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10-13 11:14:00作者:起步网校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简言之,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适用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行政诉讼名词解释中的注意事项包括:
原告必须符合行政法上的资格。这通常体现在起诉状上的资格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
被告的确定。被告通常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如果行政机关委托了其他组织行使职权,这个组织就是被告。如果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维持了原行政行为,则复议机关也是被告。
起诉期限。原告起诉必须是在法定期限内,过期将不被受理。
诉讼代理。代理人需要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需要有明确的被代理人,并且需要提供相应的身份证明。
诉讼费用。当事人需要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
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是被告即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需要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定。
遵守法庭秩序。在法庭上,当事人需要遵守法庭秩序,不得进行任何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包括发言不当、恶意攻击对方、喧哗等。
以上就是行政诉讼名词解释中的主要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简言之,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适用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名词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概念: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因为行政主体的行为或不作为,认为其权益受到侵害,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主体:行政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客体:行政主体的行为,包括行政行为和事实行为。
法院:依法享有司法权和审判权,对行政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司法机关。
目的: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此外,行政诉讼名词解释还包括起诉条件、举证责任、裁判种类、上诉和申诉等。其中,起诉条件是指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原告应当符合法定条件、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等;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对争议事实的证明力也有一定的分配;裁判种类是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不同裁判结果,包括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