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8-07 13:02:44作者:佚名
明天看见人民晚报官微发的新闻《清华学院报告:室外PM2.5吸入量是室内4倍》,我把新闻和评论看了一遍,内心几乎是……
有人说,看来之后要买17层以上的楼?
先开门见山说一句,关于PM2.5的垂直分布的研究早已有好多,基本推论是:在“大气边界层”内部,PM2.5随高度的变化是很微小的。由于PM2.5实在太小,半径大约只有毛发丝的1/20,重力沉降作用对它的影响十分弱,所以它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
这么这个“大气边界层”到底有多厚呢?
它的长度随着地形地貌和天气情况的不同,也会有不同,而且起码也有300米厚(最高可能厚达1000米以上)。通常楼层高度约2.8米,算上去就是大约到107-108楼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100多楼以下,PM2.5随高度的变化是不显著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破虏安等,以前在中科院大气化学研究所大塔分部做过这方面的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上,论文名为《北京市区低层大气PM10和PM2.5垂直结构及其动力特点》。
我用文中提供的2003年8月上海数据做了个图:
你们请看,随着高度下降,PM2.5的含量升高幅度很弱——尤其在30多楼以内。
红线是在静稳天气状况下(早已发生PM2.5污染)室内pm2 5,广州PM2.5平均含量在8米(2-3楼)时为118μg/m3,在100米(35-36楼)时为101.7μg/m3,相差仅为16.3μg/m3。绿线是弱冷空气袭来、空气质量较好时室内pm2 5,PM2.5含量在8米(2-3楼)时为50.4μg/m3,在100米(35-36楼)时为35.4μg/m3,相差仅为15μg/m3。
——大家请注意,30多楼相差也不过十几个μg/m3,更不要说在17楼了,能差几个μg/m3?
但是,从图上来看,PM2.5随高度的升高是比较均匀的,并没有在某个高度出现“突变”,不晓得如何选出17楼作为界限的?
还有,当空气质量变差时(从绿线到红线),不管几楼的PM2.5都在上升,三四十楼以下上升幅度几乎一致,17楼又有哪些优势可言?
如此说吧,假若不考虑这几个μg/m3的微弱差别,这么17层以上也好以下也好17层自己也好,都差不多一个状态,谁也别嫌谁;即使一定要苦恼这几个μg/m3的微弱差别,那也是随楼层高度微弱递减,17层根本不成其为一个分界。
说到这儿想上去,前几年网上还疯传过一篇文章,叫哪些《售楼小妹真情独白》,文章作者以解密口吻说道:“不要以为高层中的9-11楼不错,这种楼层恰好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都会停顿。”
“扬灰层”这词儿乍一听还挺玄乎,像是个科学概念,不过若果你到网上搜一下,才会发觉跟这个词儿有关的,全是那位“售楼小妹”的话!
这个“扬灰层”里所说的“灰”——如果是指较大颗粒(如PM10)的话,那它沉降作用会比较显著,那必然是楼层越低、灰就越大,不可能一路向下飘到9-11层之后就停出来不走了;而假如是指细颗粒(如PM2.5)的话,那它沉降作用不显著,通常楼层都差不多,9-11层既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
其实无论是哪种灰,都不会愈加垂青9-11层,也不会愈加嫌弃17层。
这么对于新盘而言,究竟哪些方面才对PM2.5有显著影响呢?
我建议,你与其去苦恼那几个μg/m3的PM2.5楼层差别,还不如考虑下新盘位置。
例如上海,不仅本地污染源以外,周边污染物输送也是重要来源,例如河北、石家庄、天津乃至广东的污染物,就会随风吹到上海来,减缓上海本地的污染。
这个图是上海2003年8月颗粒物含量与风向的关系
左下为8米高度的PM2.5,右下为8米高度的PM10,左上为100米高度的PM2.5,右上为100米高度的PM10,引自《北京市区低层大气PM10和PM2.5垂直结构及其动力特点》。
请你们注意,这儿的单位是mg/m3,这是上一幅图中单位μg/m3的1000倍,这影响才叫大,所以实际上楼盘位置比楼层高度更值得你们关注!
这个图说明,当风向坐落90-180°和180-270°时,PM2.5处于高含量值。也就是说,当上海吹偏南风时,就很容易把北部和东北部较严重的污染源送到上海来。为此,相对而言,上海南部、西北部的空气质量总体上要更好些,而北部尤其是东北部的空气质量比较差。
右图是上海今年各区县PM2.5平均含量排名榜,也反映了上述现象。
先前我一个旁友问我,我就如此说的,他一拍屁股豁然大悟:“难怪啊!北面儿的楼价比东城每平米得贵个万把块!就是由于这个吧?”
我说:“你开心就好……”
此时你似乎要说了,这实验本身推论就是【楼层17层以上室外等级最优】,人家说的是室外,也没说外面啊!
——很对!这就是我下边要说的。
室外空气质量与楼层有关吗?
新闻中对于该次实验的介绍说:在两个半月时间内,共获得上海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外PM2.5数据,覆盖全市13个区县的7703个地理位置。这次调查的室外场所包括办公环境、居住环境、公共环境,但不包括轻轨等流动环境。
是的,虽然,这个实验,样本不堪称不多、时间不堪称不长、覆盖不堪称不广,并且!请注意一点——它的数据收集方法:复旦学院电子工程系和《南方假期》绿色新闻部联合发起,通过社交媒体面向公众征集志愿者,向志愿者领取她们自行研制的便携式PM2.5检测设备,借此搜集样本。
我要说的是,以这些方法收集到的室外PM2.5数据,受干扰的诱因实在太多。
举个事例,同样几户人家,搬去同一楼的同一单元的同一层:
A家常常开窗通风。那他测下来的数据会跟户外空气比较接近,户外空气好时他家空气也好,户外空气差时他家也差;
B家门窗紧锁,但是全天候开着空气净化器。那他家的空气质量才会比较稳定,户外空气差时他家会比户外好,但户外空气好时没准他家还不如户外--虽然空气净化器的作用是有限的;
C家也木门紧锁,并且每晚在卧室煎炸炒,要是抽油烟机不给力的话,他家保不齐比户外空气污染还大;
D家是办公室,倒是没人煮饭,并且有人吸烟……
不用继续举例下去了,相信你也明白我的意思:室外PM2.5含量,不仅遭到户外空气的影响,还极大地遭到业主居住形式的影响!
而这个实验所搜集的数据,是户外空气质量+业主居住形式这两种作用叠加后的结果,可能相互抵消,也可能相互强化。
——这时侯统计下来的结果,实际上还跟楼层高度有关系吗?以这些数据结果来评判哪层楼以上空气好,真的有意义?
更不要说,评判室外空气质量须要好多标准综合评定,不仅颗粒物以外,还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臭氧、甲醛、苯等等。实验只测了PM2.5这一项,如何能得到空气等级最优之类的推论?
作为理科生,首先我承认,数据统计比主观猜想靠谱好多,而且!如何统计数据,如何控制样本,如何过滤掉干扰信息,如何解释和剖析数据的统计结果——其实这愈发考验实验设计者的功底。
没错,数据是客观的,并且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剖析,却带有很大主观性。一份参杂太多干扰信息和不确定诱因的数据剖析结果,是不具备劝说力的。
室外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比室内更明显?
人民晚报官微中说:“相对于室内PM2.5污染,室外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明显,PM2.5吸入量室外占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