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3-03-23 07:07:18作者:佚名
环境与资源大学办学历史可以溯源到1958年中学创建之初的林学系,2005年7月改名为林业与生物技术大学(环境科技大学),2006年1月单独成立环境科技大学,2011年3月改名为环境与资源职院。大学秉持“德崇真人、行敬真态、问求真理、事达精髓”的“致真”院训精神,培养具有良好生态素质、实践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环境资源类高素养人才。在读大专生逾1000人,在读研究生近500人。
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员工117人,其中院士28人,副院长32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63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人,四川省特级专家1人,安徽省“万人计划”人才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杭州市级人才3人,湖南省“151人才工程”12人,山东省“高校领军”人才6人,四川省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四川省“钱江人才”D类项目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江苏省杰出班主任1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全省优秀班主任1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全省林业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院校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院校“三育人”先进个人2人,四川省女员工建功立业标兵1人,安徽省“高校优秀班主任”4人。兼职和客座院士达20余人。
大学办学条件优渥。设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省一流学科B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森林总监学(省一流学科A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博士点和森林总监学二级博士点,农业资源与环境、森林总监学、资源借助与动物保护、林业(智慧林业)、资源与环境5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一流专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市级一流专科专业建设点)、地理信息科学(市级一流专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市级一流专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科专业。建有省部共建亚温带森林培植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亚温带森林资源培植与高效借助学科创新引才基地(共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降耗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底泥污染生物修补重点实验室、农林环境与资源市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设备总额5407亿元。大学创立了全省院校首个“环境诊所”,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杭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等单位构建了69个实践教学基地。大学入围全国院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拥有国家级林草科技创新团队1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拥有教育部“全国院校黄大年式班主任团队”,市级教学团队1个,建有《土壤学》、《森林总监学》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耕地底泥镉污染钝化修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无人机倾斜摄影检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垃圾焚烧烟气脱硝除尘工艺”等7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4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环境微生物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农业气象学》等7门省级一流课程,《土壤学》、《微生物故事汇》2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出版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壤学》、新形态教材《数字地形图测绘原理与技巧》等23部。
大学科研创新势头强劲。近三年来,共主持各种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120多项,到位经费1.3万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科学技术奖、梁希科普奖等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SCI、一级刊物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著作15部,授权国外外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8项。
大学人才培养成效明显。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推手,以班主任科研、学科大赛和创新项目为途径,促使教学、科研和实践相融合,推进校企用联合培养。近两年,大专生主持市级及以上学院生科研训练项目39项,其中国家级23项,省厅级16项;出席学科大赛获省局级以上奖项286人次,获其他市级及以上荣誉81项。近两年,大专生就业率达98%,读研率超40%。
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先后与法国奥本学院、英国利物浦学院、香港浸会学院等高校构建“2+2”、“4+1”、短期访学等多种方式的合作办学关系。
大学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力推动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学变革,切实加强科学研究,充分注重平台建设,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进程,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大学综合实力,创建国外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数据截止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