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6-02 23:46:02作者:admin2
高中老师常说,要先把书读厚,再读薄。做再多题,万变不离其宗,根源就是课本上能找到的知识点。我想这是契合王国维所说的读书乃至人生的三种境界的。
比如我读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开篇看得一头雾水,多重并置的世界,听不懂的爵士乐,俄狄浦斯王的希腊神话,弑父娶母的预言,命运的交错等等。初读像门外汉一样张望门里面未知的一切,渴望了解,渴望大门打开。即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慢慢读进去后发现,这岂止是村上的一本小说,简直融会贯通了多部小说,到处藏着典故,包括致敬大江健三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小说的情节化用。这不仅仅在读一部小说,而是在探寻不同于日本小说传统的“物之哀”的、村上所创造的没有时间流逝的永恒。再读像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徜徉其中,乐得自在。即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真正读完才发现,这本三指厚的小说不过在说少年如何对抗社会而逐渐成长,并且认知到为追求而需要付出的代价。这才是永远、永恒的少年。主题其实很明确,兜兜转转,方才明白。即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进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纵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
人们爱词,更多是爱那种似愁非愁的古雅,爱那种寄情于物的衷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心底最深处,欲语还休。词,便是如此,不过寥寥数字,便能将一个人的心境勾勒地淋漓尽致,而又不失丝毫美感。这样神奇之物,又怎能叫人不醉心。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评悟,我只能略知半解。诗词读着确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可谓乐在其中吧。遥想,南唐后主李煜那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便浮上心头。有着傲视天下的才情,却无奈投错了帝王家,将南唐江山拱手相让。若此生为平民,他的结果是否会不一样呢。“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是那个奉旨填词的柳永,那个埋没于市井却散发了千年光辉的柳永。我时常想着,能咏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他,整日穿梭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心中到底是怎样一种凄苦呢。
一本书完了,万千个故事也就此结束。千奇百态的人和事,一夜之间消失于世。昨天还是骇世惊俗,今天则平淡如水。虚无就虚无,过眼便过眼,人生本就是攥在手里的水,总是流逝,从来没有什么千秋万载。他们,终究是消失于那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的,唯有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文字,代替他们诉说着另一个故事。
人生一世,忽然而已。窃以为,与其说读《人间词话》这本书,不如说品味一首又一首的好词。每一首词,都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人生。或失意,或凄苦,又或是壮志难酬……一切的一切,都潜藏于每一个精美而古典的汉字里,等着后人去挖掘,去欣赏。 幸之,你我皆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