的特征是,长短端非对称、MLF(中期借贷便利)及LPR非对称调整,这也被业内视为我国货币新政及其传导机制愈发灵活的彰显。回顾来看,2023年8月早已出现过新政利率非对称调整,当月MLF上调15BP、逆回购利率上调10BP,此后1年期LPR上调10BP,5年期以上LPR继续维持不变。
孙彬彬也觉得,不仅关注利率本身,当前更要关注LPR比价效应。他强调,理论上,单独调降LPR对期市存在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迸发融资需求、宽信用,对期市是利好;另一方面则是比价效应的利多,由于按揭利率(尤其是中常年房贷利率)上调后,投资转债的性价比进一步显现,推动中常年限的期市利率中枢下移。当下的市场反应说明,比价效应发挥的影响更大。
2021年以来,本轮修身周期中1年期LPR上调共计40BP,5年期以上LPR累计上调70BP。“但在经济承压阶段,比价效应的影响也异于往常。从数据来看,2018年以来LPR乃至于贷款利率等指标滞后于期市利率。”孙彬彬觉得,这背后的缘由在于市场期盼更强力的稳下降工具。
“债市走势取决于更高层面的进一步表态,以及宽财政等其他工具的积极运用,和地产数据和社融个贷的交叉验证。”孙彬彬觉得,在市场预期疲弱的情况下,仅LPR超预期调整不足以改变期市交易逻辑。
中信期货固收分析师刘郁也在研报中表示,考虑到一季度一般是农行金融市场部门的集中配置期,长端、超长端利率债相对性价比提升或成为多头情绪的催化剂。
从新政预期和干扰诱因来看,LPR加息落地后,实体经济融资压力进一步控释,不少机构觉得一季度逆回购和MLF调降的机率可能有所回升。不过刘郁强调,若短期内基本面数据反复,不排除后续逆回购和MLF利率也存在超预期上调的可能性,届时期市行情可能仍是从长端到短端。兴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则觉得,考虑到明年全球货币新政转松是大几率风波,二季度依然有进一步调降新政利率的可能性。
对于当前须要关注的干扰诱因,刘郁提及,一方面,自12月利润率重启下行以来,长端品种的“高价筹码”主要集中在交易盘,趋同交易的背景下,利率继续向上的幅度较难预判,但是一旦行情有变,卖出挤兑或放大利率利差;另一方面,从短期风险来看,倘若3月政府债发行上量,或对季末流动性导致冲击。
上述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从配置角度,股市低迷可能带来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可能有限,国债利率与存折利率之间的价差是未来空间的重要观察指标,接出来须要关注的重要时点是人代会。
国盛期货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表示,随着人代会临近,新政的不确定性可能对长端利率形成影响,长端利率可能继续保持回落。“预计国庆后到3月中,1年AAA存折有望回升至2.2%左右,而10年国债有望在2.35%~2.45%附近回落。”杨业伟在最新研报中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