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3 12:26:43作者:佚名
文/裴晓锋
关于李绅《悯农》的作诗地点,一说是李绅中进士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的二人久别重逢,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时所作。
还有一说是无锡博物馆和惠山古镇尊贤祠介绍,李绅十五岁在惠山读书时,目睹附近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才写出这篇千古传诵的《悯农》。
诗是以"春种一粒粟"开头的,但无锡地处长江下游,而亳州在在淮河流域,地理上更接近于北方,两地相距几百公里,按照现在"北麦南稻"的种植模式和结构,都与粟关系甚远。
那么,李绅究竟是在哪里看到农民种植"粟"的呢?
一 疑问
01
我们都知道,种植水稻是离不开水的,只有在收割前为防止水稻倒伏,才需要排掉稻田的水。
北魏《齐民要术》中就有稻田排水对于防止倒伏、促进发根和养分吸收的记载。南宋的《耕织图》,有水稻栽培从整地、浸种、催芽、育秧、插秧、耘耥、施肥、灌溉等直至收割、脱粒、扬晒、入仓的全过程,是古代水稻栽培技术的再现。
并没有关于稻田锄草的步骤,因为水稻耐水的缘故,水稻除草也简单,只要时间合适,利用土壤粘性与大部草在水下会缺氧腐烂达到除草目的,基本上是不用"锄"的方式来去除杂草的,但《悯农》却说"锄禾"。
02
日头当午的时候,农民在田地锄草而满头大汗,应该是炎炎夏日的"日当午",根据无锡地区播种的习惯,夏季的水稻可长至齐膝高,而此时的水稻是最需要水分的,但诗却说"汗滴禾下土",说明禾苗下面的是土而不是最需要的水。
03
需要锄禾,下面又是土,所以田地里种植的是"粟"的可能性就比水稻大,那么,无锡的惠山在那时就大量种植粟了吗?
二 稻粟
我们来看"禾"的释义,禾,古代一般指谷类作物的幼苗,古书上指粟。南方有"禾场"的方言,指打稻子或晒稻子等用的场地。
因而,禾在这里更多的是指粟或者稻,况且小麦在北方是属于秋种夏收,在炎热的夏天,断然不会有麦可锄草。
带着前面的疑问,我们回顾一下水稻和粟的栽培历史,看看能不能找到端倪。
01 水稻栽培史
我国的水稻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2万至1.6万年前的湖南地区,1993年中美联合科考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最早的古栽培稻。
《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说明大禹时期就已广泛种植水稻。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遗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
考古发现四十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尤以太湖地区最为集中,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也有散存。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山东也有发现遗存出土的炭化稻谷(或米)。
由此可见,中国水稻原产于南方。
唐、宋以后,南方稻区逐渐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
唐代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充分反映了江南水稻对于供应全国粮食需要和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
据《天工开物》估计,明末时的粮食供应,大米约占七成,麦类和粟、黍等占三成,而大米主要来自南方。
毫无疑问,唐代时的无锡应该是以种植水稻为主。
02 粟栽培史
初唐时期,北方地区的小麦和粟相比,仍然处在次要的地位。在《齐民要术》中,大麦、小麦被排在了谷(稷、粟)、黍、穄、梁、秫、大豆、小豆、大麻等之后,位置仅先于北方不太适宜的水稻。
唐初实行的赋税政策规定春种一粒粟的粟,税收的主要征收对象是粟,只有"乡土无粟,听纳杂种充",而小麦则属于"杂种(稼)"之列。
唐建中元年(780年)实行的"两税法"初次将小麦作为征收对象,小麦的地位才有所上升。
所以,粟一直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以前的主要粮食作物。
距今约7000多年的河南裴李岗和河北磁山遗址,表明黄河流域粟的驯化栽培历史悠久。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也可说是旱农耕作的粟、黍文化。
《诗经》中出现的与粟有关的字有"黍"、"稷"、"秫"、"粱"、"糜"和"芑" 等。
"黍"亦称"稷"或"糜子";"稷"就是"粟",也就是小米;"秫"指粘性粟,后泛指一切粘性的谷粒;"粱"指穗大芒长粒粗的粟;"糜"是赤色的"粱";"芑"是白色的"粱",类型虽然不同,但大多会归集与"粟"。
《汉书·食货志》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
"粟"常被用作主要粮食作物的通称。因其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所以极其耐旱,特别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直到唐后期水稻生产发展,加之小麦地位的上升,粟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才有所下降,但在北方地区小米仍然是农民的主粮,粟作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一直耕种至宋朝,甚至辽金时期中原仍主要以小米为主食。
三 结论
简单厘清了水稻和粟的栽培历史和地位,我们不难发现,粟和稻作为古代人类种植的主要作物,南方主要种植稻,北方主要种植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南稻北粟"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布局,唐代亦是如此。
实际上,历史上稻和粟的种植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有一个双方重叠的混作区。
这个区域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晚期基本形成。大致是东至黄河在渤海湾的入海口,南以淮河为线,西抵伏牛山与秦岭汇合处,北达豫北地区,涵盖今陕西、河南、江苏、安徽和山东等省。
从混作区可以看到,混合区的南线大抵以淮河为线,作为多丘陵多水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不会种植粟的。
综上所述,唐朝时无锡地区以稻米为主食是毫无疑问的,但也不排除有少量粟的种植,可是也不至于到"四海无闲田"普遍种植的程度。
根据农作物的习性,诗中所说的应该是粟,所以,这首诗也许并不是李绅在无锡所作,而在更适合种植粟的亳州地区更为合理。
四 结语
我们无法通过实际的证据证明,诗作一定不是在无锡所作,但凡是总有必然的逻辑和常识。
如果仅是妄自猜测,拿缺乏权威性的史料据断定"这是我的",不仅是在亵渎历史,也是在破坏历史真相。
不排除无锡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就像如今那些关于名人故里之争一样春种一粒粟的粟,争的除了面子,大概更多的是资源吧?
"争"可以有,但要遵守规则,以真实史料为基准,别牵强附会,拿不靠谱的史料糊弄人,重要的是要在尊重历史真相中,提高内涵,才不辜负前人留给我们的那些最深刻的思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