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育部公布高校最强专业名单,哪些学校最多?!

教育部公布高校最强专业名单,哪些学校最多?

更新时间:2022-07-25 13:05:45作者:admin2

教育部公布最强专业名单,自然是北大、清华最多了。北京大学最强专业16个:

清华大学排名第一的专业14个

这份最强专业

名单出台较早,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学科,都增加到了21个,并列排名第一。我们来看一下:

北京大学在原来16个学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国史、

生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五个学科。

清华大学在原来14 个学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个学科,分别是:风景园林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公共管理。

除了清华北大,高校最强专业多的院校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有18个学科被评为A+,浙江大学有11个学科,人大9个,中国科技大学7个、北师大6个:

除此之外,还有复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各有三个最强专业,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各有四个。其他院校也有强势专业,不过很少。

中国顶尖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如何?

英国自诩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和教育发达地区,因此每年都会搞出好多的世界大学排名,比如科研水平评估排名,泰晤士报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还有美国的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中国的软科世界大学排名。

一般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泰晤士报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但是熟知归熟知,对于认可度还是褒贬不一的。先来说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评估标准:教学(学习环境):30%;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收入和声誉):30%;引文(研究影响):30%;国际展望(工作人员、学生和研究):7.5%;产业收入(知识转化):2.5%。

在2019泰晤士报排名中,中国大陆地区顶尖高校上榜的有:前200名,清华大学(22,亚洲榜首),北京大学(3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3),浙江大学(101),复旦大学(105),南京大学(135),上海交通大学(190)。

2019QS世界大学排名:

评估标准: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占40%;全球雇主评价,占10%;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占20%;教师/学生比例,占20%;国际学生比例,占5%;国际教师比例,占5%。

中国大陆地区顶尖高校上榜的有:在一千所大学中中国大陆地区高校有40个席位。前100名,清华大学(亚洲榜首,17),北京大学(30),复旦大学(44),上海交通大学(59),浙江大学(6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

虽说这些国际排名更偏向于西方国家的高校,但是在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性,而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同时我们也由此看出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的地位是在不在上升的。这得以我国科研投入的快速增长,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

2010至2014年中国研究人员增长率在国际上最高,达到6%。

在学校评估实践中,专业评估机构对大学竞争力予以分析的指标一般集中于五个方面:财政经济竞争力、在生源市场和科研市场的竞争力、物质技术竞争力、师资竞争力、毕业生竞争力。[1]世界大学排名榜就是此类实践的代表之一。该排名榜是由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Symonds)所发布的一项全球性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榜,其宗旨在于提供一种交流平台,通过评价不同大学的教育质量,以帮助全球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全球范围内挑选适合自身就读的高校。2004-2013年期间,QS连续十年对排名全球前列的顶尖大学进行了年度排名,以反映顶尖大学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的发展态势和竞争力,其对大学竞争力予以分析的指标集中于五个方面:行业学术声望、学术论文引用率、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师生比例以及国际学生的比例。[2]

为深入了解中国大学在全球教育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本研究以世界大学排名榜近

十年的排名数据为样本,挑选排名前200名的亚洲顶尖大学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7.0和Excel2007进行数据分析,以顶尖大学数量的相对增长率、排名平均竞争力和排名增长率三项指标为标准,分析中国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改善对策。

一、指标分析

1.顶尖大学数量及相对增长率

为说明不同国家或地区顶尖大学在数量上的增长,本研究以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榜前200名的亚洲顶尖大学为样本,按照每5个年度为一个周期,分别测算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第一周期(2004-2008年)和第二周期(2009-2013年)中顶尖大学的平均数量,进而比较顶尖大学在两个周期间的数量增长,以及整个亚洲地区在两个周期间的数量增长,最终通过两者之比得出不同国家或地区顶尖大学

中国大陆大学

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

——

以世界大学排名榜近十年的排名数据为依据,挑选排名前200名的亚洲顶尖大学建立数据库,以顶

尖大学数量相对增长率、排名平均竞争力和排名增长率三项指标的变化为标准,分析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研究认为,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处于中下游。

