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3-01-17 16:12:19作者:佚名
牛弹琴:秦刚与韩外长通话没客气 不快之情在字里行间
资料图
中国新外交部长秦刚,现在已经出发去了非洲。很有意思的是,他去非洲前,打了4个电话,对象是4个国家的外长。
可能也不止4个电话,但看外交部网站,有公开报道的电话,就4个。
第一个在1月1日,对象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其他三个都在1月9日,分别是
第二个,1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第三个,1月9日,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
第四个,1月9日,韩国外长朴振通。
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通稿很简短,信息量很大。完全个人观点,五个很意味深长的细节吧。
细节一,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布林肯。
这或许也很正常,看新闻,当时秦刚应该还在美国,身份非常特殊,外交部通稿中的表述,是“外交部长秦刚大使”。
先当驻美大使,后当中国外长,以前也有先例。但同时既是外长,还是驻美大使,这种身份,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新中国外交历史上前所未有。
对于这次通话,外交部通稿就简单一段话:
当地时间2023年1月1日,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在美国与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秦刚向布林肯道别,忆及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布进行了数次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会见。期待与布继续保持密切工作关系,推动中美关系改善发展。双方并在通话中互致新年问候。
秦刚就任外长后,第一个电话是中美外长之间,有特殊的背景,但多少也说明了中美关系的特别重要性。
电话总体很积极,两人还互致新年问候。但公开的报道,就这么简单一段话,也是秦刚四个电话中最短的通稿,既可见新外长的风格,也可见中美关系的微妙。
资料图
细节二,有两次外长电话,是“应约”。
一个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另一个是和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
“应约”,我的理解,应该是这两位邻国外长主动打电话来的。
当然,主动打过来的,也肯定不止这两个国家,但反正中国赴美签证,中国外交部公开的电话外交,俄罗斯在前,巴基斯坦在后。
或多或少,也说明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
有没有微妙的外交考量呢?
我不知道,但中美外长通过话后,拉夫罗夫马上打电话过来,成为第二个和秦刚通电话的外长(至少公开是这样),有意思吧。
第三个是巴基斯坦,那就不需多解释了。
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铁。所以,电话很快就打了过来。
细节三,三名外长,向秦刚表达了“祝贺”。
看了外交部通稿,通电话的四名外长中,三人表达了对秦刚出任外长的祝贺。
哪三个?
都在1月9日,即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韩国外长朴振通。
按照常理,布林肯估计也表达了祝贺,不然也不符合外交礼仪啊。但外交部稿件没有提,真相我也不知道,大家自己揣摩吧。
拉夫罗夫除了祝贺,还表示期待与秦刚建立良好工作关系。
巴基斯坦朋友显然最热情,根据外交部通稿,比拉瓦尔“再次祝贺秦刚就任中国外长”,表示巴中“铁杆”兄弟情谊是指引巴对华外交政策的“北极星”,期待共同推动巴中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请注意“再次”,也就是说,这不止第一次祝贺了。
那可能之前就有电话,或者有相关的贺信与贺电。
巴铁果然是巴铁,就是不一样。
资料图
细节四,四通电话,各有外交玄机。
中美外长电话,这句话最有意思,“秦刚向布林肯道别,忆及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布进行了数次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会见。”
我的理解,这句话多少也算辟谣。一些美国人此前宣称,因为中美关系糟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不待见中国驻美大使。但看到这句话,有些真相只是大家不了解而已,两人其实有很多次会见,而且气氛还不错。
中俄外长电话,这句话也颇有深意,“(秦刚表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我们愿同俄方携手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将中俄关系推向前进。”
三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俄关系非常好,但不是结盟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中俄关系会不断推向前进。
中巴外长电话,秦刚强调,“中国农历春节将至,中方高度关注在巴中国公民的安全,希望巴方继续采取有力的安保措施。”
中国新外长,对这一点很关注,多少也有些担忧。
我看到巴基斯坦外长也明确承诺:“祝愿中国人民兔年新春快乐。巴方将竭尽全力保护中方在巴人员、机构和项目的安全。”
资料图
细节五,与韩国外长的电话,最是内涵丰富。
两人间的第一次通话,没有“应约”。
除讨论了两国关系、朝鲜半岛局势,并互致新春问候外(大家都过春节),这句话很有内涵,“秦刚对韩方近期对自华入境人员采取临时限制措施表达了关切,希望韩方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
这显然是针对性的。中国调整政策放开后,一些国家马上变脸,其中就包括韩国,也包括日本,甚至不顾科学事实和疫情实际,对中国来客歧视性对待,让人心生反感。
甚至在韩国机场,有爆料称中国旅客被单拎出来,必须脖子上悬挂黄牌,然后各种检查手续。
友好归友好,问题要解决。对疫情的一些担忧可以理解,但这种歧视性做法让人难以接受。所以,秦刚也没客气,第一次和韩国外长通电话,就明确表达了关切。不快之情,字里行间。
韩国怎么回应?
