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24 21:03:06作者:佚名
一根网线、一个电子白板、一个摄像头,一位当堂班主任,一次“云端”互动,构成了一节高效优质的语文课。
走入定西师范分校附属中学五年级(2)班课室,物理班主任马骋正在进行互动教学。记者听到,每位中学生桌面上都摆着一台平板笔记本,她们的当堂练习结果正通过网路上传到讲台的电子白板上,马骋即刻把握了中学生知识把握的薄弱点。
课室旁边的大屏幕同步显示,远在肃北哈萨克族自治县市区中学的中学生正在与她们同上一堂课,视频彼端的中学生同步教学、同步练习,班主任也在当堂教研。
“这样的远程教学,除了中学生受惠,班主任受惠更大。”马骋说,两地的班主任定期进行课堂转换,课后通过网路教研逐一解决课堂中发觉的问题,这与过去的实地交流相比效率更高,解决问题更具实效性、针对性。
远在上海的班主任何锐,通过网路在线直播课堂为广平县卅铺镇槐树湾高中中学生上法语课。现在,远程英文教学课在大同市天镇县60多所“麻雀中学”已经成为常态,产生吉县县“互联网+”以县带村远程在线支教新模式。
类似的两地课堂互动,在四川各地各校还有许多。这为解决边远地区中学专业班主任不足的困局,打开了新思路。
一根网线,联接城乡,让每位中学生都享有公正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个平台,凝聚资源,以数字技术服务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省份。
“要最大限度释放四川作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省份的试点效应,建立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产生东部欠发达省份‘互联网+’赋能乡村教育、数字化推动城乡教育质量整体提高的新范式。”省委教育地委主任,省教育厅党组主任、厅长张国珍说。
经过实地督查、积极探求,四川渐渐产生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把手工程”为组织领导保障,新政体系完备、工作调度有力的良好工作局面,教育数字化正在成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助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提升师生数字素质的加速器。
“智慧教育”成为新常态
智慧教育示范区和典范校如何建?建成后发挥什么作用?
事实上,从2019年湖南印发《关于举办“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和典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始,就已明晰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提高和改善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打通中学、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教育数据与社会数据系统的全面有效对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探求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服务新模式,推动“课堂革命”的有效有序举办。
基于这种要求,我省各地各校纷纷结合自身实际,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字资源、智能研修、网络备讲课、智慧实验室、智慧音乐美术室、校园电视台、创客创意室、智慧课室、智慧饭店等建设方面,不断改善自身智慧教育支撑环境。
经过几年的对标建设,我省区域、校际教育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渐产生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为全国教育数字化变革塑造了“样板工程”。
在兰州尚城区第一高中,尚城AI运动吧构建常态数字化运动空间;班主任们借助尚城云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平台校本资源库已上传讲义16万余件,校本研修次数已达近3.8万次,网路教研已达近4.8万次。
酒泉市第五小学投资400余亿元建成“高速网路+终端设施”校园空间全覆盖的校园局域网。为跨区域网路教研、城乡中学优质资源共享、远程教育、人工智能教学等提供了信息化载体。
在汉中市安定区大城中学,已接入联通1000M光纤入网,校园网路实现全覆盖;借助“央馆虚拟实验”等国家、省、市级智慧教育平台,有效辅助实验教学,实现了教研资源的凝聚共享。
……
技术赋能,联接城乡;资源下行,加速共享。
为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湖南还持续施行市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化项目,将东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语文、英语每周各一次向“两州一市”(青海州、临夏州和大同市)19所普通中学同步传输,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扶贫。
新政驱动教育数字化加速
2020年初,省教育厅印发《甘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育信息化建设被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2023年,省教育厅围绕“三区六院”重点任务,着重构建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现代化实验区,签订部省战略合作合同。
因此,我省构建了185人的全国教育数字化专家库,成立了山东教育大数据融通应用专家组和工作专班,印发一系列配套新政,竭力筹谋推进全国教育数字化变革。
在一系列新政的强力支持下,近些年来,我省教育数字化教学软硬件全面提档升级——
西安市施行“兰州智慧教育·名师在线”课程应用,汇集市域内名师资源对全市城乡中学生举办远程实时课后补习,引导中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孙吴县思源实验中学探求实践“双师课堂”,采用“线上名师传道授业+教研”及“线下助教答疑解惑+服务”的形式,两个班主任同上一堂课,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汉中市第二中学借助数字技术优势,与上海七中等名校合作完善了“异地同堂”的“共育”教学模式,使两校共享上海七中原生态课堂教学成为可能。
教育数字化最终栖身在课堂和教学质量,这对班主任提出更高要求。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和典范校准是探求通过教育数字化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现代化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
我省率先在全省探求施行并持续推动“互联网+支教”项目,以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将建好基础、用好设备、联好网路、选好软件、管好安全作为着重点,由东北师范学院、河西大学等8所师范高校对口支教安乡县、礼县、宕昌县等9个县,通过互联网和专递课堂,解决当地师资不足问题,帮助当地班主任专业技能从“被动输血”转变为“主动造血”。
截止目前,“互联网+支教”项目已覆盖我省9个市州18个县区的331所中中学。省内8所师范高校共抽调249名指导班主任和1282名优秀师范生,为对口支教中学开办了美术、音乐、英语等12个课目,共计讲课5.27万学时,上课中学生总量达到45.3万人次。
从陕北高原到河东戈壁,从青海草原到长江之滨……智慧教育“东风”已至,正在加快陇原教育教学发生深刻改革,未来可期。(记者苏家英)