在数量上的相对增长率。

△G(%)表示特定国家或地区顶尖大学在数量上的相对增长率,△G表示特定国家或地区在两个周期之间顶尖大学的增长数量,△A表示亚洲地区在两个周期之间顶尖大学的增长数量,具体公式为:

若△G(%)的数值大于0,表示与亚洲地区顶尖大学的增长数量相比,该国家或地区顶尖大学的相

对增长数量更快;△G(%)的数值等于0,表示该国家或地区顶尖大学的数量没有增长;△G(%)的数值小于0,表示该国家或地区顶尖大学的相对增长数量落后于亚洲平均水平,或者出现数量不增反降的现象。

从顶尖大学的绝对数量来看,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日本大学存在明显的群体优势,近十年间始终在大学数量方面占据领先地位。2004-2013年期间,先后共有14所日本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榜前200名以内,每年均维持9或10所,约占亚洲顶尖大学群体30%的份额。紧跟日本大学之后,进入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中国大陆大学稳定维持在6或7所,约占亚洲顶尖大学群体19%的份额。此外,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数量也基本稳定在5所和2所,结合两地的面积和人口数,其顶尖大学的数量已非常可观。

但是,从顶尖大学的相对增长数量来看,韩国的表现最为突出,其顶尖大学的数量从2004年的3所逐步增长至2012和2013年的6所,在数量上逼近中国大陆大学,其相对增长率高达57.1%,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相对增长率则达到19%;中国大陆紧随其后,相对增长率达到14.3%;之后,则依次是马来西亚和泰国,相对增长率分别为9.5%和4.9%。相反,日本和印度的相对增长率为负值,顶尖大学的相对增长数量落后于亚洲整体水平。有关进入世界大学排名榜前200名的亚洲大学的数量变化及相对增长率情况,具体见表1。

此外,区别于排名在50-200名之间的大学,能够进入大学排名榜前50名的亚洲大学,属于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第一集团,在实质上已具备与欧美一流大学竞争的实力,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专门说明。近十年来,亚洲地区稳定保持在全球排名前50名的大学分别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香港大学和国立新加坡大学,其中东京大学曾在2004年的排名榜中排名第12位,是迄今为止亚洲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榜中的最高排名。但近3年以来,排名表现最为出色的大学分别是香港大学和国立新加坡大学,处于亚洲大学领跑者的地位。比较而言,中国大陆表现最好的是北京大学,曾在2006年进入世界排名榜第14名,但至2006年之后,直接跌至36名之外,近5年的排名与清华大学接近,均维持在50名左右。有关进入世界大学排名榜前50名的亚洲大学的排名变化情况,具体见表2。

表22004-2013年期间亚洲国家或地区进入世界大学

排名榜前50名的大学

2.排名平均竞争力

为说明不同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大学竞争力,本研究以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榜前200名的亚洲顶尖大学为样本,分别测算亚洲大学年度排名均值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排名均值,进而比较不同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大学排名平均竞争力。具体公式如下:

△M=M-M n

其中,M表示亚洲地区所有顶尖大学在某年的排名均值,M n表示某国所有顶尖大学在某年的排名均值,△M表示某国大学排名均值与亚洲排名均值的差额。如果△M的数值大于0,表示该国家或地区表12004和2013年期间亚洲国家或地区进入世界大学排名榜前200名的大学数量和相对增长率

的大学排名平均竞争力领先于亚洲平均水平。相反,则表示该国家或地区的大学排名平均竞争力落后于亚洲平均水平。关于2004-2013年期间,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大学排名平均竞争力变化情况,具体见表3。①表3关于2004-2013年期间亚洲国家或

地区大学排名平均竞争力

由表3可知,在亚洲地区,大学排名平均竞争力在十年间均领先于亚洲平均水平,其中,处于领头位置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日本则紧随其后,其排名平均竞争力在2008年以后基本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而韩国的进步最为明显,其2004年的排名平均竞争力仅为-51.1,落后于亚洲平均水平,但此后基本保持逐年提升的趋势,在2007年之后,其排名平均竞争力基本维持在亚洲平均水平上下10个点位。