反正,我们没看到有切实的改善。
于是,第二天,我们就看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的公告:
根据国内指示,自即日起,中国驻韩国使领馆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上述措施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韩国执意这样做,那对不起,我们也不客气,对等反制,而且特意标明“根据国内指示”。
哦,忘了加一句,稍晚,中国驻日使馆也宣布:自即日起,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暂停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何时恢复,请候通知。
好歹之前中韩外长还通了个电话,中日连通话都没有。外交讲究对等,既然你搞歧视性,那我们也只能奉陪。
不得不说,新外长秦刚,这一点够刚。
中国反击防疫歧视性政策向日韩"开炮" 韩方表示"遗憾"
中国放开新冠防控措施后,许多国家针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严格的入境措施。针对他国缺乏科学依据的政策,中国在1月10日开出反制第一枪——外交部连发“韩国、日本公民暂停赴华短期签证”的通知,可谓是针对他国在防疫政策中歧视中国公民的反击令。
韩国政府1月10日对中国发出的反击令表示遗憾。
资料图
1月10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通告称,“自即日起,中国驻韩国使领馆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上述措施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近日,韩国要求自中国的游客在入境后一天内接受核酸检测。从1月5日起,来自中国的旅客必须提供登机并抵达韩国前48小时内进行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还有24小时内的快筛检测证明。抵达后,他们将进行另一次测试,持有短期签证的人,将在一天内在特别指定的地点测试,韩国公民和居民将在其居住地隔离观察。
资料图
中国新任外长秦刚1月9日与韩国外长朴振通电话,针对韩方近期对自中国大陆入境人员采取临时限制措施表达关切,希望韩方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
但韩方没有改变,仍诡辩称,韩国政府加强自华入境防疫的措施有其科学、客观的依据,韩方一直与国际社会公开透明地共用疫情信息,也一直通过外交管道向中方传达这一立场,今后将再次向中方传达上述立场,继续展开密切沟通。
于是,中国在1月10日根据对等原则采取以上措施。
资料图
中国发出的通知说的很明确,就是反击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性入境政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日称:“部分国家采取仅针对中国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学依据,一些过度做法更让人不能接受。”“我们对试图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达到政治目的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将针对不同情况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
而在1月10日晚20点54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也发出类似通知,称“自即日起,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暂停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何时恢复,请候通知。”
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之后,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事实和本国疫情实际,仍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采取对等措施。我们再次呼吁相关国家从事实出发,科学适度制定防疫措施,不应借机搞政治操弄,不应有歧视性做法,不应影响国家间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初,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三年之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中国政府做出如此决定是有科学根据的,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表示,第一是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第二是在大多数人接种新冠疫苗后,中国人的主动免疫水平在明显提升,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比例也达到了一定要求;第三是我们从用药的手段、对重症救治的一些资源准备等等,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看,可以进行防控级别调整。
而目前中国赴美签证,中国多个省市大部分人已度过新冠感染期,1月10日,中国人口大省河南省就宣布,第一波感染高峰已平稳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