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5-02-07 16:51:00作者:起步网校
经济师人力资源的计算方法包括:
1. 总量控制、岗位竞聘:根据单位人力资源总量,设定岗位最高数量、明确最低数量。根据工作业绩、考核情况,确定单位现有岗位数,将总量控制内岗位按照一定规则依次排列,明确竞聘上岗的岗位顺序。确定经济待遇的依据为被确定岗位的岗位等级对应的经济待遇。
2. 岗位等级套改:根据现有岗位的工作年限、表现、业绩,结合个人申报的岗位等级意向,确定套改后的岗位等级和对应的经济待遇。
经济师人力资源的计算方法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更多信息。
经济师人力资源计算方法注意事项包括:
1. 确定薪酬范围:根据企业经济效益、财务支付能力、市场薪酬水平合理确定薪酬范围。
2. 岗位分析:通过系统专业的岗位分析,确定各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为薪酬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3. 岗位评价:通过岗位评价,确定各岗位的相对价值,为薪酬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4. 薪酬调查:通过薪酬调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同类岗位薪酬水平等信息,用于指导企业进行薪酬设计。
5. 确定薪酬结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企业的薪酬结构,包括固定工资、浮动工资、福利、奖金等。
6.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为薪酬调整提供依据。
7. 合理控制人工成本: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总之,人力资源经济师在计算人力资源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薪酬制度,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员工需求。
经济师人力资源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力资源总量:包括企业各类从业人员总数和不同层次人员的比例构成。可以通过统计年报或定期报告的方式获得数据。
2. 人力资源成本:企业用于开发、培训、维持人力资源的各项成本,包括人力投资,如招聘、选拔、录用、岗位培训、外送深造、脱产培训、承担学习费用等。
3. 人力资源价值:将人力资源成本以货币形式表达,即根据有关支出项目,将人力资源成本分为机会成本、获得成本、开发成本、维持成本等。
4. 人力资源利润:企业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所取得的未来收益或利益。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投资回报分析和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等方法进行计算。
5. 人力资源贡献率:用于衡量人力资源对企业贡献大小的指标,可以根据人力资源贡献率=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均贡献÷同期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数据和情况来进行,同时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