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大学的排名平均竞争力在亚洲地区处于中等偏下位置,除2005年领先于亚洲平均水平之外,其他年份均落后于亚洲平均水平,在2011年之后基本落后于亚洲平均竞争力之下15个点位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韩国相比较,在2008年之前,中国大陆大学的排名平均竞争力在整体上要优于韩国大学;但从2009年开始,韩国大学的排名平均竞争力开始逐步接近甚而领先于中国大陆大学,两国大学在2013年的排名平均竞争力分别是-14.8和-1.6,说明在排名平均竞争力上,中国大陆大学落后于韩国大学13.2个点位。这说明,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中国大学的进步不够,与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学相比,不仅未能追赶原本领先于自己的国家或地区,也未能维持其原有的竞争优势。

3.排名增长率

为说明大学排名的增长变化,本文以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榜前200名的亚洲顶尖大学为样本,按照每4个年度为一个周期,分别测算第一周期(2004-2007年)、第二周期(2007-2010年)以及第三周期(2010-2013年)的平均排名,进而比较大学在3个周期间的排名增长。△G表示两个周期排名增长的差额,G n-1表示前一个周期的大学排名,△G(%)则表示两个周期之间大学排名增长的百分比。具体公式如下:

如果△G的数值大于0,表示该大学排名与上一周期的排名相比有所退后;△G的数值等于0,表示该大学排名与上一周期的排名保持一致;△G的数值小于0,表示该大学排名与上一周期的排名相比有所进步。

为说明大学排名的增长趋势,本研究仅挑选2004-2013年期间,排名增长率处于前10位的亚洲大学以及中国大陆大学进行说明,具体见表4。②

表42004-2013年期间亚洲国家或地区大学排名增长率

由表4可知,大学排名增长率处于前10位的大学,排名增长率均在30%以上。其中,韩国大学占有4个席位,日本大学占有3个席位,中国香港大学和中国台湾大学分别占有2个和1个席位。此外,在亚洲地区,大学排名增长率排在前3位的大学全部来自韩国,分别是韩国科学技术学院、首尔大学和浦项科技大学,这三所大学的排名增长率均在50%以上。

相比较而言,在中国大陆大学中,排名增长率处于前3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排名增长率分别达到28.6%和21.1%,就排名增长率而言,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处于中等水平。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排名增长率则处于负增长。这表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不断

加剧,这些大学的排名不升反降。从大学排名的进步趋势来看,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大学的进步不够、提升乏力。

二、讨论与分析

以QS世界大学排名榜近十年的排名数据为依据,在综合顶尖大学数量增长率、排名平均竞争力和排名增长率三项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此持相同观点,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处于中下游水平,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更大。

1.在进入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50所亚洲大学中,中国大陆大学的排名徘徊在50名左右,落后于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大学。

2.在进入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200所亚洲大学中,从大学数量增长率来看,中国大陆大学的增长率为14.3%,落后于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大学。

3.从排名平均竞争力来看,中国大陆大学的排名平均竞争力在亚洲地区处于中等偏下位置,其2009年之后的排名平均竞争力被韩国大学超越。

4.从排名增长率来看,中国大陆大学也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排名增长率处于前10位的亚洲大学中没有一所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大学,其整体排名增长率落后于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大学、提升乏力。

结合世界大学排名榜的评价指标,我们认为,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不足,在国际通行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Scopus科技论文索引中发表的论文不足,引用率不高。同时,就大学而言,由于学术成果的两极化倾向显著,学术团体的影响因子反而会因为一部分低质量的学术成果而降低团体的平均表现,并进一步损害大学在专业领域的声誉,导致大学在行业学术声望和学术论文引用率两个指标上遭受损失。

其二,受就业困难、“公务员热”以及大学课程与职业实践脱节等问题的影响,在雇主满意度的指标上,中国大陆大学同样表现不佳。由于雇主满意度主要根据市场原则来判断不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毕业生在知名企业和其他营利性机构中的表现,因此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不利表现以及偏爱政府机构的求职行为均会影响大学在排名榜中的排名。

