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6-20 21:04:22作者:admin2
题主,您好!关于老师管学生,如同家长教孩子,不会有绝对的严就好,松就一定不好。管理是一门艺术,教育更要因材施教,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方法。
一、孩子们的几种状态1、自主自律
孩子们的这种状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孩子能够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包括学习、生活、锻炼、娱乐等,能够制定合理的目标,拟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分配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调整计划,确保目标达成。
关键词:目标必达,自主学习,自制力强。
比如,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小伍同学,名校初二在读,成绩排名年级前十,经常单科夺冠。他的目标比较简单:高中继续直升该校高中部,大学目标清华。他的时间安排:早上自主起床,自己安排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主动完成;周末先做完作业再做其他事情;在自己对某科内容需要加强时,主动要母亲买试题进行操练。他有一个爱好是美食,假期出游会先做足功课,对目的地美食了解清楚。
2、“拉动“为主
这类型孩子,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好学生,一般占比在10%-30%(根据学校不同比例不同)。
关键词:自主性好,服从安排,成绩良好。
这些孩子,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也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给予关注,并通过孩子的兴趣、爱好、荣誉、物质等来激励、引导,让孩子通过自我管理达成目标。
3、“推拉“结合
需要“推”的孩子,一般自制力一般,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容易动摇,需要家长、学校进行较多的监督。
关键词:个性较强,精力较散,成绩一般。
同时,这类孩子可塑性较强,通过奖励、处罚结合来引导孩子走正常的道路,避免犯方向性错误。
4、“推拉”不动
“推拉”不动的孩子,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熊孩子”,喜欢调皮捣蛋, 一般人制止还不听,甚至父母、老师的话也听不进,我行我素居多。
关键词:个性自私,我行我素,危险捣蛋。
这类孩子,已进入“危险期”,需要家长、老师重点关注,通过其兴趣点切入,逐步进入孩子心理,进而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
上述状态,有的孩子是全部的,即各方面都状态相同(这类孩子不多);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体现为一种状态,在另一方面又是另一种状态。譬如,孩子能自主学习,成绩好,但对美食缺乏控制力,不喜欢运动,身体比较胖且体质不够强悍。
二、老师的教育方式选择1、引导关注——宽松式
在孩子们自己有目标,有计划,自律能力强的情况下,老师或家长只要保持适度关注,不要过多干预孩子们的日常事项。
关键词:定期关注,引导方向,必要支持。
可以定期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的近况,与朋友学习、玩等的情况(需要关注),孩子有没有困难或者其他需要老师或家长支持的,多和孩子交交心。如果察觉孩子有些想法或者是行为需要调整,可以给予一些建议,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从较长来看,需要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这部分孩子一旦确定了远大的目标,是可以一步一步达成。
2、赏识奖励——较松式
对我们平常所讲的好学生来说,大多还集中听老师的安排,学习成绩较好(不是最突出的1-2%),待人接物总体感觉不错,也能为大家庭的发展付出努力。
关键词:正面激励,赏罚分明。
对于这类孩子,还是以正面激励为主,鼓励其做好表率,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多帮助别人。
同时,要重点培养这类孩子的自主管理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往最好的那1%的方向去培养。
3、奖罚并重——较严式
对于更多的孩子来说,成绩表现一般,其他方面表面也可能乏善可陈,没有太多亮点可以评说。
关键词:重点关注,德智并重,细节引导。
他们在学校按步就班,可能比较努力但成绩不突出,可能有些散漫但也还不至于大吵大闹,搞得班级乌烟瘴气。
老师对这类孩子,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孩子的学习,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关注期日常言行,不要被特别调皮的角色所影响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4、重点监控——严管式
每个班级、每个学校,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人,其中总有极个别不服管、喜欢无事生非,挑战别人,挑战学校纪律底线的人。这类人很少,但影响很大。
关键词:德育优先,尊重认同,家校结合。
对于这极个别的孩子,老师应严加管理,但所有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在必要时请家长配合一起做好引导、说服、教育工作。这类孩子也许是青春期逆反心理过强,也许是成长环境造成的。要将期行为引导至可控范围内,才不至于对集体造成大的影响。
总结:1、老师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孩子的情况决定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做到因材施教,正面激励为主;
3、对负面典型应该进行严格管控。
(图片来于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个人觉得:
第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管孩子不能违法,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好心而采取非常手段,家长不一定认可,学生不一定认可。
第二,法定范围内尽力而为,为人师表,老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不同于其他行业,本身就有高尚的本质属性。
第三,多跟家长沟通,这种沟通不是告小状,不是嘲讽,而且真心的沟通,如果家长本身就不想管孩子,光靠老师基本很难处理。
第四,不要有心理负担,没有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让每个人都满意,我们只需要大多数人满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