其三,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国际学生比例以及国际师资比例不足,意味着大学在国际生源市场和师资市场中缺乏吸引力,导致大学在师生比例和行业学术声望两个方面受到影响。与其他亚洲顶尖大学相比,大陆大学在专业课授课、科研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很难像韩国和中国香港大学一样全面推行以英语为主的授课和科研工作,因而在吸纳国际学生和国际师资方面存在客观困难。

三、对策与建议

当前,相对于中国经济在亚洲经济圈中的影响力,提升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已刻不容缓,否则中国大陆大学将在知识、信息、人才的提供方面难以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将在未来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发展动力。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升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相比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可能更具务实性,也更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为提升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政府和有竞争力的大陆顶尖大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确立国际化视野,培育第三方的大学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建立以大学整体绩效为本的财政拨款机制。长久以来,中国大陆高校一直定位于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竞争,由于缺乏有力的挑战者,不少名牌高校早早确立了优势地位,而基于“211工程”和“985工程”所带来的财政投入优势又进一步巩固了这些大学的领先地位,导致它们在国内缺乏竞争对手,禁锢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在政府和高校之外,培育第三方的大学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建立以大学整体绩效为本的财政拨款机制,既有助于改善大学之间的竞争格局,也有助于激励传统上的“非名校”向“名校”发起冲击,督促所有的大学不断进步。同时,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经验,积极拓展中国大陆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榜中的规模,扶持更多具有活力和提升空间的大陆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榜前200名的队伍,以建立整体优势,扭转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劣势,也是中国大陆高校未来亟需努力的方向。

第二,建立科学务实的科研管理机制,改变以行政官僚为科研评价主体、以科研数量为评价核心指标的科研管理机制,建立以学科专家为科研评价主体、以科研质量为评价核心指标的科研管理机制,重建中国大陆大学在国际学术圈中的整体口碑和声誉。同时,对顶尖大学来说,扶持有潜力的学术团体发表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改善团体成员在论文质量上的平均水平,将对提升大学的世界排名产生直接影响。此外,政府和大学应该在国内支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推动这些期刊进入科学引文索引和Scopus科技论文索引,以帮助大陆学者逐步进入国际一流的学术群体,并最终创办以研究本土问题为核心的世界性刊物。

第三,确立国际化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就业市场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研究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以领先的科研成果引领课程发展,改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就业能力,加大毕业生在企业和其他营利性机构中的就业,以进一步加强顶尖大学对国家核心产业的直接推动力,进而巩固顶尖大学在就业市场中的品牌影响力。

第四,在生源市场中积极吸纳国际生源,调整大学的生源结构,并通过多元化的生源构成反向影响大学的教学系统和管理系统,提升大学的国际声誉和教学管理效率。同时,在学术人力资源市场中灵活聘用国际师资,以充实大学的研究能力,拓展和丰富研究方向,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交流机制,从而在与国际学术圈接轨的同时形成高质量的、更有辨识性的学校文化形象。

为您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费用大概多少钱

考试,三才也为大家准备了这些资料,可能有人还在问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名费用是多少,来下面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吧! 据“2017年上海市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鉴定公告”可

2021-04-16 07:41

人力资源师可以自己个人报名吗

1、不能自己报名,只能通过培训机构报名参加考试。 2、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程序填写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鉴定报名表》 提供以下资历证明: 1)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

2021-04-16 07:33

人力资源资格证怎么报考

现在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培训,然后参加培训,培训结业后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 考试程序 1、在各省和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代理机构报名 2、由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

2021-04-16 07:19

人力资源管理3级考试时间多少分钟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专业能力考核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人力资源管理师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举行一次,上半年,5月的第三个周末(一般是周日),下半年,11月的

2021-04-16 03:10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科目

一、职业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

2021-04-16 03:10

人力资源师如何报考!今年什么时候考试?

试时间:2013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5月19日、11月17日。报考方法:在报名时间期限内登录当地报名官网进行报名或者到当地报名点现场报名。考试内容:3、4级考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二

2021-04-15 21:5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